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 第140节

第140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没追肥的那边,最好的也就是一丈起十六斤棒槌。

这么一对比的话,追肥后,平均每丈棒槌增产四斤左右,达到百分之二十五。

这个数据已经很厉害了,要是今年这三千丈都追了肥,那产量还了得?

众人都非常高兴,试验证明,许世彦用豆饼发酵追肥的办法可行,能够有效增加产量。

这绝对是好消息,值得庆贺。

众人欢欢喜喜把棒槌装了车,赶着马车下山往回走。

一到加工厂,还没等卸车呢,于守广就赶紧过来问棒槌的情况。

秋天太忙了,于守广得坐镇队里,安排各项事务,没时间上山。

不等许世彦开口,跟着的那些人,就七嘴八舌的说起了棒槌产量的事情。

尤其是追肥的那五十丈,产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于守广等人一听,高兴的差点儿蹦起来,百分之二十五的增产啊,简直不敢想象。

“小许,你立了一大功啊,今年秋天栽棒槌,记得一定全都施底肥。”

于守广都激动的快语无伦次了,作为二大队书记,他最清楚不过,增产代表了什么。

“于叔,加工厂这头,也得单独做货,咱们还得测试一下追肥后棒槌出货的情况。”

许世彦看着于守广那高兴的劲头,不想打扰,可有些事必须交代一下。

“好,好,这事儿交给我了,放心。”

于守广立刻把加工厂的负责人找来,叮嘱他们一定要分开加工。

加工厂这边得了于守广的吩咐,知道事情重要性。

所以单独安排了人手,专门负责这些棒槌的加工,还单独划出一片区域晾晒干货,就连摆货的叉子,都画了记号。

“书记你放心,这些货肯定不会混,我跟你保证,要是出岔子,你把我撸下去。”

第一百九十章 落实

鲜人参从浸泡刷洗,到蒸制晒干,大概需要十多天的时间。

等这一批人参加工出来,大家发现,追肥的人参,不出白皮,不抽沟,颜色黄里透红,色泽明亮光润。

普通鲜参得四斤多能出一斤干货,追肥的人参,用不上四斤,就能出一斤干货,明显压秤。

这么一算,对比简直太明显了。

追肥之后不光鲜参产量高,做出来红参品质也好,还压秤。

只要不傻的,都知道以后该咋办了。

“小许,今年的先进个人,还是你。”

于守广高兴之下,直接拍板儿,今年二大队上报的先进个人,还是许世彦。

“小许啊,要发挥年轻人的优势,再接再厉,戒骄戒躁,继续创新,给咱们队里做贡献。”

于守广拍着许世彦的肩膀,对他报以极大的期许。

“谢谢于叔,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领导夸赞,那是对他的肯定,许世彦当然高兴,少不得要表个态啥的。

棒槌起回来加工,小黑河那边的参地,也继续打耧土倒土,准备栽参。

十月五号,政策终于下来了。

允许社员种植小片地,鼓励社员养大牲畜、养猪、养禽。

允许群众个人开饭馆、照相馆,搞余粮加工出售。

允许社员退社单干,承包土地、继续坚持实行包工到组、五定一奖、联系产量计酬的劳动管理形式。

集体自留山、弃耕地划给个人栽树,房前屋后植树,谁栽谁有。

新政策一下来,许世彦的心就放到了肚子里。

从此往后,他就可以干点儿事情,不必有顾虑了。

当然,眼下他还做不了什么,不是时候,总得到明年开春。

别的不说,自家后院那个小山坡,种点儿果树养些鸡鸭鹅啥的,肯定没问题了。

眼下,许世彦要做的,就是预备肥料。

今年秋天二大队栽参四千丈,于守广发话了,四千丈全都用底肥。

夏天的时候,许世彦带人粉碎了五千斤豆饼。

除去一部分发酵追肥之外,其余的都堆积发酵后,晒干收好,等着秋季使用了。

四千丈参地都用底肥,这可是大手笔,需要的肥料不少,光是豆饼不太够,还得配比其他东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