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 第139节

第139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许世彦琢磨了一下,还是算了吧,那玩意儿好看不当用,以后要是想做个外墙保温还挺麻烦。

不如水泥素面就挺好,看着也挺顺眼的。

就这样,两处房子都是水泥素面拉毛,省时省力,很快外墙也弄完了。

到这儿,瓦工全完事儿,剩下就是镶窗户和门,木工的活。

两处房子,施工队的人两边跑轮流干,又忙活了挺长时间才弄完。

许世彦呢,白天隔三差五能回来看一眼。

平常时候还得忙着队里的参地、施肥啥的,晚间还得回山上照应着,也属实是给他忙够呛。

八月初,许世彦又用上回的办法,引来一群鹿,割了二茬鹿茸。

要不说这野兽就是没啥记性呢。

头一回鹿茸被割了之后,前几次,许世彦投放饵块吹号角,鹿当时没出现。

第二天或是第三天去看,饵块被啃没了。

许世彦也不在意,依旧照着之前那样,投放了就吹号角,渐渐地,鹿群就会在号角吹响的时候过来。

所以被许世彦故技重施,又割了一茬鹿茸。

可能那鹿也觉得是没啥生命危险吧,反正拿鹿茸换吃的呗。

二茬鹿茸的品质不如头茬,价钱也没那么高,十来只雄鹿的鹿茸,卖了不到两千块钱。

反正也挺好,这都是干赚的,顶多搭点儿粮食和盐。

那点儿玩意值几个钱啊?成本没几个。

这下,许成厚也知道儿子是咋挣钱的了,简直佩服的不行。

这三儿子咋就这么能琢磨呢?别人都得是杀了鹿砍鹿茸,他这喂鹿锯鹿茸。

那鹿都快赶上自家养的了,真行。

就这么忙碌着,红榔头市也没能进山,不过许世彦并不觉得可惜。

就算进山也未必能遇上山参,遇上了也得大家一起分。

好了到手能有千八百的,不好也就一两百块钱,哪能赶上这两茬鹿茸挣的多啊?

而且他这不声不响的就把钱挣了,旁人也不知道,多好?

八月末,建筑队的人交工,许世彦把工钱全都算给人家,又给工头塞了点儿烟酒啥的。

把工头哄的挺乐呵,直说以后再有啥活,私底下找他就行,他就带着人给干了,不用再找领导。

按理,建筑队的人来干活,许家给工钱,谁也不欠谁的,干完活验收合格就完事儿。

可周桂兰天天都给烧水沏茶,菜园子里的洋柿子、黄瓜、李子、沙果儿,都管够儿吃。

如今这年月的人,多数还是很淳朴,许家这么热诚,那些工人都觉得不好意思。

所以干活特别仔细认真,能给省着的从来不浪费。

要知道,这些人手抖一抖,就能浪费不少料呢。

装门窗玻璃的时候,手一歪,敲碎几块玻璃,许家还能说啥?

可这些人愣是一块玻璃都没弄碎,板板正正安上去,这些都是好处。

相比之下,那点儿蔬菜水果,不算啥。

人情,其实就是通过事儿,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房子交工,通风干燥一阵子,也就可以入住了。

不过周桂兰并没有急着搬家。

如今许成厚在山上看参呢,这边苏安瑛又离着生孩子没多久了,离不开人。

周桂兰一个老婆子,自己搬去新房干啥?

还不如住在这边,跟儿媳妇和闺女在一起,人多了也热闹。

第一百八十九章 增产

转眼,又是一年秋收。

今年天气挺好,也没遭什么灾,地里庄稼长的不错。

农民忙活一年,就盼着丰收呢。

那苞米穗老长,上面苞米粒饱满紧实,一棵苞米秸子上,能结两三穗苞米,谁见了不高兴?

一尺半多的豆秸上一嘟噜一串儿的全都是豆荚,个个籽粒饱满,咧着嘴露出里面金黄的豆子,谁见了不开心?

紫红的高粱、金黄的谷穗,沉甸甸弯着腰低着头。

一阵风吹过,高粱穗、谷穗跟着风点头摇摆,好像在跳舞庆贺丰收,谁见了不喜欢?

秋收,哪怕是再累,也是让人高兴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