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铁血宋徽宗 > 铁血宋徽宗 第202节

铁血宋徽宗 第202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群臣:官家看起来要打人了。真是被气坏了。听李进一开头说的话,还以为他要歌功颂德,赞美官家呢!

官家在龙椅上捏紧了拳头,本来就有点不怒自威,现在生起气来更显得威严赫赫,令人不敢直视。他沉声问:“你祖上因为练武,在进殿上被免去进士身份,赶回老家,不许入仕。你若因为劝谏朕不要重视文武双全的进士,而被剥去进士身份,也赶回老家去,那太过讽刺。你还想说什么?”

对于官家就差明说的:哄我!——朝臣们纷纷对李进投以复杂的目光。

这人肯定能名垂青史,但将来仕途可能断绝了。

这也就是现在废黜了黥面,要不然他很有可能被刺配去从军。除非他能话锋一转,油嘴滑舌的把事情都圆回来,盛赞官家。

旁边九个进士都惊呆了,有人惊怒,有人惊喜。

御史中丞咬了咬牙,出列道:“官家暂且息怒,李进此言诚可谓忠言逆耳,虽然违逆了官家的意愿,但合乎情理国策。官家出题考的是中正平和,他答的也是这个,至于过去的渊源,或许是将心比心,才让他发此感慨…”

旁边的王甫惊喜的上前一步,跪下拱手:“王甫有话启奏。”

林玄礼气哼哼的无视御史中丞:“说罢。”

“学生以为李进此举乃是沽名钓誉、邀买人心,借由官家爱才之心,让他自己四海扬名。”王甫朗声道:“李进写的策论,学生没读过,必是精妙绝伦。先吸引了官家的目光,再当众讽刺官家似汉武帝穷兵黩武,歪曲官家选材用人的策略,说官家只喜欢年轻力壮的臣下,离间君臣之情。学生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此人犹如祢衡一样,桀骜不驯,目无君上。”

李进急了:“你污蔑我!我正因为官家是明君,才敢直言犯上。官家明鉴,学生想说的都在策论中,并无不敬。”

御史中丞比较看好这个年轻人,赶紧往圆了说:“想必你是提起祖辈的遭遇,一时情难自禁,口不择言。”

王甫看官家愤怒的样子,决心把事情搞大,坚决和官家站在一起,官家愤怒我比官家还愤怒:“御史中丞也觉得他有怨望讪谤之意?”

李进:“你是来俊臣转世投胎吗!?”

林玄礼差点气乐了,往后一靠,拢了拢衣袖,拽了拽衣裳下摆。尽量让自己冷静。

魏季礼厉声训斥:“新科进士尚未做官,先学会官场倾轧中常用的罗织罪名吗?怨望重罪,你怎么敢轻易安插在同科身上!”

御史中丞更是提起精神来敌视王甫,御史们闻风上奏,偶尔集体搞人,很少会用怨望这个罪名。这罪名有多重?乌台诗案就是讪谤,车盖亭诗案是怨望,前者把苏轼苏颂等人关的差点死了,后者把蔡确的皮都拨下去一层,不敢小觑,罪名一旦坐实就完蛋了。

“官家,王甫此人包藏祸心,不可授官。”

童贯发现局面不太对劲,本来庄严肃穆喜气洋洋的金殿传胪,已经吵起来了,另外八个进士像落水猫一样站在地中央耷拉着脑袋,不敢吭声。这喜气洋洋的新科进士可能转眼就要变成阶下囚,打入御史台大牢中。

他不想站队,只希望官家高高兴兴的,这样伺候着方便。赶忙暗示旁边的小内侍去禀报中宫。

中丞也有对头,平时碍于官家爱看他们和睦共处,只能装出那副样子来,现在一有机会立刻反戈一击。刑部尚书一向看御史台不顺眼,觉得他们傲慢狂妄目中无人:“官家,臣以为御史中丞与王甫有私,二人都姓王,同姓同宗理应避讳。回护李进的人都不讲理,难道只有李进诽谤官家算是忠言逆耳,王甫这同年生员,臣等年迈老者,偏偏不能说他的不是?即便是口舌之争,也得让人说话。”

御史中丞:“官家明鉴,臣这是同姓各宗!臣不知道王甫是哪里人氏,王姓乃是大姓,中宫也姓王。”

林玄礼被无语的摆了摆手:“别扯姓氏的事。”

翰林学士们也很愤慨:“儒生见不平则鸣,老夫正想问问你们二人,王甫为官家不平,李进,你为谁不平?”

要说到‘不平’,事情刚从怨望讪谤下降到口舌之争,又从口舌之争提高到‘不平’。

群臣:事情大条了。他为谁不平?他为什么事不平?是为了他祖宗,对于真宗觉得不平?还是觉得本朝官家不公平?问题是官家他很公平啊!他喜欢用年轻人,也没有贸然委以重任,喜欢武人,算得上被偏爱的只有狄谏和种师道,还有小侍卫谢英。你指着本来很公平的管家,说起不平这个话题,性格再好的人也要被激怒了。

无辜的八个进士本来还想发表感慨,一看老大人们吵起来,只恐要威胁到自己的仕途。寒窗苦读十余年,不能折在这里。

还有二百九十个进士个个穿着红袍,头上插着孔雀毛和鲜花,带着展脚幞头,在殿外候旨,等待公布名次被叫进去。可是只见那十个人进去,不见公布名次,也不见他们出来。隐约听见一些争吵声,又不敢乱了次序,不敢伸长脖子往里打量。

林玄礼在议论声又起来时,用力拍桌,一声雷霆般的巨响之后:“都住口!让他说!”

众人都盯着李进,等他的答案。他为谁不平?他的策略写的条理清晰,遣词造句符合古文运动,他这个人又完全符合官家偏爱的臣子,除了长得普通了点,又是进士出身,他祖宗在四川直面宁夏,他倒是生在东北,靠近着现在的金国,熟知边关民风民情,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这样一个人,凭什么觉得不平?

小时候想练剑和骑射,结果被亲爹无情制止的官员们才觉得不平呢。

李进虽然是打遍县城无敌,也扛不住在大庆殿中,群臣集会之处、紫袍如云、玉带如林的地方,被大宋的官家和重臣盯着,等他的答案。而他在刚刚大臣们吵起来时就有点插不上话。

林玄礼锐利的盯着他,瞄了一眼桌上的镇尺,考虑要不要抄起来掂量掂量,增加一下他的心理压力。算了,明天会收获所有朝臣的劝谏。太浪费纸了,不环保。李进看起来不畏惧,只是有点茫然,可能是没想到朝臣们会因为他的话吵成这样乱糟糟的一大团。十只野猫一起在窗户下面喵喵叫要偷小鱼干,都没有刚刚那么闹,现在又突然安静下来。

王甫催促道:“你有那么多话要说,现在为何不说?莫非此时此刻才知敬畏天威?”

童贯盯着王甫细看,这个人看起来怪怪的,忽然涌起一种同行之间的仇视,这种仇视来的有些没来由,但他明白,官家身边讨好逗趣事事顺从的人只有一个名额,官家容不下太多这种人,王甫将来是外庭朝臣,能说话的地方比我多,这可不好。

李进整理了一下思路,在心中复盘刚刚争吵的全过程,坚定的想起自己争论的和他们争论的不是一件事。“启禀官家,李进心中并无不平,只是觉得害怕,惋惜。”

林玄礼挑眉:“你怕什么?敢在金殿中说这些扫兴话,你还会怕?”

“殿试时所写的策略,今日所说的话,都因为官家试题中说的‘中正’。现在地方衙门选人也有些偏颇,二人相较,一个年轻一个年老,必然选择年轻的。一个身强力壮,一个消瘦弱小,必然选择身强力壮的,为的是讨得官家的欢心。官家提倡尊老惜弱,但朝廷取士不这么做,长此以往必为祸患。官家,李进今日合乎官家的喜好,若能得以重用,昔年祖先李云与李进今日一般无二,却被官家怪罪。

学生对其他因官家的喜好而落选的人,感同身受。这中举与落选,并不由我等的才干决定,全凭官家的喜好做主。非但李进觉得害怕,全天下人都觉得害怕。”

林玄礼本来挺生气的,看向吏部尚书:“他说现在选择小官小吏,都看体格,这是真的吗?”

吏部尚书微微有些冷汗:“启禀官家,边陲小镇,有些不合礼法的事也很正常。”

有,但这也是您喜欢去边关溜达,又安排了力能扛鼎的鲁提辖还对其照顾有加导致的,还有王娘娘选送到燕云十六州的官员时让他们比试骑射。但官家好不容易才不生气,我别说这个。

王繁英刚换了一件月白色的道袍,梳了个简简单单的混元髻,净手焚香,摊开一本《庄子》,旁边煮了一壶回甘不错幽香满口的雨前龙井,享受轻松静谧的气氛。不问朝政又不用为了天下大势担心,不用担心时运国运影响自己的命运,这真的很快乐。

天下太平才是真轻松,金殿传胪之后还有宴会,宴会之后还得补看今日奏本,某个粘人的小熊没空过来,可以好好读书打坐。

跟着官家上朝的小内侍一溜烟跑过来:“娘娘,娘娘,出大事了,让我见娘娘。”

婵娟拦住他:“什么事你先跟我说。娘娘今日清修,谁都不见。”

小内侍急的跺脚:“金殿传胪时吵起来了,官家勃然大怒,童大人让我来请王娘娘救命,朝臣要是劝不住官家,也只有王娘娘能拦住官家。”

王繁英叹了口气,合上书,推开窗子:“好好的金殿传胪为什么会吵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