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夜回到七零末 > 第6节

第6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块光滑的长方形木板为小板凳为板,下面钉上两块小长方形木板,为了更好的平衡可以在这两块小长方形木板中间再钉上一块,快捷又迅速,主要是简单方便,没花多久的时间四五条小板凳已经完成,只是小板凳大小不一,外观不太雅,其他的没什么,不用担心它摇晃承担不了一个人的重量。

无所谓了,怎么说也比摇晃不安全缺胳膊断腿的椅凳要好,这年头讲究的就是结实、耐用还不要钱。

或许这些小板凳的成功给赵国生带来了几许鼓励,成功的激发起来赵国生隐藏内心深处的莫名信心的自恋,家里不是缺桌椅凳吗?桌子椅子太复杂他弄不来,长板凳他总可以吧?

有些事情真的需要天赋,换句话说看上天愿不愿意给你这口饭吃,事实证明赵国生不是做木匠的料,看着这斜的很有角度光滑整洁的长板凳面,呵呵,很不好,整个人都不好了,弄得赵国生很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眼疾,比如让人看不出的斜眼什么的?

默默围观了一切的赵爱华不忍直视的扭转过头,嘴角上扬憋不住的抖着肩发笑,这不是故意嘲笑,真的是忍不住啊,谁让赵国生迷之自信态度误导了他,结果反差太大,赵爱华还不清楚这就是所谓的反差萌,但是这不妨碍他偷乐。

第16章

呵呵,很好。

果然赵国生他就是一平凡人。

隐隐察觉赵爱华背地里偷笑,略有尴尬的赵国生硬是厚着脸皮装着若无其事的模样拿着那块有着明显角度的木板泰然自若的走出去,偷偷摸摸的毁尸灭迹。

这么明显的对比,若让家里那几个熊孩子知道了,赵国生的颜面何存?怎么说赵国生也是一家之主,赵国生自认为他的形象一直是‘高大上’权威的存在。

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赵国生觉得他是老实捉泥鳅吧,趁现在大家对贩卖东西属于投机倒把,人人敬而远之时占先机多攒点钱。

平时总是板着一张脸,不苟言笑一副严肃神色的赵国生在儿女心目中特别严厉,仿佛老鼠见了猫根本不敢说话,自从陪父亲捉泥鳅开始,赵爱华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重新认识了自己父亲,笨拙而又睿智,安排他们姐弟几个学手艺、读书,鼓励他们奋发图强。

大概就这次事件后,赵爱华无法言喻的和赵国生亲近起来,抛弃以往羞涩害怕的情绪。

赵国生打破头也想不到‘长板凳’事件击破了原身留下的严厉印象,慢慢往睿智、英明、慈父方向发展。

翌日,赵国生不用刘兰秀提醒直觉的醒来,生活环境真的可以轻而易举的改变一个人,真可怕,昨夜想着早上要去县城,赵国生奇怪的生物钟居然在四点半不需要人提醒就醒来了。

这个点赵国生真心没有食欲,整个人虽然已经清醒过来,需要进食的胃还没有反应过来,看着面前这碗‘油炒饭’赵国生像闻到油腻味道反胃的孕妇一般,事实告诉他,若是赵国生胆敢‘作’一下,呵呵,刘兰秀的嘴皮子绝饶不了他。

草草扒两口饭,等刘兰秀一回房转身就把这碗‘爱心早餐’往鸡笼里倒,赵国生立马担起担子火急寥寥的出了门,连个鸡蛋都舍不得放,还咸的要死。

熟门熟路的来到县城水产营销社,递过香烟,称过重量,拿过钱。

“同志,来碗猪肝面”这次赵国生学乖了,里面穿的新缝制的新衣服,因为热把有补丁的外套脱了,不是赵国生爱慕虚荣、讲排场,这年头的服务员端的是国家饭碗,像第一次那样补丁漫布全身的衣服,这饭店的服务员对你绝对是爱答不理,关键是人家还不同你讲道理,一句话:“爱吃不吃”。

“好的,同志”很自然的从头到尾把赵国生打量一番,发现对方衣着算不上华丽却干净、整洁且无补丁,估摸着赵国生家里条件不错,态度也就好了很多。

碰巧这时王大哥来了:“同志,一碗鸡蛋面”。

服务员见他一身补丁,裤腿上还卷着泥巴,很明显的皱着眉头爱理不理的没好气的说:“没瞧见正忙吗?”。

王大哥显然早就习惯了这样的情景,也不老气,仍旧笑呵呵的说:“我不急,那我等着”那一闪而过的尴尬好像谁也没发现。

全然目睹了整个过程的赵国生心里暗暗叹气,不过没有像个‘愤青’站出来指责那个‘狗眼看人低’的服务员,淡定的带着热情的笑容大喊:“王大哥,这里”。

“赵家兄弟也在呀”显然很高兴碰到赵国生,三步两步的走到赵国生这一桌。

“今早在这顿怎么说也得我请,可不能再推辞了”都错过好多次请王德胜吃饭的机会,赵国生每次见他都觉得欠他一顿饭,怪不好意思的。

“哈哈哈哈,赵家兄弟就是客气”倒是没有拒绝,王德胜也知道如果今天不吃就太不给面子了,毕竟真心实意的跟他说过好几次。

这还是赵国生第一次在县城吃猪肝面,量足、汤香、面好吃还便宜。

吃过一次的赵国生脑海中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保证以后每次来县城都吃上一回?如何优雅完美的拒绝刘兰秀的‘爱心油炒饭’。

赵国生不知道无论他的理由是什么,等刘兰秀吃过一次猪肝面后,呵呵,什么都明白了。

和王德胜分开后,赵国生隐藏在骨子里爱花钱‘买买买’的性子又一次冒出来了,不论买什么赵国生都有莫名其妙的理由顺服自己。

家里的窗户为了透光度只糊了一两层薄薄的透明塑料薄膜,若是有人爬在窗户外紧贴塑料薄膜上还是可以很清晰的看清楚屋内的情形,家里那三个儿子可以无所谓,他们夫妻和两个女儿可不行,必须买窗帘布。

现成的窗帘布太贵,不是一般家庭用得起,退而求次,对买些布料回去折腾吧。

在百货商场东逛西逛,脑袋一抽筋买了两个暖水壶,两个水杯,买完后赵国生就开始后悔了,这都六月份了,暖水壶用不上了啊,随之便自我安慰夏天搞双抢时可以用啊,渴了能有冰凉的井水多好呀,没错,就是这样。

催眠完自己后,赵国生想起早上吃的猪肝面便买了一些猪肝,又买了点白豆腐,掏出剩下的十三块钱,赵国生面无表情的一张张抹平,恨不得多数出几张来。

得了,今天赵国生‘良心发现’不私扣留私房钱。

反正赵国生是没有拿私房钱出来补上的意思。

果不其然,回家上交钱财时,刘兰秀气得口不择言:“赵国生,你看你都买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整个赵家村谁家用过窗帘布,不都是这么这样吗?就你穷讲究,是不是去了几次县城觉得自己是城里人了?”家里就剩今天拿回来的十三块钱,要是谁家有个红白喜事或者家里谁生病什么的,难道出去借钱?

赵国生是知道刘兰秀一千八百多说是一千的人的性情是怎样的,整一个守财奴:“家里孩子大了,尤其还有两个女孩子,如果有那种不要脸的趴在窗户上偷看,还有我们夜里……”还好大儿子去春根师傅那里了,大女儿去镇上学裁缝了,小女儿在田里打猪草,两个小儿子上学去了,不然赵国生一家之主的颜面扫地。

第17章

果真不能和女人讲道理,她永远都是有理的,你需要做的就是哄她开心,引导对她有利的一面,等她脑袋清醒了自然就有理了。

赵国生这话不是造谣生事、无中生有,前几年村里确实发生过这类事情,因为没有抓个现行,苦于没有证据,这事闹得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

不过赵国生现在更想说的是:“有什么事我们可以私下小声商量,用不着跟吵架一样吼嗓门”配上那副叉腰骇人模样典型的泼妇骂街,不仅自己难看还令人难堪。

“商量,商量,你跟我商量了吗?你现在是挣大钱了,开始乱霍霍败家了”话是这么说,语气仍然很冲不好听,声音却低沉了许多,刘兰秀是一个特别爱面子的人,要是让别人发现他们两口子在吵架,还是钱方面的问题,她面子挂不住。

显然刘兰秀听进去了话,这让赵国生如释负重的松了一口气,这人呀只要能听得进别人的劝解就还算‘有救’,赵国生就担心刘兰秀一门子心思掉进了钱眼里,什么都进不进去,那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现在不正在跟你商量吗?你也说了现在我挣大钱了,你害怕什么”平均每三天五十块钱的收入在这年头可比当工人吃国家粮强多了,即使大多数时候必须偷偷摸摸,那也比很多人好啊。

“我就是担心,万一谁家有个红白喜事、急事什么的”手里没钱刘兰秀就是心慌的很,在刘兰秀看来卖泥鳅、黄鳝也不是一个长久之事,说不准那一天就被人举报了,这事黄了不说,说教、批评进派出所呆几天那可不是光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