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一夜回到七零末 > 第5节

第5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对此赵国生无话可说,毕竟两个人观念不一样。

时间就在他们掐着手指头、盼着起房子一天一天的接近着,兴奋、喜悦带着浓浓的期盼的兴高采烈地有些激动不已。

就在准备起房子的前一天,赵国生已经和村子里关系不错的大部分人打好招呼,确认好来帮忙的人数,赵国生的丈母娘和大舅子来了。

“姆妈,大哥你们怎么来了?”丈母娘一声不吭的突然造访,确实惊了赵国生一番,这年头若不是过年走亲戚,丈母娘有时间在女婿家住上几天,要不然就是两口子吵架了,丈母娘和大舅子过来给女方撑腰。

“不是说你们家起房子吗?这些天家里没事,我和你大哥过来看能不能帮上什么”赵国生丈母娘看着满地杂乱的砖砖瓦瓦和树木等杂物满脸笑容,很是欣慰。

第13章

看到小女儿起房子,日子越过越好,刘母打心里为他们高兴,偷偷的把刘兰秀拖到一边悄悄的问:“钱够吗?”边说边往刘兰秀手里塞钱,零零碎碎的一大把钱。

“姆妈,你这是干嘛,起房子的钱够了,你和爸攒点钱不容易”零零碎碎的一大把钱,有毛票,有块票,甚至还有叠好一踏踏几分几分的钱,看着这些钱刘兰秀的眼睛像进了沙子,忍不住的掉眼泪。

极力掩饰泪水的刘兰秀用力的把这些钱往回塞:“姆妈,这钱留着给哥起房子,大侄子他们年纪也不小了”这钱真收不下,刘兰秀她爸腿不好干不了重活,这些钱都不知道是他俩老攒了多久才有的。

“让你拿着就拿着,当姆妈借你的,等你缓过劲来再还”刘母也想起新房子,两个孙子年纪不小了,五间砖瓦房暂时起不了,三间砖瓦房还是可以的,明年就起新房子。

了解自家姆妈的性子,想着以后再还回去,无法只能先拿着,其实真不差钱了,这个月赵国生贩卖泥鳅和黄鳝的钱有三百六十多块,两千一百块钱起五间宽敞的砖瓦房那是绰绰有余,说不定还能专门起一件杂物间存放粮食。(其实泥鳅和黄鳝的钱有五百左右)

来自丈母娘和大舅子满满暖意充实破旧的土坯茅草房,原本拥挤不堪的房子显得分外温馨。

私下无人时,刘兰秀揣着手里这一大把钱神情异常神气,眉飞色舞之意说:“赵国生,我姆妈给我送了两百块钱来”厚厚一叠积攒的钱也不过两百,就这区区两百块钱刘兰秀的腰杆莫名的比以前挺得更直。

心里面刘兰秀悄悄惦记着父母对她的好,明面上刘兰秀一定要臊一臊赵国生,告诉赵国生这就是她娘家人,即使家里困难也会背后支持。

瞧着刘兰秀那副自鸣得意、踌躇满志的欢喜模样,赵国生隐隐感动、甜蜜心酸的同时又觉得丝丝好笑,这幅表情好像在说她娘家既出钱又出力,你赵国生……。

赵国生从那一踏钱上极力挪开那双发涩的双眼,装着若无其事的说:“爸刚送来五百块钱”说他们家人口多,房子起大一点。

“啊,真的”刘兰秀真不敢相信那对极其重男轻女的公公婆婆会这么好?这可不是一百两百?这可是五百啊,公公婆婆那一间半的砖瓦房才用多少钱?

“真的,钱就在这,估计棺材本都拿出来了”也是零零散散的一大推零钱凑在一起,这就是父母,或许平时对你挑三拣四,关键时候绝不含糊。

接过赵国生递过来的一大叠钱,刘兰秀的脸莫名的发热、发红,平时她可没少在背后抱怨公公婆婆,暗地里偷偷的说他俩老把钱全补贴给了弟媳一家,弟媳家起房子时她还向赵国生发过脾气,说弟媳家花的是他们孝敬公婆的血汗钱。

打脸来得太快,她脸臊的慌。

早知道刘兰秀这个人刀子嘴豆腐心,嘴上过过瘾,心里坏不到哪里去,也知道她爱面子,故而给她台阶安慰道:“不管是你父母的钱,还是我父母的钱都只是暂时借用,以后都得还回去”。

“当然,明年我娘家起房子的时候,双倍还”性急口快的刘兰秀早早打算好了,如果手头宽裕双倍还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补贴。

赵国生哪里会不知道刘兰秀那点小心思,没有当面戳穿反而颇有深意的笑笑,默认了刘兰秀的话。

“既然钱足够,就起七间宽敞的砖瓦房吧”一件大堂屋,六间卧室正好他们一人一间,孩子大了得有私人空间。

“听你的”现在刘兰秀是有钱万事足,如果可以的话恨不得起十间才好,毕竟他们家三个儿子。

赵国生默默计算了一番,两千九差不多三千块钱起七间房子完全足够,最好在旁边再起一间杂物间存放粮食和农具,这样显得家里规范有秩序。

很快,赵国生家开始起房子了。

七间宽敞的大房子,中间是大堂屋,左右两边各三间卧室,很简单,就是占地面积大了些,尤其是堂屋,三间卧室都抵不住的面积着实让村里其他人意外了一番,不过各家有各家爱好,没人说什么。

男人们挖地基、挑土、和泥浆、砌砖瓦等等。

女人和老人洗菜、烧柴火煮饭菜、向村子里其他人家借锅碗瓢盆、座椅凳子等等。

反倒是赵国生这个男主人像个监工或者说杂工,来来往往的被使唤来使唤去,检查这个是否满意,查看那个又如何,真真忙得不可开交。

为了起房子,赵国生家从半个月前就开始囤肉类,也不知是不是上次把所有的好运气都用完了,这一个月除了野鸡和兔子就再无其他动物,一直想着再弄一头野猪起房子的时候吃,却连猪脚印都没看见。

这时候农村起房子很占便宜,只需要包中饭和晚饭,当然出力的那户人家家里老人和小孩也可以过来吃饭,其实这已经很占便宜了,老人和女人帮忙煮饭菜也算出劳力啊。

这个年代的实情就是如此淳朴,赵国生还是很不好意思,能做的就是尽量搞好伙食,让这些帮忙的朴实村民们吃好,吃饱。

清炖鸡、(鸭也可以)红烧鱼、爆炒兔肉、青椒炒猪肉、豆豉蒸腊肉、爆炒黄鳝、酸豆角水煮鸡蛋汤、还有一个青菜,六荤一汤一素,保管量足,大大一海碗。

七八张桌子上望眼看去满满都是肉,令人一看食欲大开,这样的饭菜显得主家诚意满满,来帮忙干活的人心里吃得满意,干起活来干劲十足。(一张桌子八到十个人,女人和小孩不上桌,夹完菜在一旁吃)

按常规,起房子的主家需要八个菜招待干活的人,四荤两汤两素、五荤一汤两素、六荤一汤一素都可以,就看主家的诚意和家里条件如何。

第14章

对于爱面子的刘兰秀来说,心里再怎么肉疼和不愿意,咬咬牙忍忍就过去了,更何况这次她娘家都来帮忙了。

这年头没网络,有着百来户人家的赵家村也仅有几户人家有电视机,那是个奢侈品,没有外来信息,村里的人没事就爱八卦,三五成群坐在一起闲来无事爱找话题聊。

很显然目前赵家村最热门的新闻莫过于赵国生家起新房子,还是七间大砖瓦房,那一间堂屋就能抵挡有些人家三间房,都说以前没看出来他们家攒了这么一大笔钱,保守估算得有两千以上。

有些人羡慕说赵国生有个好亲家,没瞧见刘兰秀她娘家出钱又出力,这样的好亲家打着灯笼也找不着,有人说酸话,出嫁女居然向娘家借钱?赵国生在决定起七间房子时就对外宣称向刘兰秀娘家借的钱,淡化了赵家两老的五百块钱,这事若是让其他两兄弟知道,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这群好事者从赵国生往亲家借钱到他家铁棍窗、大铁门这两样新鲜事上面,有人觉得铁棍窗很好,安全性高,铁棍门就有点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然后再从赵国生家伙食好再讨论到某某家结婚聘礼、彩礼、酒席怎样怎样。

虽说赵国生家‘异军突起’让人稍感意外,其他的也没有什么格外出格的地方,赵家村终归是十里八乡排的上前三的富裕村,以前在生产队时,他们赵家村在镇上那是名列前茅,村里有一半的人都起了新房子。

七天,在村里乡里乡亲的帮忙下七间宽敞的砖瓦房起好了,一间大堂屋,堂屋靠大铁门这头上方隔出了一个小阁楼,里边的半边小角落砌了一个大灶台,两个烧火口。左右两边各三间房子用来当卧室,紧挨着堂屋后面的墙壁起了个小房间当澡堂。紧挨着右边卧室墙壁又起了一个杂物间,专门用来存放粮食和农具。(灶台中间砌了‘暖水壶’无论哪个灶台口烧火都能保持里面的温度,冬天用来保暖水洗脚最好了)

推倒原来的茅厕建起了新的茅厕,赵国生是受够了一个半大的缸上面放两块木板,每次上茅厕时摇摇晃晃令人心惊胆战,生怕一不小心踩进去,还有头顶漏雨的茅草屋顶每每滴在屁股上,时时刷新着赵国生的底线。

新建的茅厕赵国生让人直接挖一个长方形的坑,用青砖砌好,两头蹲踩处各用大青砖砌的高一点用来踩,中间用墙壁隔开来一分为二,这样轻而易举的分成男女两个茅厕,在茅坑上各用结实的木板遮住,再也不用担心茅厕摇晃掉进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