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茅山诡谈 > 第453章 荷鲁斯之眼(10)

第453章 荷鲁斯之眼(1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而宋老大还有张文浩封死了七关就阻隔了生气,没有了生气时间久了人就会生病,引发各种不适,乃至死亡。

“七星钉魂阵”,找到了前六关所在,在每个关的“脉眼”上插了一根生鸡骨。最后,钉死了生气最尾端也就是代表气脉出口的太游关钉死太游关,生气流动就完全停止了,对人畜都有不好的影响,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钉此关,钉的时间越短越好。至此,生气流动被活活钉死,短期内人并感觉不到,但在插完最后一根鸡骨,完全钉死七关后,鸡飞狗跳老鼠搬家却有如地震将临一般。因为恶鬼与畜牲最为接近,需要靠生气主要是阳气的流动辨别方向,钉死七关,啥气都不流了,他也就找不到方向了,更找不到自己的尸躯在哪边,无法回到尸躯上采阴气,所以才会出现在屋里找不到门好像出不去屋、而且浑身失去力量的情况。一个地方的七关一旦被钉死,一切游魂野鬼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会被困在原地寸步难行。但这么做违背了天地阴阳间的正常秩序,肯定会折阳寿。

身为茅山掌教的张文浩也自然是知道这些的,既然他敢用“七星钉魂阵”,就说明他还是有些把握的。

对于茅山,坐落于现今江苏省句容市和金坛市交界处,风景秀丽,幽静宜人,蜿蜒起伏,有道教圣地“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之称,又是“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三十二洞开天”,更被誉为是“天下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这种种称号不仅为她披上了层层神秘的光环,也为她引来了许多奇人异士。因为有道教一宗发源于此,所以以此为修炼本处,后发扬出去的道教宗派称之为“茅山宗”,人们便把其弟子呼之为“茅山道士”。上清派祖师杨羲等和东晋炼丹家葛洪,都先后在此修炼过。南齐永明十年,做了十四年朝廷闲官“奉朝请”的陶弘景,突然提出辞呈,齐武帝准允后,他就到茅山做了隐士。在金坛华阳洞内住了下来,并给自己取了个道号“华阳隐居先生”。

茅山宗前身为道家的上清派,陶弘景继承了杨羲、许谧所传的上清经,悉心编纂了专门记述着上清派早期的教义、方术,以及历史的真诰及登真隐诀真灵位业图等的两百余卷道经,在此弘扬上清经法。后又经他及众弟子数十年的苦心经营,教理和组织逐渐完备,后人因以茅山为祖庭,才逐渐发展演变成了以后的“茅山宗“,亦是上清派以茅山为发展中心的别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