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桓侯再生 > 分节阅读 402

分节阅读 4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司马防点点头,轻赞道。”我司马氏根在河东,只能为许昌效力,动转不得。

近些年来,北曹日衰。南刘日盛,两分之局三十年内或许就会终结。倘若南刘一统天下,我司马氏纵然中途归顺,也难得重任,如此一来,衰微必矣。

仲达若真还在世,若协助马岱夺取西凉者真是仲达。则足以表明一件事”

司马防古井无波的老眼中闪出异样的神采:“仲达身份虽然暴露,却仍为南刘重任。”

“这么说来,先前的死讯,乃是南刘为保全二弟所为了”司马朗激动地说道。

“若仲达还在世,应是如此”司马防点点头。

“父亲,既如此,为何不密派人手联络二弟”司马朗略显疑惑地说道。

“联络仲达做什么”司马防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如今我司马氏的一举一动,恐怕都在荀文若的留意之下。真联系上仲达。难道还要让他回返不成难道要让他再当内应不成难道要让他献出西凉不成”

司马朗一阵默然,知道老父的话完全在理。荀彧所以想方设法要引出司马懿。肯定不是为了演什么父亲重逢、兄弟再聚的亲情戏,最可能的目的,就是要再次利用司马懿为曹操效力。

“这么说,二弟很可能是故意不与家中联系”司马朗恍然说道。

司马防点点头,轻叹道:“仲达很聪明,或许也很幸运。有一个识人而宽厚的刘玄德为主君,仲达若能用心,日后司马氏存亡维系恐怕就要靠他了”

对父亲夸赞二弟的言语。司马朗并不妒忌。司马防对子女的教育相当成功,八个儿子一向关系和睦。不会有什么争宠的行为。

“父亲,四弟怎么办”想起荀彧要求司马旭前往西凉的事,司马朗不禁愁上眉头。

“去便去吧,有何可仇”司马防不喜不悲地说道,“把季达叫过来,我有些话交代一下”

“是”司马朗恭敬地应诺一声后,起身离去。

张任邀荆州大军入川平叛的消息,在西川引发了极大的震荡。前些日庐江朝廷的讨逆诏所造成地风波尚未消除,又来了这么一个震撼性的消息,历史原本就人心浮动的蜀中诸郡变得更加惶惑不安。

庐江天子年岁虽幼,却是孝暨皇帝的嫡出血脉,是承继帝位的第一人选,以正统性而言,远胜许昌的天子。辅政的大将军、大司马刘备,更是孝暨皇帝之叔,仁德名望远布海内。加之前益州刺史刘璋也正式拜领过庐江朝廷地宗正卿一职。

综此种种,在多半西川士民眼中,庐江朝廷无疑就是正统的朝廷。由朝廷所下达的讨逆令,不由得就让许多人将刘璝、张松等人视为叛逆。

刘璝虽然竭力想要抹消庐江朝廷所施加的影响,宣称许昌朝廷才是正统山,但情况并未能有太大扭转。

更关键的是,去年荆、扬大军所进行的北伐战事,已让不少蜀中士族官员看清刘备、曹操两方的实力对比正朝刘方倾斜。如果当真要在刘、曹两方中选择一方投靠,多半士族自然是愿意投向实力占优,又素有仁德之名的刘备。

成都,刺史府议事厅内,刘璝大会西川文武官员,商议如何退敌卫土。

“刘备乃世之枭雄,此次名为什么讨逆,其实不过是想枭取我蜀中之地。我等皆生于蜀地,长于蜀地,岂能坐视这一方水土为刘备所得。”刘璝神情悲愤,慨然长呼道,“诸公皆蜀中忠挚之士,还望能与璝齐心并手,共抗外辱”

刘璝态度恳切,言辞激昂,然而厅内的文武官员反应却比较平淡,除了张松、孟达等人外。近半数官员都保持着沉默,低头不语。

事实上,自刘璋身死至现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刘璝虽然掌控西川大权,却始终未能收服那些原本的中立派官员。似黄权、庞义、秦宓等人,表面虽然接受了刘璝主掌大权的事实,但实际上却是实行消极对抗。基本不为刘璝设一计,出一策,办一事。

“刘备来势虽然汹汹,但其实并不足惧”见刘璝遭遇冷场。益州别驾张松解围说道,“西川地势险要,栈道难行。能深入我蜀中腹地的,仅只那几条道路而已。

择险要之地,驻以重兵,任他有雄兵百万,也难有寸进。待粮草耗尽。刘备军不战自退。这大好西川,依然是我蜀人之天下。”

张松相貌虽然丑陋,但饶富机智,言辞极佳,这番话很富煽动力。一些中立派官员,想及西川可能为外人所得,不自觉地思想有了转变。

“此次寇犯的敌军主帅是刘备之弟张飞。”大将泠苞皱眉说道,“张飞擅长用兵,近年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威震四方,连曹操也避之唯恐不及。此人恐怕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张飞又如何他还能飞到成都来不成”张松嘿嘿一笑。拈着颔下的短须,不以为意地说道,“只要扼险不出,任张飞用兵如神,也只能徒呼奈何”

以目光扫视着武将列,张松以鼓动性极强地口气说道:“能将威震华夏的张飞折戟,该是何等荣耀之事”

“张飞就交给我了”孟达举步出列,昂然说道。

“我亦愿领军拒那张飞”大将杨怀不甘落后地说道。

“我亦愿”

满意自己说辞的效果。张松面上闪过一丝得意的微笑,冲刘璝使了个眼色。

刘璝面现喜色。拍案说道:“张飞兵分三路来犯,葭萌关一路已有吴子远吴懿扼守剑阁,如今还剩两路。子度孟达、公表杨怀可各引兵拒其一路。”

“诺”孟达、杨怀慨然应命。

“诸位将军皆能奋勇争先,何愁敌军不退。”张松欣然说道。

厅下,静立一旁的黄权以极细微的声音冷笑了一声。

唯一有所留意的王累,看了看黄权,却没有说什么。

章和三年六月二十七日,我统领中路军与张任会师于巴东梁平。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若不亲历,绝无法深切理会这句话。自秭归进入巴东后,道路便变得艰难崎岖,行走极难。

我方细作对西川多年来探查地作用,此刻尽显无疑。在细作的引领下,大军行走的已经是最为便捷的路径。但饶是如此,大军每日行军路程也很难超过50里。而且,这还是托未曾遇敌之福。

过梁平之后,还有更为险恶地路道在等在前方。

张任早已在率军在梁平等候。他几乎将麾下能够动用的所有军力全部带了过来,仅仅留下部将张嶷与500军卒驻守汉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