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桓侯再生 > 分节阅读 401

分节阅读 40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面庞充满了阳刚之气,双目精光内蕴。

传闻中,张任地武艺为蜀中翘楚,并不是虚言。仅就我的判断。他的身手虽然比不上赵云、黄忠,却要超过关平、文聘。差不多能够与魏延相当。

拥有上佳的身手,统军一流,不乏智计,张任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出色的将才,甚至是帅才。他另一个让人欣赏的地方,就在于那近似于“愚”的忠诚心。

历史上,即使明知刘璋败局已定,被生擒的张任却依然拒绝了大哥的劝降,毫不犹豫地慨然赴死。

纵观前后三国,能做到这一点地,仅只二人,一是张任,一是吕布麾下那位大名鼎鼎的“陷阵营”统领高顺。

当然,人无完人,张任身上也不乏缺点,最为突出地就是他那过于保守主要指排外倔强的性格。

不过,近来这方面已经有所好转了,他这一次能应邀到襄阳来,就是一大证明。

“不错”我走到张任跟前,笑着问道,“文越以为此物如何”

“山川树林、沟渠栈道、城池关隘,一目了然。于行军作战,简直功用无穷”张任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弯下腰,伸手摸了摸沙盘,张任很疑惑地问道:“张征西,此物究竟是如何制作而成,居然凝而不散。”

“这是由我扬州军械坊所制,我亦不知如何做成”笑了笑,我撒了一个无伤大雅的小谎。

“哦”张任有些遗憾地应了一声。

“文越若是喜欢,我倒是可以赠送一个小些的给你”

“当真”张任眼睛一亮,当即拱手微施一礼,“如此多谢张征西了”

分宾主入座后,双方很快进入正题。

“十日内,天子讨刘璝、张松、孟达等獠的诏书即可到达襄阳。届时,可先以诏书着定刘璝等獠的乱臣贼子身份,并号令蜀中官员士民响应王师,共讨叛逆”说到这里,我正色对张任说道,“文越,若想早平叛乱,恢复蜀中安宁,少生伤亡,你必须按下雷霆愤怒之心,宽对附从叛逆之士民。若追究过甚,则必然引起恐慌,徒增贼势,而加大平叛的难度”

“”张任略一沉吟,正色缓缓说道,“张征西放心,任并非只知徒逞武勇之人。除首恶外,附从者只要不抗拒到底,都不追究”

“恩”我点点头,“如此一来,助贼者必微。”

指着沙盘,我继续说道:“此次进击,我意兵分三路,同时推进。

第一路

第二路

第三路”

“三路齐进,虽然有利分敌,但蜀中地形过于险要,许多地方甚至只需一、两千人,就可抵挡过万大军。”听完我的计划后,张任探身指着沙盘上一处,“便如葭萌关这一路,虽然看似距成都不远,但其间却先后有剑阁、绵竹之险。只要扼住其中一处,吕平南的两万大军恐怕就是进退不得”

对张任的质疑,我未置可否张任自然不知道,在原先的历史上,他死后约50年,曾有一人对剑阁天险来了一次反利用,麻痹住守军,最终完成破蜀的奇功。

而这人,正是我如今的义子,也是唯一的亲传弟子邓艾

第四卷 潜龙出渊震九州 第一百六十八章上

正月十六日,在一位族叔和十数名兵士的陪同护送下,姜维远涉千里,历时一个半月,终于从冀城赶到了襄阳。

从姜冏返回凉州,至姜维来到襄阳,其间仅只相隔三个半月。原本我以为,至少也得到今年下半年姜维才有可能来到襄阳。

算上这来回的路程,便可见姜冏想让爱子求学的心情是多么的渴切。

可怜天下父母心

带着几分期冀,我暂时放下手边的军政事务,亲自将姜维一行接入襄阳城。

或许是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在影响,第一眼看到姜维时,我就感觉到此子不同凡响虽然同是八岁,但姜维的个子要比苞儿矮上半个头,或许是因为长途跋涉的缘故,人看起来也有点偏瘦,不过精气神却是十足。与一般凉州人的粗犷豪放不同,姜维的相貌里带着几分南方人的柔秀。虽然样貌身量还未长成,但可以预见,姜维日后应该会是一个不逊赵云、陆逊的美男子。

不过,比之样貌,更引起我注意的,却是姜维身上那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高傲。即使在我面前,这小家伙也是全无惧色,甚至以一种审视的眼光上下打量着我。

是夜,我特地在府邸里设宴为姜维叔侄接风,邓艾也列席作陪。

“小子无知,有一疑惑想请教张君侯”宴至一半时,姜维终于向我“发难”。

我放下手中的酒爵,转头看向姜维。

“敢问张君侯。究竟何为名将”

“名将者,善将兵,善将将,善省时度势,善用天时、地利、人和,善运筹帷幄,善攻心、善伐交、善攻城,善”还未等我回答,与姜维对面而座的邓艾就已先行开口。

经过求学鹿门的磨炼,邓艾地口吃毛病已经完全纠正了过来。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条理清晰。

姜维看向对面这个比自己略大几岁的少年,颇为诧异于对方的缜密的回答。但他并没有被吓住,收回凝视邓艾的目光后。又冲我问道:“皆言张君侯为当世名将。不知张君侯自谓如何”

到了这个时候,任谁也知道这小家伙是在针对我。

姜维族叔姜图轻声咳嗽,想要提醒自己的族侄莫要失礼。

笑了笑,我饶有兴致地盯望着姜维,同时思索着他针对我的缘由。照理讲,我给了他一个世人皆梦寐以求的进入鹿门书院求学的良机,姜维该当感谢才对

“既是世人皆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邓艾一改往日的沉稳,与姜维针锋相对,“又何必多此一问”

邓艾大概也是看出姜维对我的“敌”意,才会如此激动。

“世人皆谓,便为真乎”姜维也被激起了好胜心,高声驳斥道,“世人也曾谓王莽为诚挚君子,实际如何”

两个小家伙宛如天生的冤家对头一般,从一开始就争论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愿退让。不过。年长五岁,又在鹿门就学三载的邓艾还是略胜一筹。

宴散之后。姜图私下里诚惶诚恐地向我请罪,称姜维年幼无知,希望我不要怪罪。他也解释了姜维针对我的原因身为家中独子地姜维,不愿远离父母,跋涉千里到荆州来求学。或许,他还对庞德公存有疑惑正因如此,姜维就对提议让他南下襄阳求学的我心生怨愤。

休息了一日后,我专程陪同姜维叔侄去一趟鹿门山。

青山依旧。幽泉长流,鹿门山仍然是荆州、乃至天下最闻名的求学圣地。但庞德公却明显衰老了不少。

再有四年,这位博学善授的鸿儒就将至古稀之年。最近这一年,庞德公的身体状况并不如前些年那般健康,所以才有了收山闭院的意思。若非为了姜维的未来,我也实在不愿再叨扰庞德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