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桓侯再生 > 分节阅读 318

分节阅读 31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鼓励的目光中,邓艾小心谨慎地起身走了过来,稍楞了楞。似乎不知道该如何行礼以及怎样称呼大哥。虽说大哥很是平易近人,但在不自觉间他还是会流露出一种令人摄服的气势,这是长期身为上位者所积累起来的。到邓艾目前为止的阅历还是相当有限地,恐怕还无法不受大哥的气势影响。但他毕竟也不是一般的少年,只稍微犹豫了一下后,便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口称:“小民邓艾,拜见大将军”

大哥眼中闪过一丝兴味之色。笑着跟我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缓缓起身,走到邓艾跟前,亲自将他扶起:“你是翼德的弟子,也就是我的子侄辈。以后就不必叫什么大将军了。就叫伯父吧”

邓艾不敢置信地抬起头,没有立即应承。而是小心谨慎地看了看大哥,又将目光转向我。在鹿门书院求学两年后。邓艾的性格变得塌实很多,不像跟我初次见面时那么轻躁了。若换作那时的他,恐怕此时接口便答应了,但现在他也知道谨慎以对了。无论天资如何聪颖,少年时期如果太过张扬卖弄,日后很难成就大器,原先历史中的马谡、诸葛恪就是典型。邓艾能有如此变化,我心中确实很感到高兴。见我笑着点了点头,表示默许,邓艾才恭敬地喊了一声:“伯父”

“好,好,好”大哥含笑摸了模邓艾地头,随即让他在我们地一旁坐下,随口问较起几个问题来。回答每一个问题时,邓艾都显得很谨慎,思索片刻后才给出答案。

一连问了七、八个问题后,大哥满意地冲我点了点头,随后把阿斗他们几个叫了过来,指着邓艾说道:“苞儿、星彩、斗儿、兴儿,以后就把小艾当做你们的哥哥”

几个小家伙眨了眨眼睛,相互交流了片刻后,乖乖地叫了一声“艾哥哥”。大哥再为邓艾介绍了几个小家伙后,温和地说道:“小艾,以后要照顾几个弟弟妹妹”

抑制住心中的激动,邓艾当即跪伏道:“大将军台父放心,邓艾一定誓死护卫少主”

听到这话,我也不禁微笑了起来。邓艾果然跟以前不一样了待邓艾回到自己原先的座位上后,大哥轻叹着说道:“此子前途无量,打磨得好,日后一定能成为斗儿他们地绝好臂助。三弟,你要好好地磨练他啊”

“恩”我轻轻点了点头建安十二年五月十八日,正值小皇子出世半月。朝议之时,光禄大夫许靖上表,提请由孝献皇帝嫡嗣皇子继任天子位,以正社稷之名,使篡臣奸党指曹操无法搅扰人心。许靖上表之后,光禄勋蒯越、廷尉张昭等人相继附奏。大哥与司徒卢毓、司空刘助、太常伏德等人商议之后,决定采纳许靖、蒯越、张昭等人的奏请,正式将小皇子继任九五之事纳入日程。随即,太常伏德急召太史令主掌天时星历,是太常地属官、太祝令祭祀时掌读祝词及迎送诸神,太常的属官gt、太卜令国有大事时主卜问,太常属官共同卜算天时,择定继位吉日。至第二日,三令上奏,择定六月初八巳时为最为适宜地时辰。日子时辰一旦敲定之后,一应的准备便紧张地进行之中。由于距皇子继位之日不远,我索性就留在了庐江,通过飞鸽传书的方式向赵云、马良、韩嵩等人了解荆州的军政要务。为试探出幽州战事中曹操和公孙康的真实意图,根据诸葛亮所筹谋的计划,我传书赵云、黄忠二人在确保荆北防务的前提下,朝上庸大量调集兵马,运输粮草辎重,并命他们有意无意地对外流露出一些信息。以便让曹方探知。同时,我又让马良遣使与张鲁联络,请他也向大巴山一带集结兵马,摆出反攻巴西和汉中的架式来。五月二十五日,公孙康再遣其弟公孙恭赶到庐江。公孙恭此行有两个目的。

一是希望大哥出兵北伐,策应辽东军对幽州地攻略:二是请求大哥提供粮草,以备辽东军长期作战的需要。对第一个请求,大哥毫不思索地应允了。并由我亲自向公孙恭说明了荆州大军正向上庸集结。准备进攻汉中的动向。公孙恭听罢后,似乎有所不满,沉吟片刻后,委婉地向大哥请求能否让荆州大军由西进转向北伐。他极具蛊惑性地提出。由于曹操兵力北调,南阳、汝南方向的驻军必然大减。只要荆州大军全力北伐,极有可能直捣许昌。而若是能攻下许昌。以如今曹操所处的形势,全盘崩溃就指日可待了。大哥听后,只是笑而不语。公孙恭一阵错愕,搞不清大哥的意思,又不敢以言语相逼,只能求助似的看向我这个荆州刺史。我笑了笑,向公孙恭说明曹军在南阳、汝南方面的守备力量并无减少,北伐强攻地难度极大,而汉中方面地曹军却是有所减少,加之曹操在汉中的根基不稳。对汉中的进攻更能对曹操形成威胁。公孙恭的口才虽然不错,但军略方面显然是个外行,见我说地头头是道,根本无从辩驳,只得颓然放弃。但微顿后,他又恳求大哥从扬州、广陵方向对曹操发起进攻。大哥略一思索,点头应允。第一个要求基本达成后,公孙恭满心期待地提出粮草的请求。但这一次,大哥却没有那么干脆地应允,委婉地将此事推给了暂行大司农之权地诸葛亮。听及要与诸葛亮协商,公孙恭立马变成一脸苦色。前一次与诸葛亮打过交道后,估计公孙恭也是吃了不少苦头。不过,我还清楚地记得,上次公孙恭离开庐江时,分明是一脸喜色接下来的关于提供粮草问题地商谈,完全就是由公孙恭与诸葛亮,大司农丞糜竺掌财政收支的统计财会事,大司农的主要佐官之间进行。三日后,公孙恭带着吃鳖的表情离开庐江,分别与我方一众送行的官员道别时,惟独漏了个诸葛亮,也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不过,他登船时,颇有些避之惟恐不及的架式,似乎岸上有老虎一般。待船只出发时,我好奇地向笑吟吟的诸葛亮询问了一下,才知道原委。公孙恭原先的“提供粮草”里的“提供”,其实是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让大哥白白赠送,而且数目还不小十万石。十万石粮食,对产粮极丰的荆、扬两州倒也不算太大的负担,但公孙康和公孙恭分明有拿大哥当冤大头的意思在内。诸葛亮笑着说道,公孙恭原本不但想要粮食,甚至还想让大哥无偿提供扬州兵器坊的出产的优质刀枪弓箭。但很可惜,公孙恭碰到的是诸葛亮。舌璨莲花的公孙恭,在诸葛亮面前全无施展口才的机会,几天的商谈下来竟被诸葛亮反“蛊惑”成功,答应了以战马交换粮食的买卖。虽然获取粮食的目的达到了,但这样的交易很明显不是公孙恭所希望的,难怪他最后把诸葛亮当头洪水猛兽一般。建安十二年,六月初八,隆重的天子登基仪式在庐江进行。

一应前情程序后,至巳时,伏皇后将襁褓中的小皇子谨慎地放上龙御宝座。随即,大哥以大将军、大司马、皇祖身份,宣读秉国诏书,孝献皇帝独嗣刘永自即日承继汉室正统,登基为帝,改建安十二年为章和元年。秉国诏书宣读完毕后,即由大鸿胪孙乾接下,再付予十四位鸿胪文学大鸿胪的属官抄录后,继而遍传天下。随后,太常卿伏德亲奉玉玺交于年未足岁的新天子,伏皇后再代替新天子将玉玺转付大哥。意为在天子成年之前,由大哥代为执掌玉玺。最重要的程序完成后,又是一应圣旨相继昭示群臣。

一道圣旨是关于加封后宫和犒赏拥立之臣的。皇后伏氏晋为太后。司徒卢毓、司空刘助官位不变,皆列公爵。我和二哥爵位再升一级,晋县侯。侯爵有亭侯、乡侯、县侯之分,由低到高。太常伏德、光禄勋蒯越、廷尉张昭晋县侯爵徐庶、诸葛亮、庞统等人九卿官位前的“暂行”二字正式去掉,晋乡侯。不一一列举了伏德原本提议大哥受王爵,但大哥坚定地回绝了此外,因新帝继位,实行天下其实就是荆、扬、交三州大赦,凡非死囚者一律赦免。各州郡百姓三年内拖欠的税赋一律免除。自章和元年起,三年内各州郡税赋减半

第四卷 潜龙出渊震九州 第一百零八章下

许昌,丞相府“传诏天下,改元章和元年”贾诩详细将庐江新帝登基的事宜做了禀报后,便小心谨慎地抬头看向曹操,不再多说什么。以贾诩的智慧,自然这件事将会对曹操和许昌朝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尽管先前也知道庐江方面拥立新帝将是一个必然,但当此事真正来临时,还是不免让人感慨万千。自六月初八起,大汉终于开始了一国两天子的怪异状况,而这种状况或许在今后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时间内都会继续存在下去,直至曹、刘分出胜负,其中的一方彻底倒下为止。曹操历时十年、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赢来的大义名分,从此以后将不复存在。虽不能说丧尽,但面对拥有孝献皇帝血脉正裔的“章和天子”刘协之子刘永,许昌的“黄武天子”陈王刘宠长孙刘进确实是占不到什么优势。根据贾诩所掌握的消息,自孝献皇帝驾崩、孔融身死、黄武天子继位等一系列的事件之后,中原、河北等地已有不少官员辞官归里,甚至有部分士人开始渡淮南下扬州。可以肯定的是,章和天子的登基,必然会使这一趋势加剧。

“嗬”许久后,曹操缓缓抬起头,长长地叹了口气,也不知是感慨。还是遗憾,亦或是愤怒“文若,文和,公达”曹操对自己麾下的智囊一一点名后,沉声询问道,“计将安出”

“丞相,洪以为,为今之计只能出兵讨伐刘备。将庐江伪朝廷一举剿灭”没有曹操点名的曹洪反而第一个出言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