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桓侯再生 > 分节阅读 317

分节阅读 3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地睿智光芒。庞统一连考教了四十余个问题。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军政韬略等各个方面,小家伙虽然仍有些结巴。但回答起来却是颇为快捷正确。到后来,有些好奇邓艾的学问到底长进到什么地步的庞统,故意将难度加大,小家伙在认真思索后,倒也能说出个似是而非的答案来。而更难得地是,面对庞统故意的苛责,小家伙也不再像两年前那样容易被激怒,能够较好地平息住自己地心绪。邓艾的天资可说绝佳,连庞德公都曾对我感叹,称邓艾是除诸葛亮、庞统、徐庶三人外,他此生所教授过最好地弟子。这次邓艾从鹿门山回到襄阳,正是按照庞德公的安排,在我身边实践军政韬略。从今年下半年起,邓艾至真正从出师前,每一年将有一半时间在鹿门书院求学,一半时间在我身边实践。

“将军,果然是得道者天助,皇子诞生,对主公的大业极有裨益啊”庞统挥了挥刚由庐江传来的绢书,笑着说道,“主公让将军回庐江一趟,看来在未来一月内,皇子很可能就会继位了”

“恩”我点了点头,“士元,新天子继位如此大事,你这少府也不能缺席,随我一同回庐江吧”

“荆州这边暂时也没什么要事,统就陪将军走一趟”

庞统笑应道。

“小艾,你也随我一起回庐江看看你师娘和弟弟、妹妹”摸着邓艾的头,我笑着说道。

“好”

简单对荆州的事务做了安排,并吩咐赵云稍稍留意司马懿后手无实权的司马懿,即使有不轨企图,也绝难在人生地不熟的荆州闹出事来,我携庞统和邓艾动身返回庐江。赶到庐江时,城中的庆贺仍未停止,邓艾大概是从来见过这样热闹的景象,看得几乎目不转睛。先让亲兵把邓艾送回我的征西将军府,我则携庞统直奔大将军府。刚到府外,恰好碰上了急步匆匆的徐庶。

“将军,士元,你们回来啦”徐庶一见是我和庞统,又惊又喜迎上前来,冲我微施一礼说道。

“恩”我将徐庶托起,笑问道,“元直适才步履匆忙,难道有什么急事”

“细作刚刚传回一条消息,我正待向主公禀报,不想竟然遇上了将军”徐庶也笑着回道,看样子那条消息不是什么坏事。

“什么事情”我略显好奇地问道。

“辽东公孙康联结三韩兵马,起兵攻击幽州”

“公孙康真的动手了”我和庞统几乎在同时轻叹出声。据先前得到的消息,曹操已派遣征东将军夏侯淳屯重兵于右北平,以震慑辽东。面对这样重量级的对手,公孙康居然还敢动手,也不知是该夸他无畏呢,还是说他愚蠢

第四卷 潜龙出渊震九州 第一百零七章下

“公孙康五日前自辽东起兵,除动用了自家兵马外,还从三韩、高句丽、沃沮都是辽东周边的藩属国和部族征调了大量士卒。公孙康诈称起大军三十万,实际人数虽然没有这么多,但八到十万人应当还是有的,具体数目细作正在探查之中。”徐庶指着悬挂在屏风上的一幅幽州地图,从标注辽东郡方位的那一块,手指迅速向左移动,随后定在了一点上,“辽东军的攻击方向是昌黎。至细作传讯时,大致已到达医巫闾山,距离昌黎不足百里。”

“小看公孙康了”庞统呵呵笑道,“这位镇北将军镇北将军本是公孙度的职位,但两月前公孙度因病而亡,正式继位的公孙康顺理成章地承继镇北将军之职非但胆气十足,连一出手也是十万大军的手笔,当真是不、简单”

“乌桓和鲜卑有动静么”诸葛亮轻摇羽扇,沉吟着问道。

“暂时还没有”徐庶知道诸葛亮问这个问题的意思,摇头回道,“不过,自去年十二月起,鲜卑的拓拔、慕容两部就为争夺水源、草场而大打出手。几月来,两部的人畜死伤颇大,这场战事鲜卑恐怕不会参加了。而乌桓与辽东公孙氏关系一向不错,公孙康起兵攻曹,料想必会向乌桓请援,但眼下确实还没有什么动静,可能是在等待适当的出兵时机。”

在北疆所进行的战事,鲜卑、乌桓、匈奴等族都是不得不考虑在内的因素。这些游牧民族的战略素养可能并不高到哪里。但动辄上万的骑兵,精妙地骑击战术,凶悍好战的性格,让他们成为一支绝对无法令人忽视的力量。前些年,日薄西山的袁家所以能够勉强维持,很大程度上就是借了乌桓、鲜卑的势。而袁家最终走向覆亡,也是因为曹操对北疆游牧民族实施拉拢,从而斩断了袁谭最为得力的一支臂助的缘故。但即便曾被曹操拉拢。乌桓、鲜卑这些北疆草原上的狼性民族。从内心中也很难真正臣服汉人政权。安稳了没多久后,天性使然,他们又开始对幽、并两州开始了频繁地劫掠袭扰。连曹操这样地不世豪雄,短时间里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乌桓参战与否。对公孙康也是双刃之剑,用得好能伤敌。用不好也可能会砍伤自己”庞统收敛笑容,正色说道。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控制问题,看公孙康能否牢牢将乌桓军控制在自己的战旗下。乌桓王蹋顿是个贪婪之辈,很有可能会被收买,而曹操又是个善于搞阴谋诡计的人。若辽东之主是公孙度还好,以公孙康地年轻气感未必能控制好乌桓军。”

“照先前所达成协议,公孙康既然已经起兵,我方是否出兵策应”听罢徐庶几人的分析后,大哥先是微微颔首,随后又询问道。

“主公,以肃之见,出兵策应之事是宜迟不宜早”鲁肃微捋颔下地几缕清须,出声说道。

“此话怎讲”大哥略感愕然地问道。

“从表面看来,公孙康重兵叩击幽州,曹操必会调集大军北上迎击,进而会造成其余州郡兵力空虚,这似乎正是主公北伐的绝好机会。”鲁肃缓缓分析道,“但若往深里思索,肃却以为眼下并不是出兵地良机,原因有二其一,此战的详情不明,前景不清,贸然出兵对主公并无实质帮助公孙康虽然调集大军进袭幽州,但目前我方仍不知其真实战略意图他究竟是想彻底打垮曹操,还是想攻城夺地扩充实力,又或是想以大军对曹操施压、以达到某种要求第一种可能几乎不存在,公孙康再如何自负,也不至于会狂妄到认为自己能够彻底击败曹操。较现实的,是后两种可能,如果公孙康是想攻城夺地、扩充实力,倒也罢了,最怕就是最后一种情况。如果真是那样,主公无形之中就成了公孙康向曹操施压的筹码,一旦出兵,劳师费财不说,主公的颜面也势必受损。其而,在去年的战事中,我荆、扬两州军力折损颇大,眼下正是休养生息、恢复军力的紧要关头。与其为这样一个未必是机会的机会贸然出兵,还不如先将实力积蓄好。”

“但这的确也是个很好的战机,虽然有些风险,但若白白错过,岂不可惜”前日刚由淮水返回庐江的甘宁略感遗憾地说道。

“所谓战机,即使遇不到,即使错过了,其实日后也可以自己再创造出来。”鲁肃轻轻摇头说道,“肃以为,主公所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若公孙康遣使前来催促,又待如何”一直聆听不语的孙乾突然开口问道。

“明里做出兵准备,暗里拖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