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金手指 > 分节阅读 333

分节阅读 33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佬们讨价还价地结果。新增六部地主官与重要官职。都必须是进士或同进士出身。这就意味着常科地官员不要想在这样地位置上担任主官了。对于他们这样充作小吏地进士来说。这可真是一个机会。活动得好了。在新设地诸官中弄个职衔。那可都是易立功勋好升职地肥差使

魏了翁地计划中。在原先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外。增设驿、矿、监、农四部。驿部主管天下邮政道路建设。原先归属工部和户部、兵部交叉管辖地列车、轮船运输都划归这驿部管理。矿部主管大宋本土与海外矿产资源地勘探开发。原先归属户部和工部交叉管理地矿山都由之接手。监主管监察。实际上是将几乎被废除了地御史制度与廉政司合起来。同时大大强化其权力。使之监督、批评地范围由地方群臣扩展到皇族乃至天子。在一般人看来是拉来凑数地一个部门。实际上是要约束皇权。农部则是将户部主管地农业完全出来。倒是为了稳定农业发展避免出现粮食危机。同时也为工业提供足够地原材料。其管辖范围涵盖农林牧渔等诸多内容。

对于魏了翁地建议。赵与莒未置可否。却命魏了翁以明文方式发表在报纸之上。让官民都各抒己见。以显天子善纳百家之言地雅量只不过这一各抒己见起来便不是一日两日可以了结地了。而且士大夫们自己对于新设哪些部门、其职权如何划分。也是争论不休。得不出一个统一意见。赵与莒轻描淡写地一个拖字诀。便将士大夫们试图控制政治制度改革地企图变成了空想。

“说来说去。这六部扩为十部之疏。官家不曾点头。便只能是空想。”谈到这里。那青衣进士叹息了声:“官家这样一手实在是炉火纯青。炉火纯青”

“此事陛下便是想反对也不可能。如今不过是在与内外大佬们争夺官制改革地控制权吧。我算是看明白了。大宋到了今日。官制必定要改地。”蓝衣进士抿着嘴:“说句不大合适地话。若非如今大宋官制。年初地风波未必有那么大。赵景云那厮也未必能写出一篇惊起千层浪地逆文来”

“年兄慎言,慎言”青衣进士变了脸色。

“此事怕什么,赵景云已经发配新洲,前日被押解动身,而且终生禁锢不得为官,他除了著书立说。这辈子便到头了若不是曾经于国有功,官家如何肯放过他,竟然目无君上”

他二人正说话间。突然听得外头一阵鞭炮齐鸣,二人一呆,青衣进士忙吩咐仆人去打听,片刻之后,那仆人喜气洋洋地跑了回来:“大喜,大喜。两位相公,前线电报,说是西夏李氏已经束手就擒,河湟之地,尽归大宋了”

“哦。这么快”

虽然对于胜利早有准备,可这么快就出现胜利的结果,还是让两位进士吃惊。

喜讯传回临安的时候,李邺用睡袋包着自己,正在发出响亮的鼾声。这些年来南征北战,他已经打出了响亮的名头,算得上大宋名将之一了。虽然有些纸上谈兵地战术“大师”们时常会贬斥他,说他完全是靠领先于对手几代的武器优势压制对手而取得胜利的,但这并不能抹掉他这些年来开疆拓土地功绩。

一昼夜间奔行了一百二十里。虽然是骑着马,可紧接着又打了一场大仗。也让他累得吃不消。

卫兵看到远处疾驰而来的马,立刻端起枪。警惕地向那边摆摆手,希望让主帅能多睡一会儿。但李邺已经翻身坐直。抹了一下胡子拉渣的脸:“让他过来”

“都督,王副都督已过星星峡”那传信的带来的是一条好消息。

此次西征。灭西夏并不是赵与莒的最终目地,他的目的在于收复西域在恒逻斯之战后,中原王朝便失去的那片滚滚黄沙。他甚至还想更多一些,西域与中亚,绝不是天然的两条国界。

“有没有遇上蒙胡”李邺揉着因为睡眠不足而有些发红地眼睛问道。

虽然蒙元被灭了,但拖雷的兄长窝阔台与察合台还在,面对大宋这空前强大的敌人,这曾经反目的兄弟又整合于一处,他们在炎黄十一年前还曾多次入寇,不过在被近卫军打痛了两回之后,便再也不敢靠近河山、东北,转而集中力量寇掠西夏。此次征西夏如此容易,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拜这二人之赐,将西夏国力已经完全耗尽了。

有“飞将”之称的王启年,在这种大漠草原上的作用便被发挥出来,为了防止蒙胡扼住星星峡,借着地利阻断大宋西进的步伐,他亲自突击,要赶在蒙胡作出反应之前夺取星星峡。

“没有,没有发现任何蒙胡的踪迹,王副都督要卑职向都督请示,是继续前进还是就地休整。”

李邺嘿笑了一声,王启年这厮倒是越来越滑头了,他眯着眼往西北方看了看:“王启年岂是坐等老子命令之人,你说实话,他此时是不是已经继续向前了”

那士兵吐了一下舌头,笑道:“就知道瞒不过都督,王副都督已经兵分两部,小部就地扼守星星峡,等待都督大部队进入,他亲自领三千龙骑兵挺进大漠,他要卑职禀报都督,所有补给都已备好,都督只要能在七日内跟上他,那么就绝无危险”

“那厮倒是自信,龙骑兵打恶战惯了的,难怪他自信。”李邺嘟囔了声,心中多少有些羡慕,王启年升官升得很快,如今已经是他地副手,差些许便可以同他并论了,但王启年还保留着亲自带军突进的习惯,倒是他,如今身体微有些发胖,就是想亲自领兵突击也不可能了。

“都起来,都起来,告诉他们,若是再休息下去,王启年这厮就要把肉和骨头全啃光了,咱们就只能去喝他剩地汤水”李邺站起来,卫兵替他收拾好睡袋,他大声下达命令。看到那些躺在黄土之上的士兵们纷纷起身收拾东西,他转向那个传令官:“你赶上去通知王启年,少则三日,多则五日,我必然赶到,这次要一鼓作气,将蒙胡赶出西域”

他用地是一个“赶”字,而不是“灭”字,这其实泄露了赵与莒组织此次西征的第二个目地:祸水西引。

炎黄九年的时候,赵与莒便定下计策,要联络欧洲诸国夹击西亚诸国,为此派出以邓肯波罗为首、于竹为副地西征舰队。西征舰队虽然不象东征舰队那么庞大,但也云集了大宋海军的精兵强将,还配有海军陆战队,他们也是炎黄十一年出征,但到现在也没有消息传回来,最近一次派人带回消息,是他们抵达了处在非洲最南端的海角这个海角的名字不再是赵与莒熟悉的好望角,而是望宋角,表达全舰将士对于大宋故土的难舍之情。

这个名字多半是邓肯波罗那厮取的,实际上是在向官家表忠心,他以一个欧罗巴人成为舰队都督,非议一直存在,他也不是傻子,知道于竹恐怕还有一个使命,就是在他不稳的时候随时取而代之。

无论如何,赵与莒希望鼓动中东地区战火的目的,暂时似乎还没有什么见效,而山中老人在细兰、天竺诸地的恐怖袭击却越发猖獗,他躲在群山之间,大宋的强大海军几乎派不上用场,虽然加强了戒备,可仍然被他的手下杀了不少前去传播汉字汉话的书生与做生意的商贾。

这就使得对波斯一带山中老人的巢穴进行一次犁庭荡穴成为了必然,不过赵与莒还是不准备自己去干这事情他希望大宋在那块地方以一个仲裁者而不是侵略者的身份出现,同时也希望这些信仰真主的人同他们信仰天主的宗教远亲能够继续纠缠,他们纠缠的时间越久,那么大宋争取到的领先时间就会越长。

故此,赵与莒将目光投向了西北,窝阔台与察合台二人虽是铁木真之子,可谁说他们不能变成大宋的开路犬呢,史书中不是常说“为圣人前驱”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