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1895淘金国度 > 分节阅读 765

分节阅读 76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中在安田财阀的名称下打了一个大大的红点,另外浅野财阀、大仓财阀也有一个大红点,剩下的则多是圈了小红点或干脆打了问号,但在三井,住友,中岛,野村四大财阀的名称下则是被黑笔圈了起来。

汉德森看到叶枫看向最后的资料时,笑道:“从这一次的行动中可以看出,与我们合作最紧密的是安田财阀,根据我们的估算,甚至安田财阀经过此轮行动之后,他们控制的直系、准直系企业减少了差不多一半,当然他们的资产并没有减少,只是置换成了阿拉斯加企业的股权或得到了不少现金。”

叶枫闻言微笑道:“其实在我看来,最聪明的就是安田财阀,表面上看去,他们此次似乎受损巨大,几乎都已经不具备财阀实力了,因为他们掌控在重要企业太少了,但实际上呢,安田此次却是得益巨大,其一,安田财阀一直是四大财阀中最弱的,与其他三大财阀相比,他们在实业上本就比较弱,他们最大的企业是安田保险,安田银行,昭和海运,东京建物,基本上集中在金融和商业上。二来他们很多企业都在关东平原,1919年的战争和此次地震让他们更是成为四大财阀中受损最重的,很多工厂都化为灰烬,实力更是被严重削弱。而此番将大部分实业工厂出售,并以之换取阿拉斯加企业的股份,实际上是一举双得,既得以将旗下的受原料和出口限制的非主业生产性资产包袱抛弃,又得以与阿拉斯加企业建立依托股权或战略合作关联的密切合作关系,籍以打破我们对日本企业在原材料,进出口方向的实质性包围圈,获取稳定的资金,材料输出输入渠道,他们此番受益其实很大啊”

汉德森点了点头,接着又笑道:“但我们也算各取所需,我们得以控制一些重要基础行业,削弱了安田财阀在日本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而我们的企业付出的股权并不足以让他们控股,而且与安田的交易很多甚至都没有要求置换股份,多是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加上我们很多企业都是以新组公司来吸纳他们的股份,这样他们也就完全不足以影响到我们本身企业的控制力。在我看来,现在的安田财阀只能算是一个半日本,半阿拉斯加的怪胎财阀了。”

“互惠互利,各取所需吧,不管怎么说,这个安田财阀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且我们确实也可以看到他们还是付出了诚意的,虽然没有让出核心产业的股权,但像安田保险,安田银行,昭和海运三大主业都接受了我们阿拉斯加企业的资金入股,虽然无法控股,但也算将触手伸进去了,这样很好,这个安田财阀未来可以放到优先扶持的名单当中。”叶枫笑道。

接着又看了一下,看到浅野,根津,大仓等几个小财阀名称时,愣了一下,这几个财阀似乎诚意也不比安田财阀小,虽然规模要小很多,但这跟他们本身财力要远比安田弱小有关,像浅野,他们核心企业就是浅野造船厂,这家船厂几乎就是浅野近半的家产了,但此番却是足足出让了60的股权给海恩斯造船厂,却又没有在海恩斯占股,还有根津财阀出售了50股权的核心产业东武铁道股份给黄金铁路,却同样没有在黄金铁路占股,还有大仓财阀更是将占了三分之二家产的大成建设股份转让了51给德联建设,如此一来大仓财阀岂不是名存实亡

而且让叶枫有些迷惑的是,他隐约记得,后世就是由安田,根津,大仓,浅野等几个财阀合并组成了赫赫有名的芙蓉集团,即日本六大财团之一的富士财团。难道这个时候,他们就有了很紧密的联系叶枫不相信,会有如此的巧合,偏偏就是后世共组富士财团的几家财阀对此次阿拉斯加投资最是热心和有诚意,只有一个解释,他们很可能是早有商议,共同进退,至少也是内部有所交流。

“罗伯特,这个名单是工商部整理的还是中情局整理的,其他的还好解释,这个大仓财阀的动作就有些难以理解了,他们这一出售,大仓财阀还有什么完成变成了一个普通的股东了。”

汉德森看了叶枫指向的那一处,马上道:“没有问题,这是中情局整理的资料,其实这几个财阀互相之间多有联系,而且可以说与安田都有很深的牵连,因为安田财阀所持的金融机构实际上就相当于这些财阀的融资合作平台,此外还有好些小财阀,不过名单上没有列出来,严格来说,这些大小财阀,可以看成是以安田财阀为基础的一个松散性财团了。大成建设实际上此前就有安田的30股份,此次转让,安田把其持有的30股份全部转让,才满足德联51控股的要求,不过大仓财阀得到了其他财阀的补偿,像安田就将东京建物的控股权转让给了大仓,大仓并没有多少损失。”

叶枫闭目考虑了一下道:“要说这些日本人还是很聪明的,有失才有得,这个安田财阀或者说这个松散的安田财团从中看到了机会,虽然可能就此失去日本大财阀的地位,但同时他们在金钱方面却不会有损失,未来他们在经济上特别是在国际经济上的生存空间必然会得到拓展,虽然可能因此失去对日本政界的影响力,但现在的日本政界又岂是以前那样能由财阀影响的,反而有了阿拉斯加的一丝背景,他们可能更能说上话,而且他们虽然失去了一部分企业的控股权,但只要他们同样还保有一部分股权,跟在阿拉斯加企业之后自然会比现在更赚钱,聪明”

汉德森也点了点头笑道:“是啊,聪明人还是不少的,不过像三井这样当惯了老大的财阀反而偏向保守了”

第523章 黑名单

第523章黑名单

三井想到这个名字,叶枫也好一阵沉默,三井财阀,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纪也仍然是世界性的大财团,仍然是日本第一大财团,只是相比之下,三井甚至还不三菱,住友等财团名声响亮,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财团几乎自成立伊始就一直把持着日本最大的经济份额,而他名声不够响亮的原因,就是因为三井喜欢隐藏在幕后成为影子。而实际上的它的影响力遍及各个行业,就像阿拉斯加的黄金城一样,无处不在。

在三井财团内,除了三井银行后世的樱花银行、三井物产,三井不动产这三个核心支柱企业外,其旗下的绝大部分企业几乎都不带任何三井的字眼,在外人眼中,这些企业似乎于三井没有任何关联,但却没人知道,这些企业实际上都是三井藏在幕后掌控。这个做法在历史上一直延续到后世,即使二十一世纪都是如此,而且还将这个隐于幕后的做法进一步发扬光大。

后世的三井在世界500强里面除了曾在第一外,其后便直线下降,一个曾经连续多年占据世界500强前5位的企业,进入二十一世纪来淡出了人们视野。在外人眼中,它扮演了日本十年失落时代的代表,跟当时的日本经济一样,似乎进入了衰退,但却没有人知道,三井不但没有衰落,反而是成为了一个更为强大的隐藏起来的巨人。

后世三井成功的奥秘就是,凭借对产业链最上游资源类企业一般不超过10的参股、入股作为润滑剂,取得资源品的长期价格控制优势;同时借助庞大的物流和贸易网络,三井把这种优势进一步巩固。这样的路径,在三井帝国的版图上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复制,从核电站到鸡蛋,几乎囊括了所有能够想象的产业。

也因此,甚少有人知道三井通过各种隐秘渠道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世界经济,尤其是与之一水之隔的中国比如稀有功能糖产业。后世如果没有中国企业奋起直追,三井于7年前布下的棋局,将扼住13亿中国人未来健康食糖的咽喉。

无论是农作物、矿产资源还是消费品,无论是原材料、中间件亦或是终端商品,在所有的生产、贸易和物流环节,三井都扮演着“幕后推手”的角色,将自己的下属公司以及关联企业推到台前,不断地扩大着市场、资源和疆土,谋求着利润最大化,而自己则隐藏起来,像极了“影子帝国”里的王者。

三井的经营策略,就是如影子般站在企业背后,利用自己雄厚的资本、发达的贸易体系以及占有的丰富资源,在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向着世界微观经济的每一个角落渗透。通过化整为零隐藏于大小各类企业背后的三井帝国,事实上有着自己的一套“行动逻辑”资源、贸易、金融以及信息是为关键词。

逐一看来,后世全球贸易网络、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以综合供应链管理为特征的物流体系,以及强大的信息搜集系统,正是如此庞大的商业帝国得以高效运转的关键所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