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宋 > 分节阅读 211

分节阅读 2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各种噩运的可能性比男兵大得多,如果承受不了而导致精神崩溃的话,对其所属部队的士气将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说到底,他还是不想让女人参军,“战争让女人走开”早就成了他的口头禅,可是这又与他“人人平等”的理念冲突,最后只能想出这个半调子的处理办法。

由于赵抗的大力倡导,外加赵国的百姓不是被掳来的“顺民”,就是被解放的奴隶,或者是南宋各地不服王化的刺头,赵国境内儒家的影响力始终没能大起来。正因为这样,儒家的“忠孝仁爱”之类的价值观也没能成为赵国国民的主流思想,可是如果没有核心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赵国必然会成为一盘散沙。现在赵抗还在,即使是“唯利是图”的主流价值观,赵国也一样不会出大乱子,可是他再怎么厉害,也总是会死的啊无奈之下,赵抗不得不再次从当初陆仁留下的记录里寻找答案。陆仁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了解的各种思想自然不少,可是赵抗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其中的大部分他是看不懂的,最后将目光集中到里面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之上。不过,由于陆仁那时已经时日无多,并没有留下详细的注释,所以赵抗对两者的理解也就局限于字面的意思。

按字面意思来看,这“爱国主义”的意思就是凡事以国家为重,那要是因为国家利益之争而发生战争的话,岂不是汉人内部要自相残杀了当然,如果将所有汉人的地盘完成大一统的话,这便不是问题,可是已经有了不少治国经验的赵抗却清楚这根本就没有可能。在大一统直辖模式下,由于宋代的通讯与交通运输条件就那个样子,国土面积也就是维持在中国本部就当时来说,也即是北宋大理西夏燕云十六州那么大的地盘才是划算的,如果周边没有敌对国家的话,这一面积还能再加一倍,但却还是远远达不到赵抗心中的期望。所以赵抗绝不会考虑大一统汉人所有的地盘,那这“爱国主义”自然就不作为主流思想了,而“民族主义”则成为首选。

赵抗理解的“民族主义”,就是在各方面出现大的冲突时,以民族利益至上,同一民族建立的不同国家之间要尽量避免自相残杀。后来赵抗又以此衍生出“民族自决权”等说法,但是由于赵国乃至日后整个汉人世界“禁止有选择就是说可以不聚居,就必须散居。的情形下聚居”,“民族自决权”并未成为国内分离主义的导火索,反而成为汉文明向外扩张的有力武器。

在大力倡导“民族主义”的同时,赵抗也没有完全放弃“爱国主义”,他将“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改成了“天下非一姓之天下不是指全世界,基本等同于顾炎武的亡天下中的天下。,全体汉人之天下也。”和“民族为贵、社稷指国家次之、国君为轻。”,这样一来,战国期间七国征战不休而令草原匈奴等族得以喘息,最后发展为中原大患的情况便不易出现了。同时,赵抗篡改了“忠”的原意,认为“忠诚”是汉人最宝贵的品质之一,但愚忠绝不可取。赵抗将忠诚分为“民族之忠”、“国家之忠”、“个人之忠”三种,重要性依次降低,如果主次颠倒,那就是“愚忠”

第四百四十三章孝之辩

虽然实质已经大大变味,赵抗还是很提倡臣民尽“忠”的,因为这样对他的统治有利,可儒家礼法中同等重要的另外一环“孝”则受到了冷落。赵抗的解释是,“孝”是私德,对国家并无实质性的好处,所以不必进行鼓励和提倡,结果很快他就感受到了虞允文等孝子的巨大压力,为此还和他们中的代表虞允文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辩论。

虞允文首先指出,如果一个人连孝顺双亲都做不到,还指望他能为国家民族尽忠吗而赵抗立刻指斥他是偷换概念,“孝”主要受感情影响,而臣民为国出力则要靠制度保障下的利益驱动,感情这东西是不可靠的。而且,就算在历史上,不孝却对国家忠诚的人也大有人在,比如吴起,虽然他先后在三个国家出仕,但并不是他不忠诚,而是鲁国和魏国的国君以他的私德来衡量他,对其不放心所致。而事实上,吴起帮助鲁国打败强齐,帮助魏国改革军制,令其称霸诸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令楚国很快富强,这又是何等的忠诚赵抗指出,“一个人忠诚不忠诚,不是看他说了什么,甚至也不是看别人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如果一个人当外敌来袭时自杀成仁,他忠不忠呢”

“自然是忠”,虞允文毫不犹豫地答道。他是君子,不会在乎赵抗的语言陷阱。

但赵抗还真的是这样做了,“可是他除了自杀,什么都干不了,甚至还瞎指挥,帮倒忙。这种忠对国家有利吗国家宣传提倡一些典型,是为了什么无非是想让臣民学习而已,可是如果宣传的都是于国于民无利的事例,我们的国家有强大起来的可能吗”

虞允文当时面色铁青,默不作声。

“差点又跑题了,我们继续谈孝。要说孝子,天下只怕少有人能和你比,可是你当初了为了尽孝而置国家民族危难于不顾,如果这种孝行我也提倡的话,到时候大家都学你,谁来为国出力榜样,是用来学的,学不了的、或是不能学的,即使再了不起,我也不会提倡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应该为这个整体说话,他所提倡的,应该是对其自身有利的现象,而不能被某些个人或团体所左右,而作出对其自身有害的事情。只要始终遵循有利原则,国家就会长盛不衰,那么老人便都可以安度晚年,这不是更大的孝吗”,赵抗见虞允文的面色不佳,又换了语气安慰道,“尽管我不会以官府的名义提倡孝行、表彰孝子,却不会阻碍民间这样做,如今私人办报已经被放开,他们大可以进行类似的宣传,不过我和你们这些重臣,代表了国家的立场,不能在上面随便发布不负责任的言论,你必须牢记。”

“陛下所言确有道理,可是若一切趋利,那国家强盛时还好,一旦陷入逆境,只怕没人愿意为国而死,难道还要指望有救世主的出现吗”,虞允文无力地辩驳道。

“虞大人你刚才没认真听吗按我刚才说的,宣传的都是为国尽忠的事例,总不至于一点效果都不会有吧怎么会没人愿意为国牺牲呢而若真是一点效果都没有,那孝行的宣传不也一样是多余的吗”,赵抗淡然一笑,回答道。

“这”,虞允文也算是能言善辩,但这下他是真的哑口无言了。

“放心吧,只要养儿防老的现象还很普遍,孝顺就会始终作为我们汉人的美德一代代流传下去,因为父母需要给他们的孩子做个好榜样啊而这种耳濡目染的示范作用,可比我们官府的报纸赵国扩大化的邸报为了与以往的邸报相区别,改名叫做报纸要有效力得多了。”,赵抗笑着安慰道,“而且我们官府也不是什么都没做,至少我们一直在提倡多子多福、并限制那些不要子女的享乐思想抬头,这不是比简单地宣传孝行更好吗”

“也许陛下是对的”,虞允文也只能自我安慰了

“父王,你来看看,是谁赢了”,小辛弃疾的拖曳令陷入沉思的赵抗回过神来。刚刚他们叔侄二人在进行兵棋推演,现在大概是进行到关键点了,赵抗粗略看了看,便判定是赵奈赢了,令小辛弃疾很不服气。

“我制造出了这么多假象,王叔他怎么可能一次计都不中”,辛弃疾努着嘴质疑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