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官途 > 分节阅读 143

分节阅读 1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所犯的罪行皆一律抹杀。仅仅只是含糊其词略有小失。这样看来。形势就很明朗了。就算皇上的备选人不止一人。但秦王肯定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因此。詹徽在考虑再三后。便毅然决定将詹家的前途和命运都押在这个最了解的王爷身上。

“殿下想知道太子的最新病情吗”詹徽不慌不忙的笑问道。

朱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紧紧的盯着,徽他怎么不想知道。子的病情将直接决定着上立新储的心和进度。从太子的病情程度再结合父皇的一些细微表现。便可以推出父皇对新储的偏向。可以说至关重要。朱曾试图探过。但也一无所知他心中张的怦怦直跳。尽管他尽量克制。但声音还是有点颤抖了。“请詹大人告诉我。”

“殿下不要问我消从哪里来。我只告诉殿下。太子最多还有半年时间。这个消息很可靠”

“半年”朱喃自语。也就是说半年内新太子就要确定下来了。他仿佛进入了一种冥想状态。呆呆的望着屋顶浑然忘记了身边的,徽,徽见他发呆。便重重咳嗽了一朱一下子惊醒过来。忙问道:“詹大人。那我们现在该如何是好”

,徽暗暗的意。太了解这个秦王了。为人寡恩刻薄。空长着一具高贵的外壳。骨子里却是十分愚蠢。自己略施小惠便将他勾住了。既然秦王的思路已经跟上了自己。,徽便立刻道:“殿下。知己知彼。方百战不。殿下,是要清楚自己的竞争对手是何人同时又要恩威施加。让皇上看到殿下既有仁德的一。又有威严的手腕。文武相济。方才是制胜之道。”

“这个问题我想过。太若去。我则为长。其次是晋王纲燕王棣和周王。这个三个家伙都是野心勃勃之辈。楚王桢好一点。比较守本份但齐王也是个子野心之人。别看他现在依附我。但只要有机会。他绝会放过。”

说到这里。朱便很肯定的道:“如果我没猜错话。新太子一定就是从我们五人中产生。”

“殿下没有想过孙的可”詹徽淡淡一笑问道。

“不可能”朱不迟疑道:“子在。为何要立孙父皇有二十几个儿子。总不能个不肖吧再。朱允生性弱。自幼在深宫长大。连其父还不如。皇打下的铁血江山。是他能够继承的了吗”

朱对自己这个子充满了不屑。更重要的是。他一直认为朱允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嫡长孙。真正的长孙朱雄英在八岁时便死了。如果他也叫嫡长孙。那朱标死后。自己不同样是嫡长子了。父皇为何不先考虑自己

,徽他胸有成竹。不再多说。他话题一转又道:“那咱们再说说如何广布仁德。我听说殿下最近向山东旱灾区捐了三千石禄米。这很好。但仅仅只做一事显殿下似乎是意而为。我记的不久前重阳节时皇上曾感叹许多孤寡老人只在重阳节才被记起。我建议殿下在这件事上做文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殿下明白我的意思吗”

朱沉思一下便道:“你的意思说。让我再拿禄米周济孤寡老人吗”

詹徽不由暗暗叹息一声。这个秦王确实有些木讷。竟没有听出自己的言外之意。他又耐心的解释道:“什么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就是说殿下善待别的老人。皇上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殿下是心存孝道。这可他亲王直接去讨好皇上要含蓄高明的多。殿下明白我的意思吗”

朱这才听懂了他的意思。他连点头赞道:“果然高明。詹大人心机。本王佩服之至。”

詹徽笑了笑又问道:“德有了。殿下有没有想过如何施威。这也很重要。我认为恩威并施方才是帝王手段。殿下以为呢”

朱重重“哼”一声。眼睛里闪过一道杀机。他咬牙切齿道:“我当然想过。我最就要干掉一个人。此人不仅是太子的心腹。更是差点将我置于死的。他不死。我心不甘。”

詹徽眯着眼睛笑了。当然知道这个人是谁。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他,徽不是干掉这人吗他阴阴一笑道:“殿下若想除掉此人。我倒可以助殿下一臂之力。”

卷一 卷进大案 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施手段

雨昏黑,一辆马车在雨中疾驰,若隐若现的光不断射入,照在詹徽冷冰冰的脸上,詹徽还在回味着刚才与秦王的一番交谈,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目标,秦王开始对他有了依赖,詹徽知道秦王曾有三个得力幕僚,其中赵无忌和谭雁翎因涉入广东走私案而被皇上斩首,最后只剩下一个邵闻达,而这个邵闻达现在在西安府,这样一来,秦王身边就缺少一个给他出谋划策之人,所以只要他詹徽策略得当,秦王应该能被他控制住。。

想到这里,詹徽脸上不由现出一丝冷笑,这个秦王果然蠢,一心想杀李维正,甚至还想去暗杀他的家人,亏得自己劝住了他,若真伤了李维正的家人,反而会使皇上起心,这样,不管他们再怎么弹劾李维正,都不会有效果了。

詹徽对李维正其实也同样怀恨在心,这份恨意来自于叶天明之事的失败,叶天明最后投靠了太子,还被太子推荐为户部右侍郎,詹徽知道,叶天明之所以能投靠太子,肯定就是李维正从中牵的线,还有吕思远的突然失踪,詹徽猜到一定也是李维正做的手脚,最后竟让皇上对自己生出了一丝不信任,这件事可以算得上他詹徽仕途上跌的大跟斗,栽在一个出道才一年多的毛头小子身上。

这让自诩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詹徽牢牢记住了这段过节,他一直就在等待机会,现在机会来了,他又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詹徽已反复考虑过此事,对付李维正其实很简单,只要紧紧抓住他的在高丽和琉球三国上的事情做文章,一旦时机成熟,皇上肯定会拿他开刀管今天他在述职上似乎逃过一劫,但詹徽凭着对朱元璋的了解,他知道这件事其实远远没有完结,高丽之使未到,琉球中山国尚没有说法有小琉球岛的战报,詹徽发现李维正似乎并没有提到那些逃到小琉球岛的福建渔民,这里面有点蹊跷,值得深究。

当然,他是绝对会亲自出面,毕竟李维正是太子之人在这个时候对付李维正,会让朱元璋起心,心他与秦王再次走到一起,这会得不偿失。

马车缓缓停在詹府门前,家丁撑着伞将老爷从马车里搀扶出来雨裹抰着冷风扑面而来,詹徽不由打了个寒战,缩着身子迅速向府里走去,他直接进了书房,一进房他便令道:“速让二公子来见我。”

詹徽的二子就是詹远志,时任江宁县主簿,做了官也比从前略微沉稳了,也知道有些话不能随便出口,更多的时候他学会了保持沉默。

他匆匆走进书房,此时的詹徽已喝了热茶,身子暖和过来了见儿子进来,他一摆手道:“坐吧”

志却不敢坐站在父亲面前垂手而立,詹徽见他颇为恭顺由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上次我给你说的孙家小姐之事考虑得怎么样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