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官途 > 分节阅读 142

分节阅读 1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你一功。”

“臣小琉球岛全歼倭寇一千五百余人,沉重打击倭寇的嚣张,臣已向兵部请功。”

“你这劳兵部可不承认,不过朕知道你不会弄假,姑且再算你一功。”

臣二人就仿佛市场上讨价还:商贩与买者,在一进一退、一起一合间,御书房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朱元璋心中的杀机也渐渐淡了,旁边的侍卫和太监见皇上已经轻轻躺靠在龙椅上,都暗暗松了一口气,今天杀人是不会发生了,这个李维正运气好一点,能被皇上夸奖两句,最差也是被皇上赶出御书房,不过对于李维正却不是那么简单,他始终不想放弃心中想法,如果自己今天还想有什么收获的话,他就必须得出奇兵,他有一个杀手锏,准备在关键时候使出,现在就是时机了。

“陛下,请容臣叙述第五个功劳。”

朱元璋的心情已经完全平静了,李维正很聪明,没有把耽罗岛和釜山算作功劳,也没有把准备移民海外作为夸耀,说明他心中清楚自己的底线,朱元璋喜欢和这样的臣下打交道,一切都靠意会,不用把话说白,以免自己无法下台,他心中涌起了一丝好奇,他不知道李维正还能有什么功劳可以拿出,便点点头道:“你说吧”

“不知陛下是否还记得臣以前说过的一件事,臣能弄到亩产量几千斤的粮食:甘薯。”

朱元璋腾地坐直了身子,粮食问题一直就是他关心的大事,真有这样的东西吗他有些不可思议地望着李维正,一字一句问道:“你真的弄到了”

李维正点了点头,“臣给陛下说过,臣在广东办案时曾放了一名走私商贩,就是因为他能拿到此物,半年多前,他便将此物送来了威海卫,臣已经在种植,估计再过两月就应该有收获了。”

朱元璋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是贫农出身,当然知道粮食的重要性,这么多年来,粮食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他的心头大患,粮食产量不足,使他不能大量推广桑棉种植,也使得大明的国力恢复缓慢,若真有亩产几千斤的粮食,多少百姓就不用再挨饿了,虽然李维正的说法只是一种预期,但也足以让朱元璋激动良久,过了一会儿,他才对李维正缓缓说道:“这个甘薯并没有最后成功,所以朕只能算你半个功劳,不过就这半个功劳,已经比你前面的四个功劳加起来还要重要得多,你为朕分忧解难,朕若不赏你点什么,心里也过意不去,可若真赏了你,你前面的过失又该怎么惩罚,朕很为难啊,这样吧朕可以答应你一个小小的要求,然后就算你功过相抵。”

朱元璋的言外之意就是对李维正说,不能提过分的要求,今天就算放过你了,李维正听懂了朱元璋的意思,他心中迅速平衡了一下,这种情况下,不能再提海权,也不能再提东征日本九州,可怎么样才能从这个小小的要求得到最大的利益呢李维正沉思了片刻便道:“臣确实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陛下恩准。”

“你先说说看”

“臣在上次的述职书中曾经提到,耽罗国王尚在,耽罗民仰慕汉文化,臣便带回了耽罗王子和一百民少年,想让他们学习儒家文化,可他们至今仍在登州,进退两难,臣恳请陛下准他们进京学习。”

朱元璋久久注视着李维正,此人为了耽罗岛可谓殚精竭虑,虽然有点自不量力,但其志可嘉,耽罗人进京也好,可以借他们敲打一下高丽使者,想到这,他便缓缓点了点头道:“好吧可以让他们进京学习,这件事朕会安排,你去探望一下太子吧”

“臣告退”李维正恭敬地磕了一个头,慢慢退下去了,走出中和殿,一阵风吹来,李维正顿时觉得背上大片冰凉,汗水不知不觉已经湿透了他的背心。

卷一 卷进大案 第一百五十七章 沆瀣一气

大明官途第一百五十七章沆瀣一气

太和殿出来。李正并没有回府。而是转道去了东宫,东宫已是矛盾和焦点的会聚之的。太子是否重立已经成为大明时局最令人关注的问题。朱元璋并不禁止太子接见百官。往日的东宫一直就是车水马龙。来拜见太子者络不绝。但现在这种场景都看不见了。朱元璋下了严令。任何人未经他批准。不准前去惊扰太子。

李维正前来探望太朱标是的到了朱元璋的旨意。尽管他不想此时来探望。但圣意难违。他刚到东宫。已经事先的到消息的东宫侍卫长杨宁带着两名侍卫立刻迎上来。见到李维正。杨宁欲`又止。他最后叹了口气道:“五哥。殿下已经醒了。请随我来吧”

走进东宫。李维正见旁边已经没有外人。便低声问杨宁道:““太子殿下现在的情况到如何了”

杨宁神色黯然。他摇了摇头道:“五哥就别问了。皇上严禁御医向任何人透腾太子病情。其实我们也不知晓。只知道很不好。”

李维正默然无语。他知道历史上朱标最后的结果但他却不知道具体详情。现在他的命运已经和朱标连在一起。今天朱元璋看似放过了他。但一些实质性的问并没有到解决。耽罗岛最,的归属。琉球本岛上的一万多名汉人奴隶怎么办还有台湾那边的渔民。他们的命运如何这些问题迟早还的清算。所以如果太子能替他说话。对解决这些问题将大大有益。

一边想着李维来到了太子的寝宫在门口等一会儿。一名太监将领了进去。寝宫里弥漫着刺鼻的药味。几十御医坐在几张大桌前。或冥思苦想或专注的翻看着典。太子的床被一帘轻纱相隔。两名宫女分别站在旁。隐约可以看见倚躺着的子。太监进去禀报。随即出来反复叮嘱李维正道:殿下请你进去。不要多说话。探望了便要告退。不能殿下费神。”

李维正走了进去只见朱允陪同在一旁。他见维正进来。表情十分复杂。却将头别了过去。而太子朱标正半倚在床头看书。他削瘦的厉害。原本丰满的脸颊深凹进去。骨高高突起。脸色惨白精神也十分憔。看的出他的大限快到了。李维正想到他对自己的恩情。心里不由一阵难过。他跪了下来。哽咽着声音道:“臣李维正参见太子殿下。”

朱标放下手中的书。一笑道:“你的事情我也听说了一点然不出我的所料。你到哪里都不会平。”

“臣让殿下担心”

朱标的声音很小。很低微。了两句话他便有些吃力了。朱标喘了一口气又道“我当然担心。我的一些心腹如李景隆被调离湖广。赴陕西练兵。常升蓝玉都去了山西征兵。现在又是你被人弹劾。我真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他心情有些激动顿时剧烈的咳起来朱允连忙轻轻给他背。又低声劝道:“父亲不要再说了。”

李维正也站来想告辞。朱标却摆了摆手道:“我无大碍。你你稍等一下。”

他挣着坐。从枕头下取出一封信道:“这封信是我写给你的。我只写给了几个心腹。你现在不要看。等有一天。你觉的可以看了。再打开。另外。今明两年你们都保持低调。我在这个状况。有人就要开始对你们下手了。你们要学会自保。明白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