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血沃轩辕 > 分节阅读 165

分节阅读 16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早晚必被全歼,既然这样,却又为何要做无谓牺牲”

阿济格心里一怔,似乎隐隐预感到了什么:“那你二人来此却又为何事”

尚可喜和沈志祥对望了一眼,似笑非笑地道:“英王啊,你看这咱们就快要大败了,武英王痛恨的是你们金虏,我们好歹都是汉人。武英王或许会放过我们,不过,咱们心里还是不太踏实,想着问王爷借一点东西”

阿济格情知有变,对身边护卫使个眼色,冷冷地道:“要借什么东西”

“借王爷的身子一用”

随着尚可喜的一声大喝,两百人士兵得到命令,一拥而上,团团围住了阿济格。那阿济格身边卫士虽然忠心耿耿,但只得十来人。如何能抵挡得住只顿饭功夫便已死得干干净净

看到阿济格被捆绑上来,尚可喜笑道:“王爷,这可实在对不住了”

“尚可喜,沈志祥,你这两个狼心狗肺的畜生。”阿济格一边挣扎一边骂道:“我大清给你二人异姓封为王公,可你等却判我大清。我便做鬼也饶不了你们”

“阿济格,省省吧。”沈志祥拍了拍他:“其实,我现在心里比你还要害怕,我害怕武英王会不会饶了我们,万一嘿嘿,只怕你我得一起上黄泉路”

随着汉军的反正,阿济格地被擒获,山海关下的这场战斗很快就进入了尾声。五月初一申时。江南军发起总攻,申时三刻,战斗全部结束。

在这场歼灭战中,一万蒙古军死三千五百人。被俘五千余人;五千清军,阵亡高达惊人的四千三百多人,其余全部成为了俘虏,自英王阿济格起,竟无一人漏网

这是彻头彻尾的歼灭战,两万满清的军队,出了几百人趁乱逃出,几乎就是全军覆灭,这对于任何一个朝廷的军队来说,都是一次最沉重的打击

当阿济格被押到朱斌面前的时候,朱斌忽然笑了,这是江南军抓到地满清第一个王爷,随着江南军反击的开始,天知道将来还有多少满清的王爷、贝勒会成为自己的俘虏

阿济格默默地站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输了就是输了,没有什么好怨恨的,他唯一痛恨的,就是被自己人所出卖

看着跪在自己马前,低头瑟瑟发抖的尚可喜和沈志祥,朱斌倒没有想到这两个著名的大汉奸,居然这么快就成为了自己的俘虏,回顾左右笑道:“这次倒当真有趣,抓了满清的两个王爷,一个公爵,还顺便捞了个什么巴图鲁,也算是我江南军战史上最值得纪念地一次了。”

“武英王。”尚可喜跪行上前两步:“我二人当初降清,实属无奈,今眼见武英王发十万雄兵平定天下,我等安敢还以身侍贼,故阵前起事,以接应武英王之大军”

“停,停”朱斌挥了挥手:“这些好听的话权且不要说,你给我说说看,满清在永平折了两万六千人,又在山海关折了两万人,现在能战的还有多少兵力”

尚可喜哪里敢有丝毫怠慢,赶紧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五一十全部说了出来。

那满清的朝廷,满八旗共有三百零九个个牛录又十八个半分牛录;蒙古八旗为一百一十七个牛录又五个半分牛录;汉军八旗为一百五十七个牛录又五个半分牛录。

满,蒙八旗间常不满员,经常出现一个牛录仅指挥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人的现象。

而满洲八旗有男丁五万五千三百二十丁,蒙古八旗则有二万八千七百八十五丁,而入关数年间,若满、蒙八旗地每牛录兵数满员,总数为六万人左右。

我在汉八旗中,三顺王和续顺公的兵力,并不包括在汉军八旗里面,汉军八旗全部,加上恭顺等三王、续顺公沈志祥部,两部合计约十万人。

当然这并非满清全部,尚有两部分未统计入内。一为包衣家仆,其虽不能算为正规兵士,但也多凶悍善战之辈。诸王贝勒每当出征,总是私带家中的仆人或其他闲散之人,充当士兵,每每多能建功。

第二为外藩兵马,及外藩蒙古军及高丽军,这两部人马加在一起又不下七八万众。

尚可喜一心想要立功,说得非常仔细,朱斌听着点了点头,说道:“这么说来,此两次决战,只是把满清打残了,却还没有打废”

随即,点了点阿济格和尚可喜等人:“把他们全部先押回京师,待这事情全部了结,江南军大军回师之日,我再行考虑如何处置这些人”

山海关决战的胜利,让多尔衮丢失了几乎全部的辎重粮草,不光是两王一公被擒拿,而且连高丽国王的世子,被充当人质,次番出征当随军笔录的李滞也成为了俘虏。

“高丽世子李滞恭祝忠勇武英王大捷,扬我大明国威,忠勇武英王千岁、千岁、千千岁”那李滞为人乖巧,叫到朱斌纳头便拜。

“起来吧。”朱斌摆手说道:“我知你高丽虽然臣服于清,然心中实为我大明之臣,李滞,你便留在我的军中,权且充当随军文书,将来有朝一日我还放你回到高丽”

第三卷大地风云

第二百六十七章边关四大镇将

来,朱斌虽然从来对高丽厌恶,但目前的局势,高丽自己大忙,而实事求是的说,这个时期的高丽还是一心向着大明

当初大明崇祯九年,皇太极正式由汗改称皇帝,改国号大清,族名满洲。他事先将此事通报高丽,希望高丽参与劝进。

高丽闻讯大哗,对满清积累近十年的憎恶、羞辱情绪一并迸发。高丽臣僚纷纷痛切陈词,“使彼虏得知我国之所秉守,不可以干纪乱常之事有所犯焉。则虽以国毙,可以有辞于天下后世也”。

在一片慷慨激昂的气氛下,仁祖拒不接见后金使团,不接受其来书。后金使团愤然离开汉城,沿途百姓观者塞路,顽童或掷瓦砾以辱之。

该年四月,皇太极在盛京正式举行称帝大典,高丽使臣罗德宪、李廓拒不下拜。皇太极非常气愤,认为这是高丽国王有意构怨,决定举兵再征高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