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血沃轩辕 > 分节阅读 164

分节阅读 16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时间,八百清兵大半被杀,有两百来人成了俘虏,只趁乱跑了十几个人。林庆宗也不在意,这些金狗打扮与汉人大异,山海关又城门紧锁,谅也跑不到哪去。

他只命所有士兵重新换上辽军军服,将那城楼上的旗帜拆毁,遍插大明战旗。关内百姓听了一夜地厮杀,躲在家中不敢出来,及至天明出来这才发现,原来只一个晚上的时间,这山海关可又换了主人

等闻听即将到来的是忠勇武英王朱由斌麾下江南铁军,百姓无不欢悦。山海关历来为大明抵御满清第一道防线,几十年来战火不断,关内百姓最苦。这次忠勇武英王到来,或者可以一举改善一下他们目前的苦难境地

林庆宗派人在城楼上观看,过了小半个时辰,却见大批明军几乎是向山海关冲锋而来,那些关内士兵见来得凶猛,不敢开关,忙将林庆宗叫到城楼之上

林庆宗仔细观看,来的士兵白衣素袍,带队将领正是黄飙黄总兵麾下爱将孟志轩,心中大喜,急令人打开关门。

这支江南军为了及时感到山海关接应林庆宗起事,这一路也是苦不堪言。连续的强行军,让足足一千五百余人掉队。一见林庆宗,孟志轩也不多言,立刻命兵士们进关,又令架设火炮,禁闭山海关关门。

短短一个月不到地时间,山海关两易其主,从大明到满清,现在又由满清回到了大明手中,而这次大明的战旗重新插回到山海关,让毫不知情的多尔衮即将面临自永平之败后一次更加沉重的打击

多尔衮指挥的大军,撤退不可谓不快,一心牵挂着盛京的多尔衮,只督促各部加速行军,可一路上阴雨连连,道路泥泞不堪,后面江南军又紧追不舍,却让清军的体力严重透支

这一路多尔衮想来也觉得荒唐,几天前还是自己亲领大军追杀李自成,可一转眼,自己却成为了被追杀的猎物。

三十日下午,负责断后地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率败兵赶上,这两人的队伍看起来样子惨不忍睹,五千余断后的士兵,回来的尚不足一半。孔有德和耿仲明这两位异姓王爷,身上各自带伤,看来狼狈不堪。

多尔衮心里苦笑不止,好言安慰了两人几句,命吴三桂为先锋,径自先如山海关。迎接清军大队入关,而后紧锁雄关,退到大清境内修整后以图再战

当吴三桂领着残兵到达山海关的时候,忽然关上炮声大作,硝烟弥漫和连声的巨响中。吴三桂身边将士纷纷落马,一时间,战场上乱成了一片。

吴三桂呆呆地坐在马上,一声不响,任凭炮弹在自己附近炸响,他的脸上一片死灰,因为他看到了山海关上的战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字:

“明”

“平西王。炮火太猛,避一避啊”边上部下大声道。

吴三桂对着他笑了笑,一张口,一大口鲜血喷在了他破坏地盔甲之上

“朱斌,朱斌”

当多尔衮从后赶上,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同样也古怪地笑了:

“平西王,你我皆中朱斌之计,他这是故意用你放大清入关,尔后复夺山海关。此时后有追兵,前路断绝,我等皆成瓮中之鳖,好,好朱斌,好个忠勇武英王”

多尔衮居然发出了笑声。可这笑让人听起来却是如此的渗人

如果这一次自己所率大军皆没与此,对大清来说,绝不是一次简单的失败。在出征前,大清已经下达了总动员令,大清境内凡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数十年来,从后金到大清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举动。

大清精锐尽出。留守在后方的大多都是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十几岁的孩童,多属老弱病之兵。连出使朝鲜地清使臣郑命寿对朝鲜使臣不无忧心地说:“成败之判,在此一举。”

也许朱斌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在永平决战的时候。才命令江南军水师登陆,多尔衮判断出这是朱斌的骚扰之举,因为大规模地登陆,无论在后勤保障,还是在接应攻击上都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

但是,盛京以及大清其它各镇的守备力量过弱,万一出现了什么闪失,这样巨大的责任谁也承担不起

“摄政王,大势已去,该当如何处置”后面英王阿济格匆匆上来道。

多尔衮看了眼难以逾越的雄关,眉头紧锁:“我军已成绝路,唯今只有一计,从墙子岭、密云处向我大清境内撤退,但却需一员忠勇之将,在此抵挡住朱斌追兵,谁人敢担此重任”

说着,他向吴三桂看了一眼,这吴三桂勇冠三军,又对山海关最为熟悉,若是由他在此挡住,最是合适不过。

谁想,吴三桂却像根本没有看到多尔衮暗示的目光一般,只把头转向山海关,叹息不止

多尔衮大失所望,这时就听阿济格大声说道:“摄政王,烦请给我留下两万兵,阿济格在此拼死抵住江南军,以保护我大军顺利撤退”

“英王真忠勇之士”多尔衮大声赞道:“我大清若人人都如英王一般,卷土重来犹未可知。我给你留下蒙军一万,汗兵五千,八旗正白、镶白两军五千。英王,一切就拜托了”

他又命智顺王尚可喜、续顺公沈志祥二人留下协助阿济格。这两人大明的降将,脸上都露出惧色,这留下断后的任务岂是好玩地,那可是断断然的有死无生之局

这时山海关上炮声愈重,后面已经能隐隐听见杀声,多尔衮不敢久留,命令抛弃一切辎重物资,全军轻装向墙子岭、密云处撤退

“鳌拜,你为何不走”阿济格正在命军士列队,忽然看到一员年轻将领出现在自己身边,看去,却是三等昂邦章京,巴图鲁,素有“满洲第一勇士”之称的鳌拜。

那鳌拜却笑道:“英王决死一战,鳌拜为何不能留下且让那些南人看看,我大清有的是好汉,我大清有的是不畏生死的英雄”

“好”阿济格大笑道:“真我满洲勇士,今日你我便一起毙命于此,倒也落个轰轰烈烈,我大清它日夺取了江山,我等必青史留名”

阿济格和鳌拜意气风发,可后面地尚可喜与沈志祥二人却未必便是这么想的了。

那尚可喜乃是辽东海州人,祖籍山西。大明崇祯五年任广鹿岛副将,七年降后金,授总兵官。后封为智顺王,隶汉军镶蓝旗。

他也算是较早降清的老臣了,这十年来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先前的那彪悍之气早就消磨得干干净净。这次以异姓王爷的身份出征,本想着是件轻松惬意的事情,谁想到却在一夜间便处于了这绝境之中

“沈兄,这战局大大不妙啊。”看看周围无人,尚可喜低声说道。

沈志祥唉声叹气:“何止不妙二字,简直就是绝境。咱们总想着八旗兵天下无敌,可谁想到一遇到江南军,却是一败涂地,这朱斌当真是大清的克星”

尚可喜驱马来走近:“沈兄,多尔衮带着人先跑了,却把咱们两个留下送死,你看看,咱们地这些士兵才遭新败,哪里还肯再战,只怕今日你我在这山海关下一个个都是有死无生之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