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末卫公子 > 分节阅读 2

分节阅读 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可是,当蔡邕的琴声触动他的心的时候,他还是不可思议的产生了这个疯狂的念头。

摇了摇头,卫宁徒劳的放下小手,叹息着往回而去,琴声嘎然而止,蔡邕的声音飘然而出,“是贤侄吗伯父可等你多时了。”

卫宁愕然回头,门房大开,蔡邕含笑看着卫宁,只是那眉间还有未曾散开的愁虑。

卫宁无奈,恭敬的行了一礼,至少,面对着这样一个为国殚精竭虑的文人,卫宁是打心眼里佩服,“宁儿打扰伯父奏琴雅致,还请伯父见谅。”

“无妨贤侄所来之由我也尽知,只是没想到贤侄的耐性尽是如此之大。哈哈来,进屋来说。”蔡邕笑道,随后指了指屋内,径直入内。

卫宁进到房内,恭谨的跪坐在蔡邕的身前,事实上,卫宁很难理解为什么古代跪坐会是一种礼仪,这样别扭的姿势很难让卫宁感到舒服。

檀香缭绕有种清香的味道,一老一少对立而坐,蔡邕紧紧盯着眼前的少年,让卫宁感觉十分别扭,“不知伯父唤宁儿有何训诫”

“哦哦呵呵,再过一月你也该四岁了吧”蔡邕恍惚蓦然惊醒,笑问道。

“恩,是的可是”蔡邕问得卫宁莫名其妙,正想找个借口溜走,蔡邕却挥了挥手继续问道,“宁儿将来有何志向”

卫宁一愣,不明白蔡邕到底为什么有此一问,还是硬着头皮答道,“宁儿无甚志向,只愿父母安康,无祸临及足矣”

当然,他并没说自己的志愿就是混吃等死,那要是蔡邕多嘴,还不被他老爹骂死,熟不知,他现任老爹正是这么希望的没办法,已经被他上任军队里的那个老爹给弄出阴影了

蔡邕微微一笑,赞许到,“自古百善孝为先,宁儿有此心当为大善只是,伯父却是问宁儿自己有何志向”

卫宁低下头来,扭扭捏捏的不知该怎么回答,却听蔡邕猛拍额头道,“是了贤侄不过四岁,何来志向一说。哈哈,也罢,也罢伯父问你,可愿随我识文断字,学孔孟之道”

这一刻,蔡邕才真正把卫宁当做一个孩童,不知为何,在大堂一见,卫宁给蔡邕就有一种淡漠人生的的感觉,似乎眼前那个苍白瘦弱的人影并不是一个孩童。也正是这一点好奇让蔡邕暂时留住在卫家。

“宁儿愿意”卫宁看着蔡邕殷切的眼光,无奈拜倒在他的身前,有气无力道,心里却暗想,“鬼才愿意咧,也不知道你触怒灵帝的时候会不会牵连到我家,另外,我不想读书,我只想睡觉”

第一卷 少年事 第五章 启蒙与离别

礼记,内则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喻。六年,教以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

古时四到五岁正是初知礼,懂应答,能识字的年纪,相比于普通子弟,豪门世家的孩子一般要求更为苛刻

但是随着朝代的延伸,这也渐渐没有多少人遵循,不过显然卫家还是很重视下一代的培养,不管卫宁百般抗议,结果也只能乖乖的爬到蔡邕的房内听训那传说中的诗经。

自古神童大皆是三岁出口成文,语惊四座,相比之下卫宁还算普通

至少那一卷卷密密麻麻的篆书书简对他来说犹如天书,对于一个只会简体字的现代人来说,篆书的难度对于卫宁无疑还是太大。

卫宁就很奇怪,人人穿越都带有传说中的金手指,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自己穿过来却成了反的,一行十目,过目即忘

但是有了“努力”终究还是换得了回报,一,十,士这样简单的文字,卫宁还是能够识得不管卫宁的懊恼,蔡邕却给了他很高的评价

四岁孩童多是贪玩年纪,能在短短一月之内初懂文字在当时已经算是聪慧通达了,这也让蔡邕对卫宁的未来更加期待。

当然,唯一让蔡邕异常不满的,就是卫宁每次学文的时候总是睡眼蒙胧,哈欠连天,上午教导的文句下午居然能够忘得干干净净,这让他觉得匪夷所思,瞪目吹须,最后只能归结为卫宁还是一个贪玩的孩子,与其他孩童一样无心向学。

对卫宁的训诫却更加严厉了,按他的话说,卫家世代名门,子弟岂能如此散漫。

只苦了卫宁,最喜欢的睡觉时辰落得半斩不说,还得承受蔡邕孜孜不倦的教诲,连连后悔那日怎么就莫名其妙答应要蔡邕来当老师。

世上有光阴似箭,卫宁却觉得度日如年,一个月的时间慢慢过去,太尉乔玄连连作书相召,任蔡邕怎样自傲也无法再敢相拒,只得向卫父告别,前往洛阳。

蔡邕的离去对于卫宁无疑是天大的喜讯,更是破天荒的早早起床,跟随着父亲与蔡邕饯行,他一定要亲自确认看到那个老家伙消失在他的眼睛里。

车驾前,卫父从仆从手中接过酒樽,举杯把盏,“兄长此去洛阳当要小心谨慎,如今朝中奸佞当道,宦官横行。恕弟直言,兄长过于刚直,朝中不比乡野,泥潭重重,恐有所失。然以弟之见,当联合朝中有志之士,徐徐图之,万勿操之过急,望兄长切记不可意气用事”

“贤弟所言为兄记下便是,唉,也不知今日一别你我兄弟何时才能再见”蔡邕苦笑一声,慢慢饮尽杯中浊酒,将铜樽递给身边仆从,仰头看向天空,眼神渐渐深邃,接着道,“世间无常,为兄亦知此去祸福难料,但,若奸佞不除,留此残身又有何用”

黄沙飞扬,吹起点点尘粒,卫宁不知为何眼睛有些涩痒,蔡邕原本修长单薄的身体在他的眼里似乎渐渐高大起来,那背影也有一种说不出的萧瑟悲壮。

忽而蔡邕将视线放在卫宁身上,眼含笑意。卫宁瘦小的身板顿时又是一僵,左顾右盼,只见卫父同样威严的看着他,只得悻悻上前,行了一礼道,“月来,伯父的教诲让宁儿受益匪浅,本想再多伺奉伯父许多日子,无奈伯父有事,让侄儿好生可惜,只愿他日能再受伯父教导,侄儿在此祝伯父一路平安”

“呵呵,莫要强辩,我想你心里当是万分欢喜吧现在我要走了也没人再劝你读书了哦,不过,切莫高兴,我已经早嘱贤弟替你请好了先生,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