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末卫公子 > 分节阅读 2

分节阅读 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像又是一个十二年,可真巧了。”

“哎,可惜,可惜,要是学我一样多好,能不干就不干,也免得烦事缠身。不过,话说回来,卫仲道那个短命鬼也真够衰的,有艳福却没命去享,嘎嘎,说不定就是因为老婆太漂亮了,天天xxoo,过劳而死吧”卫宁听得仔细,一边恶意的胡思乱想,神游物外,一边为自己的志愿而洋洋得意。

“不过,灵帝在位的时候就是黄巾之乱的年代,然后就是三国军阀混战,,也不知道会不会烧到我家里来啊烦恼啊,烦恼此时刘备,曹操还有孙坚他们也应该出生了吧恩,是不是应该先和他们搞好关系,尤其是曹操,貌似北方是他的地盘咧,对了,还有袁绍,虽然最后挂掉了,但是也统治了北方几年。”

“嘿我想这么多干嘛,到时候战火也应该不会波及到我,三国时期豪门望族只要不和那些强势军阀对着干,一般财产生命什么的都会得到保障,只是黄巾军就有些麻烦,哎,算了,还是回房继续睡觉喽。啊”想着想着,卫宁讪笑了下,回身晃悠悠向着自己房间而去,却未想到身体陡然一虚,惨叫着扑倒门外。

“靠疼疼疼”卫宁郁闷的爬起身来,揉了揉白嫩的手臂,龇牙咧嘴叫唤道。

“何人在门外喧嚣”这时候卫父威严的怒声适时而来,卫宁瘦小的身板顿时一僵,悻悻然回过头迈进门槛,低着头的小脸通红,走到卫父身前,迎身拜道,“父亲,是孩儿”

毕竟偷听被逮着,任卫宁脸皮多厚也还是有些火辣,偷偷瞥眼望向蔡邕,只见他悠然自得,面带含笑盯着他。

无奈间,感觉胸口一闷,卫宁忍不住又再咳嗽起来,刺激得眼泪也险些流出来。

“为何在外徘哎,我儿不在房内好生修养,何故到处走动,适才有无大碍”卫父瞪了卫宁一眼,刚想怒斥道,却看到卫宁满脸尘灰,咳嗽连连,顿时心里一紧,怒色乍散,急将卫宁抱在怀前,问道。

“咳”卫宁勉强止住咳嗽,看卫父一脸关怀,心里一暖,略微不好意思道,“孩儿正是知道父亲在此招待贵客,前来参拜伯父,却不想身体不支,跌倒门外,并非故意搅扰父亲和伯父叙旧。”

话闭,卫宁转过头来,对着蔡邕行了一礼,道,“宁儿听父亲多提伯父乃是当世名儒,胸藏万卷,心中慕名久矣,所以迫不及待想一睹伯父尊颜,望求伯父指教一番。今日一见,伯父翩翩书香,举止行为皆是大家风范,令侄儿好生敬仰。想必伯父也不会责怪宁儿急见伯父而惊扰父亲和您的过失了吧”

卫父看着卫宁镇静有礼的表现颇为惊讶,他想了半天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有如此表现。一边蔡邕仔细上下打量了卫宁一番,眼睛闪过一丝惊奇和赞许,蓦然抚掌大笑道,“好贤侄,小小年纪便知礼数,懂变通,不愧为卫门子弟。既有此心,伯父岂能加怪与你不过想必贤侄心里对我胸中一本旧书并未有多大兴趣吧,哈哈,来,来,让伯父好生瞧瞧,自贤侄满月相见以过去三岁矣。”

蔡邕一边笑道,一边对卫父道,“贤弟好福气,贤侄童龄便知书达理,举止言行皆有名门之风,贤弟有子如此当无忧也想我三十而立却还未有子嗣,为兄还真羡慕贤弟。”

卫父愕然间听到蔡邕的夸赞,眉间浮起一丝喜色,笑道,“哪里,兄长世之忠良,所忧所虑皆为国家,岂是我这般市侩之人能比。莫说子嗣,他日兄长膝下成群可别让小弟羡霎才是。”

卫父顿了顿,瞥见一边又开始无精打采的卫宁,轻轻将他扯到身边,慈爱的摸了摸他的脑袋,愁叹道,“我这个孩儿,唉兄长有所不知,郎中曾言,这孩子天生体弱多病,贱内自诞下他后,病痛不断,风寒暑湿皆不能适,近来又莫名其妙走神发呆,虽然身体似乎渐渐有所好转,可却依然弱不禁风唉,我夫妻两人遍访河东名医,也无人能治我不愿他将来能闻达于诸侯,但求他能平安成人,为我卫家继承香火足矣”

听到卫父的话,蔡邕明显有些惊讶,转过头看着卫宁,愕然道,“贤弟莫急,大汉万里疆土,定有能人妙手,我观宁儿非平凡之像,命中定能逢凶化吉。”

卫父苦笑道,“多谢兄长吉言,只是,哎,也罢,天意岂是人所能逆,若上苍要亡我卫家这独子,也是天意。”

蔡邕张了张嘴,再想劝道,却看见卫宁苍白的脸,摇了下头,叹息了一声。

第一卷 少年事 第四章 拜师

蔡邕本是受太尉乔玄相招,前往洛阳任职,途中折道前来卫家,却不想卫父执意挽留,扭不过卫父的盛情,蔡邕终究碍于情面也就暂留在卫家。

对于洛阳之行,蔡邕知道祸福难测,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故友,而那日卫宁以三岁幼龄而表现出的沉稳知礼,聪慧有智,又引起了蔡邕的极大兴趣。于是,蔡邕修书差人送达乔玄府上,言明暂延行程,暂时在卫府小住起来。

对于蔡邕的留住,卫父心里十分高兴,连忙将别院专门腾出,而且再过一两个月也就是卫宁的四岁诞辰,蔡邕身为大汉名儒,如若能够成为卫宁的启蒙恩师实在是再好不过。

当然,卫宁并不知道父母那点算盘,只是有点纳闷,为什么那个家伙还不走,不是说要去洛阳当官吗而且,为什么他和我的房间隔得那么近,念书就念书,还非念得那么大声,那么吵,叫人怎么睡觉了

卫宁的抗议是无效的,卫父卫母充耳不闻,反而看着卫宁面红耳赤惊喜连连,以为儿子终于开始绽放活力了。

卫宁无奈,只能悻悻的晃回房间,看着蔡邕的房门磨得牙龈刺响。

几日来,每次听到那文绉绉的念书声,卫宁胸闷的频率更高了,气得咳嗽连连,睡觉的时间也大大减少。

碍于蔡邕毕竟是他的长辈,卫宁只能有苦自咽,当然不敢跑到蔡邕那里撒泼。琢磨了几天,卫宁实在受不了蔡邕的朗朗书声,终于爬起身来,晃到蔡邕的门外。

正欲敲门时,诵读之声蓦然消散,换做悠然琴音,卫宁举起的小手也急急止住。这时他才想起,蔡邕在历史上除了文采,他的音律更是一绝。

历史上并未有多少留名琴师,蔡邕正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员,焦尾琴的由来也正是出自于他。

蔡邕所弹的曲子卫宁当然听不出来到底是什么,古时的曲谱流传到现代的并没有多少,更惶论卫宁是个五音不全的人才。

声音本没有任何感情,嵇康曾言“声无哀乐论”,但是人却可以赋予声音感情,尤其是一个琴奏名家,至少在卫宁耳中蔡邕所奏却有种浓浓的哀愁,悠扬的琴声,曲调低缓,道尽沧桑。

忧国,忧民,亦或忧家卫宁心里也慢慢升起一丝不忍。

东汉末年朝廷动荡,局势黑暗,百姓无以为家,流离失所,卖儿卖女皆是常事,加上十年以后即将到来的黄巾之乱,更是让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大汉王朝不堪重负,分崩离析,进入了三国乱战。

卫宁只是一个懒人,胸无大志,只是想平安度过这一生,至少当他得知现在所处的朝代时从未生出改变这个世界的想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