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朱门风流 > 分节阅读 212

分节阅读 21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解围,但我本就是该死的人,以后也不会行医了,你不用管我。”

见冯远茗脸上暮气沉沉,和昔日那种精神大相径庭,杜绾不禁有些黯然。见冯远茗甩了甩手想要挣脱开来,小五却丝毫不松手,她便真心诚意地说:“冯大夫,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之前并不是你不够尽心竭力,也不是你医术高明,吴夫人能够见孟大人最后一面,难道不是你的功劳就是敏妹妹,也必定一直对您感激不尽。刚刚不过是随便编了一个借口,我只是想接你过去,换一身衣服吃一顿饭,以后你要上哪里去都随你,如何”

尽管从来就是死硬执拗的性子,但人家都说了这样的话,冯远茗只好深深叹了一口气,由着小五将自己扶上了马车,随即再也没有吭声。小五当仁不让地扶着他坐在了那个铺了锦褥的位子上,瞧见他身上衣裳穿得单薄,索性又解下身上披风盖在了他的膝盖上,这才下了车。不多时,雇的另外一辆马车也来了,杜绾便带小五坐了上去。

一路回到了户部街的张家大院,杜绾吩咐了两个妥当小厮将冯远茗安置在国公府的西院,又让人去预备衣服换洗,自己则是带着小五去见孙氏,原原本本地将今天这一趟去马府街钦差行辕的事情说了一遍,末了才提到了冯远茗,说是预备留他几日。

“等等,你说这是个大夫,还是医术高明的大夫”孙氏眼睛大亮,连忙拉住杜绾的手笑道,“这不是巧了么英国公夫人如今愁的就是小哥儿身体孱弱,若是能有这样一个名医瞧一瞧开方子调养,那岂不是正好先头孟家太太的病毕竟怪不得他,他的医术那么高明,浪费了岂不是可惜再说了,诊金上头英国公府自然不会吝啬。”

杜绾一早就想到了这一层,但那时便觉得不妥,此刻也是直摇头。见孙氏满脸纳闷,她这才低声解释说:“娘,冯大夫的脾气古怪得很,当初也只是一时赌气方才答应了救治孟家太太。因着敏妹妹对他犹如家里长辈似的,他方才更加尽力,所以如今才会这个样子。他离开时,孟家人必然有重金赠他,可他如今不但落魄,还说今后不再行医,我觉着他是真的心灰意冷。我多留他几日只是想让小五给排解排解,她一向活泼爱说话,兴许能开了他的心结。他那一身医术,若真的从此搁置就可惜了。英国公府的事不如缓一缓,再看看机缘。”

孙氏乃是直爽性子,细细一琢磨也就撂开了手,只吩咐一切让杜绾看着办。但等到媳妇退下,她仍然叹了一口气。英国公夫妇对张越和他们照顾良多,这件事若是能帮上忙,她心里的歉疚也能少些。但媳妇的言下之意也没错,总不能不顾别人的心情,硬逼着人给自己还人情不是

第八卷 天子剑 第038章 各逞心机

宁波市舶司盛于元朝,到了明初洪武帝的那会儿却废了市舶司,原本繁华昌盛的地方一下子变得冷清了下来,直到永乐初年再开市舶司,朝贡使一拨接着一拨,榷场博买吸引了无数商人和民众,这才渐渐恢复了从前欣欣向荣的景象。

市舶司所在的码头和榷场在城东一个荒僻去处,但随着朝廷为了迎接朝贡使而兴建了不少房屋馆舍,周围的大街小巷也渐渐沾了光。酒楼饭庄和各色店铺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典当行之类的也是开了好几家。每当各国朝贡使抵达的时候,无数店铺就会陡然之间挤得爆满,甚至连无数贫民都会到榷场周围碰运气。然而,如今虽说真腊和满刺加两国的朝贡使刚刚抵达,但人们的话题却在另一件大事上。

“烧了十一艘船,歼敌三百二十一人,活捉了两百三十二人”

“谁能想到,皇上竟是派了巡海捕倭的总兵带兵下来,岸上的几个千户所都出动了从前只听到过倭寇又杀了多少多少人,可很少听说过这样的大胜”

“还大胜呢,要不是那些上海县守城营的弟兄们足足守了一晚上,几乎拼光了一小半的人,那天晚上城里头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没命幸好那位张知县临危不惧,捕快差役竟是全都派出去了,这才勉强维持了下来”

“你们知道什么要不是那天晚上正好有一位锦衣卫的大人物在城里,到了县衙发号施令。然后又亲自坐镇东南边截击倭寇,后来援军来得及时,这会儿上海县早就完了”

靠近榷场的醉乡楼乃是这附近最好的酒楼之一,此时二楼一桌桌的客人就有好些都在热议着这样一个问题,同时关心着这开海禁是否会无疾而终。就是这么几天,风声就有些变化,说是如今尚未正式开海禁。倭寇便肆虐沿海,若是开海禁则更了不得。这无疑让消息灵通的商人们忧心忡忡。一想到才露头的财路就会断去,有些人的声音便忍不住大了起来。

临窗的一张桌子旁此时也正坐着三个客人,瞧上去年纪最小的张越稳稳当当居中而坐,马钦久则是满脸局促,纵使喝酒吃菜也都是小心翼翼。忝陪末座的方青虽然心中有事,但他毕竟和张越打过的交道更多些,面色还算从容。

虽说王全彬那天天亮苏醒过来之后就气急败坏地带着人走了,但马钦久在思量再三之后还是留了下来。即便他这个商人这年头地位不高,可他还不至于被人骂作狗东西还无动于衷,思来想去就想试着能否在张越身上打开突破口。等到出发时看到杨家的女婿方青也跟了来,他更是感到自己的选择没错。这会儿他说话极其小心,眼睛一直都在瞥看对方脸色。

“张公子,这宁波府我来过好几回,榷场这边热闹归热闹,却少几分雅致。话说回来,对面那座天香阁比咱们所在的醉乡楼更高一个档次,那里头有一道螺肉做得极其鲜美,我原本还想请您尝尝鲜,只今天居然闭门不做生意,真是奇怪得很。”

张越此时漫不经心地看着楼下,心里却想着之前和张超会面之后的情形。由于几十艘海船骤然之间截断了倭寇的退路,利用铳炮和坚实的船体硬生生将那些倭船逼到了沿海浅滩位置,接下来自然便是派人凿船烧船,完全是一边倒的战斗。等到有倭寇从岸上数个卫所千多人的围剿下逃到海边预备上船,看到的却是那一条条船燃起大火葬身大海的情景,恰是给带人烧船的卫所精兵抓了个正着。

如果没有百姓和守城营军士死伤上百的前提,这勉强能说是一场大胜,但最可虑的却是如今有人借着此事叫嚣倭寇乃是因开海禁而来。须知历史上嘉靖年间几乎关闭所有市舶司实行更加严厉的海禁,就是因为有人提出是市舶司引来了倭寇,结果反而使得那段时间倭寇横行沿海大乱。这不单单是因噎废食,而是因噎绝食以至于全身溃烂了

当初他临走前曾经对皇帝提出可派大军沿海捕倭扫除后患。却没想到朱棣居然这么快就派了都督佥事张攸为总兵官,以都督佥事黄宿为副总兵官,带领镇海卫五千人从刘家港巡海捕倭。也幸亏有船队截断倭寇后路,将那几个岛上的补给基地和海盗连根拔起,这却是更让人欣喜的收获了。只是这次扫荡的消息传开之后,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心中打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