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朱门风流 > 分节阅读 211

分节阅读 2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怀疑杨家老二是否与其中有涉。这一场灾难险些波及全城,他怎么也得向杨家讨一个交待。

一阵风似的来到杨家大宅之后,得知灵犀琥珀和秋痕此时都在竹苑的西厢房,他立刻加紧步伐匆匆赶了过去。打起门帘一进屋子,他就感到一阵香风扑到了怀中,低头一看正是秋痕。还来不及说话,他就感到两团人影一左一右地靠了上来。顿时怔在了当场,旋即便伸出双手,尽全力揽住了三个人。

守了一夜等了一夜盼了一夜,秋痕的眼睛早已经是肿得不成样子,这会儿咬着嘴唇抬起头,她便一字一句地说:“琥珀一晚上也不知道写了多少个福字,灵犀姐姐许下了吃长斋的愿,我那时候只恨自己不是男人少爷,您总算是回来了”

见平日沉静稳重的灵犀满面欢喜,见寡言少语的琥珀眼中含泪,再听到秋痕这么一句话,张越只觉得心中沉甸甸的。他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却是喉头哽咽一句都说不出来,面前的三张容颜渐渐化作了父母亲人,化作了妻子杜绾,化作了无数关心自己的人。那时候平生头一次拿剑杀人的时候他并没有太多害怕,但此时此刻却感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惊惧。

生死货真价实只是一瞬间而已。

半个时辰后,他包扎好了伤口,又把三女都赶去了睡觉,旋即方才轻手轻脚地出了西厢房,却看到方青正和方锐站在寒风中等他。虽说这两个人全都姓方,但却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去,因此看到这种组合,他不禁皱了皱眉。

见着张越出来,方锐上上下下打量了好一会方才微笑道:“果然你是好人有好报福大命大,遇上这种事情也能逢凶化吉,和我这种时刻走霉运的人果然不同。我只想提醒你一声,小心一些,你惹上的人已经太多了,要不是我背后的那位还对你有幻想,我也没法阻止杨家老二那个蠢货派人对付你。他手底下那些人一掺和进来,你这次也未必能全身而退。这一次的事头出在宁波府,如果我没猜错,就连倭寇只怕也是别人故意引来的。至于以后我那位主人和杨家的生意,只不过是从走私变成名正言顺的贸易,我只管钱,倒不在乎以后是杨家谁出面管,随你怎么清理杨家。我之后就要去宁波,你要是想拿我也容易得很。”

看着方锐躬身一揖后飘然离去,张越沉默良久,随即方才对方青说道:“这一次虽说算得上大捷,但守城营损失惨重,而且海边那些村子更是伤亡不小。我已经让张知县上书请筑城墙,一个县百多年来没有城墙,这种情形不能继续下去了。杨家既然是松江府大族,除了在抚恤和赏赉上头出力之外,在筑城上头也该做个表率。这不是商量,你应该明白”

方青虽说和张越打过多次交道,深知这位看似温文和煦的少年新贵绝非能够轻易打动的人,但此时面对那双冷冷的眼睛,一时之间竟是颇有些惊悸。刚刚方锐说的那席话他都听在耳中,其中透露出来的信息足以让他惊惧甚至于惊骇。朝廷对于私商的处置素来极其严酷,若是巡海捕倭的时候抓到走私的船只,满船上下都要处死,更何况他的二舅哥还很有可能通倭而即便不抓着这种大罪名,要对付地方上的富民也实在是太容易了。

单单这三年间,为了避免被作为富户而迁移到北京,岳父上下打点花了多少钱

想到这里,他连忙收起了最初的那一丝侥幸之心,躬身答应道:“大人只要给一个章程,杨家上下必定照办。”

“很好。”张越并不意外方青的回答,当下就伸出了三根手指,“第一,杨家组织上海县内的大户,以义助的名义捐助官府银两,抚恤此次杀倭时死伤的将士。守城营中的死难者每人抚恤百两纹银,伤者五十两,若是重伤以后不能为军者,你们为他们安排下半生的营生。第二,杨家之前可以做错事,但之后决不能再错,你那岳父该清理门户了,必须让你那位二妻兄把知道的事情都说出来。第三,等朝廷批复之后,捐粟捐钱,立刻筑城。”

第八卷 天子剑 第037章 婆媳温情相依,杜绾善意留人

“分明都是在南京,整天却照不着面,这孩子也不知道通融一些,只记着公事”

坐在炕上,孙氏瞅一眼满地乱走的小女儿,面上满是笑容,口中却没好气地抱怨了一声。尽管如今已经和当年困窘的光景不一样,但她仍是坚持每年入冬都要亲自做儿女身上的衣服。随手将手上那件未完成的绸布衫子放进了身后的小藤箱,她便站起身来走到杜绾身边,见她正在认认真真地缝着袖口,额头上甚至布满了细密的汗珠,面上顿时露出了一丝笑容。

“绾儿,你这针线手艺可是大有长进呢”她一面说一面挨着杜绾坐下,见她放下手中针线看着自己,她便爱怜地递过了一块帕子,这才嗔道,“虽说别人说作媳妇的得针线好厨艺好管家好,总之竟是要一个全能的人儿,但这些哪比得上你知书达理心思缜密这些东西略学一学别让人挑出错处就行了,别全副身心都放在这上头。”

闻听此言,杜绾不禁心中一暖:“我明白了,多谢娘。”

“就是这话。”孙氏满意地抓住了杜绾的手,又含笑说,“若是在北京那座大宅门里头,什么规矩进退是最要紧的,但只要咱们家人在的时候,你就不必那么拘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可不像二嫂那种鸡蛋里挑骨头的个性,好容易媳妇熬成婆,自己的媳妇都容不下,还非得让超哥媳妇叫她太太。敢情在外头太太当了不够,在媳妇面前还要摆架子”

此时此刻,杜绾忍不住莞尔,却是觉得婆婆年纪虽然老大不小,却还有些年轻时候的脾气。能够有一个能将自己当女儿一样疼的婆婆,那自然是她的福气。

“越儿那孩子的脾气我明白,公是公,私是私,做事情顶真得很。小小年纪就老成得很,未免少了趣味,你可得多担待他。如今是腊月了,虽说他不能回来,但你不如去送一趟冬衣,见得着最好,若是见不着,至少也知道他眼下怎么样了。”

面对婆婆拐弯抹角也要赶了自己去看张越的苦心,杜绾怎么也说不出不好两个字虽说她足不出户,但小五却是收不了心的性子,成天就在南京城乱转,回来的时候常常有一大堆话要说,因此她也听说了两位钦差一位正在养病,一位正在全力督促查账事宜可那是外人知道的事,按照张越之前那些吩咐,她此时自是能猜到丈夫很可能不在南京。

可这话怎么能对满心惦记儿子的婆婆明说

于是,她只好眼睁睁看着孙氏拿出一个松花色绸里秋香色绫面子的包袱,命珍珠往里头包上了两件冬衣,又拿出另一个包袱往里头塞其他各式各样的零碎东西,等到上马车时,两个包袱之外竟然还多了一个满满当当的小藤箱,让她着实哭笑不得。

这天小五不曾出去,自然是陪着出门。此时坐在马车上,她盯着杜绾直瞧,笑得如同一只狡黠的小狸猫:“小姐,先头北京不是来信说英国公夫人中年得子全家欢喜么,虽说你和姑爷成亲就三个月,可我看太太成日里唠叨姑爷在南京却见不着,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肯定是想早些抱个孙子”

杜绾正在寻思张越这时候是直接奔了宁波还是去了其他的方,冷不丁听见小五这么一席话。她顿时没好气地瞪过去一眼:“尽知道混说,看我回去不好好教训你成天惦记这些有的没的,要给你找人家却不乐意虽说老太太的信上说得平淡,但英国公夫人小四十了,这回生产九死一生都是轻的你难道不记得,老太太还让太太帮忙寻访好大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