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七星玄魔 > 分节阅读 53

分节阅读 5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老子一书也称道德经。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老子新说

老子文产生于中国春秋末期,史经周景王变法、战国纷争、秦始皇“焚书”和汉武帝对老子“绝其道”,其诸多版本仍然传抄、传印了2500多年这个历史奇迹用汉武帝下属司马迁史记解释说:是老子见周朝将亡,隐居到边关,为关尹写的五千余言道德文章。这,难以令人信服周王室的诸多古籍都没流传下来,而一位所谓的“古代图书馆长”在边关写的文章,竟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传文全国、流传百世纯属无稽之谈历史上肯定是掩盖了周朝末期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老子的其人、其事。

经过对先汉史料的逻辑考证,认为历史上周朝春秋末期所谓的“王子朝之乱”实际是“单穆公之乱”“王子朝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桩最大的冤假错案它的主要矛头就是针对老子文和景王变法,并因此引发了一场以单穆公为首“亲下以谋上”的反变法派对以周景王、斌起和王子朝为首的官道理论变法派的大屠杀和中国两千多年的理性黑暗,这在先秦的左传国语等史科中均有记载。

老子文是公元前522年周景王改革周朝300年来政策钦定的“令德”,因为这一年左传记载:鲁大夫闵子马公开攻击周朝不学周礼,歪曲老子改革周礼的“无学”理论是“不学”。老子文也是公元前522年周景王无射钟的律文,因为这一年国语中记载单穆公反对景王铸无射“宣市哲人之令德”的钟,他攻击老子文“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过慝之度三年之中而有离民之器二焉,国其危哉”也因为钟上的律文无先后之分,造成了帛书抄本“德经”在先,而其它抄本“道经”在先的差别。正因为以上的原因,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才称老子文是“老子贵虚静而重变法”,说单穆公政变是“亲下以谋上”,说老子文是周书,留传下了春秋末期各国的不同抄本。

老于文是春秋末周朝变法的纲领、中华的义经,由于公元前524年景王的突然去世,单穆公才得手勾结晋国政变,实现了大贵族的霸道对追求为民作主的王室、旧臣和百工的野蛮残杀至此,中国这头雄狮才沉睡了两千多年,周朝理想才成为痛苦生活中的普通中国人的一种慰藉的梦幻。人民怀念他们,把他们称为中国的神,把老子奉为“太上老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认真研究一下老子,澄清一下历史、上可以告慰古人,下可以警示来者,今可以借鉴经验,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重要工作。

作品相关

庄子

更新时间 20111118 23:59:00 字数 26990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