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1217

分节阅读 12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人物超过数十,作者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功力深浅就会非常鲜明地显现。个体、群像、众生相,构架宏大、背景广阔的小说里,逐次表现这些形象的时候,人物,会因为对比参照者的丰富而显出明显的丰满和单薄,个别性和共通性。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个人,而虚拟的世界里,人物形象更是必须仰赖于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存在也就是说,在塑造大量人物时,作者必须精确把握每个人物的细微差别,体现出不同人物的或鲜明或平淡的特性,才能尽量避免人物重叠,千人一面的小说硬伤出现。

而很可惜的,小曹虽是个好故事,故事里彼此看着眼熟的人却太多。尤其是女性:如李氏和初瑜,婆媳两个,个性几乎全无差别。曹颜和七阿哥侧福晋纳喇氏,嫡庶处境不同,但相待丈夫的行事为人何其相像。各府阿哥福晋们,少有个性特别。在考虑子女婚事上,福瑞郡主、马连道夫人、如慧的母亲乌雅氏,思维模式完全一致。曹颙的几个小厮长随,或许还各有差异,然而曹府的丫头们,除去心似古井的紫晶、无奈嫁人的芳茶和不安分乃至自寻死路的玉蛛,其他点得上名字的几乎没有任何个性可言。而将目光放之于男性,距离千人千面也是太远,更鲜少特殊细节展现特定性格的镜头特写。虽不至“千人几面”,但群像塑造不力,对于一部百万字以上的小说,不得不说是个遗憾。但更遗憾的是,原本性格鲜明形象的逐渐丧失,如宝雅、苏赫巴鲁、宁春、永佳、魏珠、小满、韩江氏有些是因为故事已经结束,或者基本离开主线,有的却是原本个性在时间中的消磨变化。使得亮色远去,灵性渐失,而剩下的男男女女,思想和行为开始分类趋同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成长必经但是,刻画个性,展现风采,灵光一闪的神来之笔,却不应该少见。

而当故事不再是我喜,人物也渐渐不为我所爱的时候,小说的魅力,无可挽回地在丧失。但在习惯性点开每日更新的时候,又总怀有新的期待:也许从这里开始,一切会慢慢变好至少,小说的文笔仍旧可取。偏偏,谒金门开始,一个高频词的出现,又给予一次沉重的打击。

腻歪。

不太确切这个词的意思,因为很明显的,这并非普通话常用词汇。也许来自于方言,北方方言。但大概的含义,情绪褒贬,却是能够理解。因为并不是常用词汇,所以它的频繁出现不能不引起我的注意。

粗略统计了一下,这个词,大约是在二百九十章里初见,然后成为高频词反复出现:二百九十章第一次出现后,三百零一章,十四阿哥腻歪八爷党;三百零二章,康熙看到众人争太仆寺卿的位置,开始腻歪;三百一十六,口外马瘟,腻歪曹颙的九阿哥十四阿哥幸灾乐祸;三百二十一,避暑山庄,听到吃野八仙的肉类,实在腻歪了;三百三十二,杨瑞雪盘算着收拢银钱,以防什么时候李家父子腻歪了她;三百三十六,酒楼上曹颙看见杨瑞雪撒酒疯,腻歪;三百四十四,李鼎定亲,孙钰出场,对曹颙爵高位显妒,对李鼎偏心倚重怒,腻腻歪歪;三百四十五,李鼎想着曹、孙两家关系,开始腻歪;三百四十九,曹颙“发汗”之后,心想男子汉怎么能腻腻歪歪;三百五十章,李鼎“失踪”,在杨瑞雪那边访查时,听杨瑞雪胡缠曹颙腻歪;三百五十一,弘倬说曹颙脾气婆妈,说不晓得姐姐每日相对,是不是感觉腻歪;三百六十七,李煦见孙钰说话不通,忘恩负义,令人寒心,腻歪得不行;三百七十四,兆佳氏处决了玉蛛,大过年的,曹家一堆腻歪事;三百七十七,曹颙对兆佳氏腻歪透了;三百七十八,兆佳氏对书呆子姑爷的孙钰不顺眼,腻歪,曹颙见孙钰端大姐夫的谱,心里实在腻歪;四百零七章,各家势力跟踪监视曹颙的,时间长了没见出花样,腻歪了;四百二十三,曹佳氏看丈夫讷尔苏腻腻歪歪的模样,心里倒很甜;四百二十六,康熙想到不省心的策妄阿喇布坦,心里觉得腻歪高频词,反应使用者语言习惯和用语倾向。突然出现的高频词,则常常是一段时间人的喜好、情绪、心态和外界语言环境的直接影响。谒金门到游龙舞中频繁出现的“腻歪”,如果不是作者突然接触到新鲜词汇后的短期强化,那么用词的心态就非常值得斟酌烦人、恶心、受不了,这样意向的词密集使用,是否倾泻了大量相应的情绪在行文之间。而如果作者的情绪通过词汇流露,传递并影响阅读中读者的情绪也许,这样的高频词,是不出现的更好。

因为,看着谒金门以来的章节,心中腻歪的感觉,越来越甚。

而遗憾,也越来深。

其实,很敬佩雁九。上架七个月,更新一百八十万字,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每日更新;同时因为历史题材的关系,坚持尽可能详细查询和准确把握资料这样的敬业精神,透支的不止是时间精力,更有健康。

但也许,这个速度,真的太快了。

作为读者,尊重作者的劳动创作是为基本;而作为写手,更深知字字心血、得来不易的甘苦艰辛。所以,不想就此放弃一部作品,不想就此结束一段曾经喜爱,也不想让自己的遗憾最终埋藏在心。

一吐为快。

愿亦有益于作者。

柳折眉

己丑,三月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窥探泪奔求月票

简亲王府,内院上房。

永佳换下待客的大衣裳,换上家常衣裳,而后坐在梳妆台前,将头上与手腕上的首饰都卸下。

从早上到天气将暮,待了一天客,她觉得有些乏了。

曹家的定礼体面,可不管旁人如何奉承说好话,永佳的心里还是难受的不行。

既为女儿有个好归宿觉得心安,又舍不得女儿出嫁。聘礼都接了,女儿出门子的日子也就不剩下多久。

可是多少人眼睛看着,永佳总不能苦着一张脸,那样的话谁晓得会引来什么闲言碎语。

曹家家风好、家底也殷实,六格格这门亲事,不知多少人心里嫉妒。即便是简王府这一脉的族人,家中有女儿,在看来曹家装的满满当当的六十四抬聘礼时,也忍不住说上几句酸话。

这一整日下来,永佳的脸上大多数都带了笑意,现在就有些面皮发僵。

永佳揉了揉脸,想到葛家丰厚的聘礼,有些走神。

她虽将女儿放在心尖上,可在女儿的嫁妆上并没有大肆奢华。

明面上,六格格的东西,除了吃穿器皿、金银珠宝这些,就是永佳嫁妆中的宅子铺面与庄子,还有雅尔江阿给女儿置办的田产宅园。

虽说比较丰厚,可并不算惹眼。

实际上,除了在嫁妆册子上,永佳还给六格格准备了一笔私房钱,是她陪嫁庄子与铺面的历年出息。

完颜家这些年虽不如早年风光,可在经济上并不困顿;永庆那边夫妻两个有是好强的,即便分出去单过,也不肯永佳这个出了阁的姑奶奶贴补。

永佳本人并不爱好奢华,加上无欲则刚的性子,并不需要大肆交际卖好,嫡福晋的王府月例就足够她素日开销,嫁妆出息这块反而全攒了下来。

小二十年过去,也有四万两银子。

永佳将这笔钱两万存了银行,剩下两万则兑换成了金子,使人融成金条,这些都是打算私下给真儿的。

现在,永佳则有些犹豫,那两千两金子要不要加到嫁妆单子上。

世风如此,聘礼重些,嫁妆总要更重些才好,省的像是父母吝啬银钱可事情有利有弊,真儿的嫁妆即便现下丰厚,也没有太出格。

即便是她的独生女儿,可真要将这一笔私房贴到明面上,王府小一辈怕是多少会有些腹诽。

加上七格格与八格格虽没记在她名下,到底由她抚养大,这两个出门子时,她多少也要贴补些。

再说,若是真儿未来的婆婆不是郡主还罢。既是郡主,婆媳两个品级还相同,真儿的嫁妆就不好漫过那边去。

正犹豫间,她就听到院子里传来脚步声。

不用说,敢在王府上院“踢踢踏踏”的除了王府主人雅尔江阿之外,再无旁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