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1144

分节阅读 11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几个小的如此,长子还是当送到京里。”

李卫闻言,不由愣住,不解地望着曹颙。

曹颙神色温煦,可直到上了轿子,也没有再多说一个字儿

次日一早,在用了早膳后,雍正便收到粘杆处送上来的禀事折子。

若是李卫见了,定会惊骇莫名,从他到“丰和庄”后的言谈举止,都详尽列下。连曹颙过来后,两人在雅间里的对话,都一个字都不差。

只有曹颙在空旷处说的最后一句话,这折子上没有。

看着这样的禀事折子,雍正却带了几分骄傲。

圣祖爷当政时,过于宽仁,臣下也敢糊弄君王。

可,现下谁又能糊弄他

他虽在禁宫之中,却有自己的耳目。

李卫与曹颙虽是故交,可两人一个是督抚,一个是尚书,他这个皇帝安排人留心这两人相见也是情理之中。

这折子记的详细,仿佛场景在他眼前重新一般。

他先点了点李卫的名字,笑骂道:“这奴才,人粗话糙,只有心实还可取”

待看到后头,多是曹颙对李卫的教导与提点。

雍正沉默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老成持重,见识不错。”

显然,他虽有些恼恨范时绎的多事,可也被两个臣子私下对他这个帝王的推崇所取悦。

在他心里,早已将曹颙与李卫划上自己人的符号。

却不晓得,曹颙在雅间里所说的每一个字儿都斟酌了再三才说的。

粘杆处现下还算隐秘,即便有人听过这个名字,也不会想到他们耳目无孔不入;可后世粘杆处鼎鼎大名,曹颙当然不会不小心驶得万年船。

就在十月十六这天,张义终于从江宁回来,带回曹颂的亲笔信。

曹颂的决定,却是出乎曹颙意料。

他没有回京意愿,决定留在江宁。

按照他的话说,他早年虽去过西北,可是以侍卫身份,常驻中军,并没有实战。他本身勇武有限,也没有将才,即便真去了西北。也是随大流混军功。

与其那样做个“滥竽充数”之人,还不如留在江宁,跟着李卫力所能及地做些实事。

虽说对堂弟的决定很是意外,可曹颙更多的是觉得欣慰。

看来还真有独立才能成长,在羽翼之下照拂了这么多年,曹颂行事多是听大家安排。

现下看来,才真是长大了。

既然曹颂无意去西北,那曹颙不得不考虑其它人选。

他虽然没有主动谋算兵部尚书一职,可将六部的人选排查一遍,他的可能性极大。

若是战事起,兵部尚书的差事就最繁重。同那些花甲之龄的尚书相比,曹颙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还得是皇上能信任的,曹颙没有什么劣迹,这点也说得过去。

如此,曹颙不得不先未雨绸缪。

为了消息灵通,也为了不被人蒙蔽,西北定要有他能信任之人。

曹颂无意西北,曹颙能信任的武官还有完颜永庆,可他受十四阿哥连累,早年的功勋都没评定,这次未必有机会去西北。

想起沉寂的好友,曹颙也是满心无奈。

完颜永庆明明已经被家族驱逐,可却依旧要受堂妹拖累。

武职不比文官,文官虽有律法,六十致仕,可不管是高官,还是中下层官吏,能多熬几年就多熬几年。

武职却是不行,熬到内大臣位上,许是还能多当几年官;其它都统、副都统,花甲之年多是要退下。都统以下,官职越低,退休越早,最早四十五岁,就要退休了。

永庆的年纪比曹颙大五、六岁,现在已近不惑之年。再过八年,永庆就是快五十的人。除非转文职,否则的话,也到了退养的年纪

月票掉到第七了,泪奔求月票。。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慰母

墨书也是曹家家生子儿,早年做过曹颂的小厮,曾随曹颂去过西藏,是曹颂身边最得用的人之一。

墨书上京,是押送寿礼来的。

除了给李氏预备的寿礼外,还有曹颂进贡大内的贡品。

曹颂在家书中提及贺寿贡品之事,恐有不妥之处,请堂兄过目礼单,酌情删减。

往大内恭进的贡品单子上有鎏金铜佛像四尊,白檀木罗汉十八尊,每尊高一尺二寸,各色佛珠八盘,檀香两百斤。

以曹颂的品级,进上这份万寿节贺礼,已经是不差。更不要说,这寿礼迎合了皇上礼佛的心思,也算是投其所好。

旁的还好,之事那白檀木却不是常见之物。即便是在京中,白檀木佛像也是有价无市。

十八尊,每尊一尺二寸,正经需要不少料子,就有些惹眼。

“那是你们老爷自己收得料子”曹颙就白檀木之事,询问墨书。

他不怕曹颂花钱,而是怕曹颂拿了旁人的,这白檀木是在是太稀有贵重。

“这料子是万复献上的,总共有两块,整的一块给了李督台,李督台使人雕了福寿禄三星像;老爷这两块小些,就雕了十八罗汉。”墨书回道。

万复既自诩为万云龙后人,手上又握着洪门留下的资源,手里有些好东西也不稀奇。

曹颙点点头,觉得这寿礼预备的还算妥当。

可看到自家那份礼单时,曹颙不由愣住。

除了常见的金银玉器之外,上面还有一尊白檀木观音像,两盘白檀木手珠。

不用问墨书,曹颙也能想到,这些就是那十八尊罗汉剩下的料子所制。

换做往年,这白檀木只算是稀罕之物,现下满朝野的祥瑞,多同白色沾边,使得曹颙不得不小心。

“这两样东西虽比照贡品差一等,到底不是我们这样的人家能用的。先留下来,等到年底往怡亲王府送得年礼到了,可以添在里头。”曹颙道。

墨书犹豫了一下,道:“大老爷,这观音共雕了两尊,除了送上京这一尊,我们老太太还留了一尊,请清凉寺主持师傅开的光,现下早晚供奉着。”曹颙听了,不由皱眉,道:“我晓得了,等你回去,告诉你们老爷,就说我说的,那尊观音留不得,还是找机会送给你们四姑奶奶。”

墨书躬身应了,曹颙叫了曹满,放让他带着墨书去内务府送寿礼。

曹颙回了梧桐苑,初瑜已经得了信回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