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1143

分节阅读 11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满回道:“听李忠的话,那边插出来的突然,黑灯下火的,差点碰到这边的人,才引得李大人恼了,不肯退让。”

曹颙点点头,打发曹满出去。

以李卫与范时绎两人的身份,怎么也不可能只是单纯的为了路口谁的轿子先过起“义气之争”。

曹颙心中疑惑不解,这两人一个是浙江总督,一个两江总督,并不相互统属,会有什么矛盾

若是为李卫身上的“统管江南七府五州盗案”的差事,影响到两江地区,也不当怪罪到李卫身上。毕竟是皇上安排,李卫只是遵旨而行。

曹颙看了看怀表,又等了两刻钟,估摸时间差不多,方下了轿子,去前面排班。

少一时,礼乐声起,众人按列入了宫门。

今日,圣驾在太和殿御朝。

这个时候,不管是进京陛见的督抚大员,还是部堂,回禀的多是决策好折子,多是感恩颂德之声,还有礼部报上的各处祥瑞。

与春夏时不断的“嘉禾”祥瑞不同,现下礼部尚书报出来的祥瑞五花八门。

甘肃现苍鹰,黑龙江现赤雁,还有各地各色白色动物,白狼、白鹿、白狐、白燕、白鸠等,这是活物;瑞雪、瑞雨、瑞霞这是天文,海不扬波、混河载清是地理;枯木再生、牛生上齿、狗养斯肫、牛生厥石、鸟状前赤、陆生莲花这是木石牲畜异象。

南方诸省除了“嘉禾”、“芝草”这些,还有些北边少见花木,也都当祥瑞送到京中。

另外还有些铜鼎、铜钟出土,也成了祥瑞之物。

大清十几个行省,数个将军辖地,竟是无一处没祥瑞。

这般感恩颂德的场景,在场的许多人并不陌生。

在康熙朝,康熙六十岁万寿与登基六十年大庆时,都集中地出过祥瑞。

曹颙记得清楚,就连雍正当年也报过祥瑞,好像是一处王庄“地涌甘泉”。

诸多祥瑞,就好像龙椅上那位是古往今来第一圣君似的。

礼部尚书这一报祥瑞,就报了大半个时辰,念到最后,已经是扯着嗓子在喊。

曹颙抬起头,看了看龙椅上雍正。

却是肃着脸,不见喜怒。

曹颙心里暗自庆幸,幸好京官不用弄祥瑞这一套,否则还真叫人为难。

那些祥瑞,有的或许是真的,有的却是明着“造假”。

不仅听起来是笑话,等什么时候皇上心情不好,还有后账可算;可要是没有祥瑞,说不定也要引得君王不满。

帝心难测,说的就是这个。

礼部尚书报完祥瑞,就轮到户部,由张廷玉禀了各地钱粮赋税之类,都是比去增加不少。

户部完了,又是工部,也是新修河堤多少里,清淤多少里,等等。

这次大朝,总结下来,就是皇帝圣明,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国富民安。

每次朝会都比较活跃的御史,现下也都老实了。

再“铁骨铮铮”,也不是官场白痴,当然不会在皇上五十万寿节前最后一次大朝上说那些扫兴之事。

在百官的歌功颂德声中,大朝会从卯正早上六点,一直进行到午初中午十一点才散朝。

曹颙只觉得自己的腿都要站直了。

上了年岁的几位大人,已经有子弟门生近前搀扶。

几个时辰下来,不仅仅是站着累,太和殿开启的次数有限,很是清冷。

即便曹颙官服里是小毛衣裳,折腾这一上午身上也散了热乎气。

到了户部衙门,曹颙连灌了半壶热茶,才算缓和过来。

将落衙前,蒋坚进来,说了衙门里的新八卦。

八卦的内容,就是今早两位总督大员的“争道”。

李卫的轿子后,赶过来的是曹颙的轿子;范时绎的轿子后,也有个官轿,里面是太仆寺卿,在后边还有几个骑马的六部司官。

因李范两家争执,在路口堵了足足有一刻钟。

李范两人的底细,自然也被大家打听出来。

虽说两人现下地位相当,可分量不相同。

李卫皇上潜邸门人,捐官出身,这几年幸进至总督;范时绎却是开国元辅之孙,家族父兄辈出的督抚之臣,一个巴掌数不过来。

不说旁的地方,就说江南诸省,早年范时绎之父就做过两江听督,他的伯父则是在三番之乱时,死在闽浙总督任上。

按理来说,这两人分量不同,应该斗不起来,怎么就闹腾起来了

真是说法各异,有说范时绎气恼李卫不守规矩,在六部里散的银子多,打了他两江总督的脸;有说李卫狂傲,在江南捞过界,引得范时绎不满的。

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用。

不管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这江南之地两大总督不合,成为众所周知之事。

虽说这本不同曹颙相干,可南边还有个曹颂在,曹颙不得不多思量思量。曹颂是两江的官,却因“缉盗”之事,要听李卫宣召。

范时绎要是迁怒的话,难免不待见曹颂这个下属。

落衙后,曹颙回家换下官服,同妻子说了两声,便带了几个长随去了西单牌楼附近的“丰和庄”。

曹颙与李卫约好的饭局,就在这里。

说是饭庄,实际上在一处四合院里的私房菜馆,口味以淮阳菜为主。

曹颙到时,李卫已经在雅间候着。

没有旁人,也就少了客套与寒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