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852

分节阅读 85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上流源头附近,是不是应该光植树木,减少河沙冲击,使得水流流畅,减少流水堵塞河道引发的洪灾。

这点,四阿哥早先也听人提及,却是因操作起来不易,没有放在心上。

如今,听曹颙这般说辞,他寻思了一会儿,道:“这也未尝不是个法子。倒是应了“堵不如疏,这个道理。”

两人正说得热闹,却不知帐子外康熙一行已经站了好一会儿了。

听了这些功夫,帐子里的两人没有半句闲言,说得都是正经学问与政事,康熙点了点头,暗暗满意。

十六阿哥早就盯着康熙的表情。晓得见好就收的道理,挑了帘子。躬身请康熙进帐子。

帐子里,四阿哥与曹颙已听到动静,都往帐口这边看来。

见是康熙,两人忙屈膝跪迎。

康熙进了帐子,视线就落在书案上高高的一摞书上。待上前看了。除了农政全书,还有其他的几本农书。

听十六阿哥提及,曹颙现下做了学生。康熙开始时并不高兴。

他向来习惯揣测人心,自然想着四阿哥此举是否有其他用意。

直待亲耳听了,这两人一个教得仔细。一个学的认真,他先前那点不快也都烟消云散。

他坐在椅子后,视线从书上,移到四阿哥身上,又从四阿哥身上移到跪在四阿哥身后的曹颙身上。

没有人知道,他厚待卓礼克图亲王一支,并不仅仅是因太皇太后的缘故。还因为他的玉荫姑姑,没进宫前就养在卓礼克图亲王府。

等到追封时,玉碟上写的玉荫是“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之女”不过是为了在辈分上与康熙相符,寻了合适的人家挂名。

而现下卓礼克图亲王巴特麻的老爹都勒巴,吴克善王爷的次子,玉萌在蒙古那段生活,曾经得到这位表兄与他妻子的照看。

她曾对康熙提及此事,对于表兄表嫂的照顾。也甚是感激。

因这个缘故,康熙对于都勒巴也多有恩宠,早年封了他贝勒爵位。在吴克善嫡孙病故无嗣后,又恩典他袭了亲王爵位。

都勒巴却不是个有福的,做了几年亲王就病故了。

老一辈子的人,没剩下几个了。

一时之间,康熙竟生出几分怅然。

若是他的玉荫姑姑还在世,会是什么光景

他这边陷入沉思,十六阿哥却是有些站不住了。

总不好让四阿哥与曹颙老跪着,他上前两步,低声道:“皇阿玛。”

康熙这才从沉思中警醒,抬起头来,叫四阿哥与曹颙起身。

一时之间,斥的话与褒奖的话。他都不想说了,对曹颙道:”明日卓礼克图亲王来朝,你随三阿哥出迎。”

众人听了,都觉诧异,这不是礼部与理藩院的差事么

曹颙躬身应了,想到一个可能,只觉得脸上滚烫滚烫的。莫非是康熙看出他户部的差事吃力,要掉他去礼部与理藩院任闲职

康熙倒是没有留意众人的脸色,随后对四阿哥吩咐道:“罗卜藏襄布也这几日到,到时候你替联招待。”

让四阿哥出面招待蒙古王公,并不是头一次。

前些日子在热河时,康熙身子不好,也多有三阿哥、四阿哥代他找到蒙古王公。

还是十六阿哥顾忌少,笑着问出心中所想:“皇阿玛这是要发配曹颙到理藩院可不是屈才,就算曹颙户部差事做得不好,还有内务府这头。去理藩院陪着吃茶吃酒有什么意思”

康熙瞥了他一眼,道:“好好的内务府。叫你弄的乌烟痒气,联还没找你问罪,你还想拉上曹颙谁说他户部差事做的不好他是和硕额驸。出迎卓礼克图亲王也不算逾越。”

十六阿哥听康熙没有贬斥曹颙的意思,心中松了口气。

他是好心,怕旁人拿着曹颙与四阿哥学习之事借题发挥,才想着捅到御前。以绝后患。要是曹颙因此丢了差事,他不是要羞愧死。

四阿哥在旁,却是心中一动,想起慧妃的相关传闻来”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九百一十五章 会亲中

好在曹颙的补服、朝服、吉服都预备了好几套,有按照爵位的,有按照官职的。所以。换上身正式的伯爵蟒服。随同三阿哥去行营外迎接卓礼克图亲王巴特麻的曹颙,也带出几分气派。

自从昨儿得了消息。晓得今儿要同曹颙一道出迎。三阿哥心里就惊疑不定。

他不知道这是皇父看不惯曹颙与四阿哥走的太近。故意为之,还是有其他用意。

曹颙这边,却是想着随着科尔沁这几位亲王、郡王相继来朝,不知十六阿哥又能多赚多少银子。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功夫,十六阿哥那边的烟嘴儿产量越来越多。

他还接受曹颙的意见。使人又做出烟斗系列。

这个不受卷烟推广的限制,更容易被那些年长的权贵接受。

科尔沁作为两代后族,入关前后,与满清皇室联姻不断。至今为止,抚科尔沁的公主就有八位,其他宗室女数十人。

蒙古嫁入满清皇室的女子近百人,其中半数出自科尔沁。

可以这样说,通过几代人婚姻嫁娶,如今科尔沁诸部的王公贝勒,十人中有八人流有爱新觉罗家族的血统。而世祖顺治皇帝是孝庄太后所出。这些祖子孙也都有科尔沁蒙古血统。

科尔沁王公拥有最肥美的封地,最多的朝廷赏赐,子弟出仕最多。

从他们手中赚钱,收获一定会丰厚的。

看着曹颙如此平静,三阿哥倒是有些忍不住。笑了两声道:“皇阿玛慧眼识人,想来曹大人对理藩院的差事也能得心应手”

曹颙听了,倒是一愣。

难道康熙真有调他到理藩院的意思

用了半年的功夫。户部的差事才算上手,要走到了理藩院,又要重新开始。不过,他心里并不反感调职。

同四阿哥说起“摊丁入亩。火耗归公”这些未来的政策,固然令人振奋。但是曹颙也没有兴趣做执行人。

连四阿哥,贵为皇帝之尊,因推行这两条,得罪了士族。从史书到民间都留下恶名;身为臣子,参与这些改革之事,更是容易树敌,说不定还被帝王推出来做替死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