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851

分节阅读 85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两人一组,与前面这两人换手,小心翼翼,总算绕过这段山路,回到官道上。

众人皆松了口气,四福晋赶紧所人停了马车,将初瑜接回到马车上。

行到怀柔,众人进了驿站。

驿承听说是亲王福晋回京,的少不得殷勤一番,安排了独院上房。

虽说剩下的官道是近两年修缮的,平坦得很,但是四福晋有所顾及,也不敢再像先前那般赶路。

怀柔到京城八十里,一行人又行了三日,才平平安安的到了京城。

四福晋原想亲自送初瑜回府,但是初瑜怎好托大,加上也知道四福晋府中有事儿才回来的,便道谢一番,请四福晋先回王府。

四福晋见初瑜气色颇佳,并无不适之处,才与她分开,各自归去。

等初瑜乘坐马车,到了二门外,李氏已经得了消息,使丫鬟绣鸽带着两个小丫头到二门外相迎。

看着乐春、乐秋小心翼翼地扶初瑜下马车,绣鸽虽觉得奇怪,还是上前一步,笑着说道:“给太太请安,老太太得了消息,正巴巴地等着呢。”

初瑜点点头,放开乐春、乐秋的胳膊,进了二门。

兰院上房中,李氏算了算日子,自言自语道:“怎么这么早就回了,,要是再熬几个月,保不齐就有了,她记得清楚,丈夫生前曾专门交代过,子孙凋零是家族兴盛大忌。要是儿子三十岁还不添丁,就叫她劝媳妇给曹颙纳妾。

儿子今年二十八了。

见了媳妇进来,李氏少不得抱怨两句,道:“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不是叫你在热河带着,同天估他老子一块儿回来了”

“老爷随扈行围去了,要九月能转回热河,带家眷不便宜,又不放心老太太同孩子们,叫打发媳妇先回京。”初瑜柔声回道。

李氏扫了眼初瑜的肚子,不无惋惜地叹了口气。道:“折腾一趟,才待了两个月。”

初瑜迟疑了一下。说了自己有身孕之事。

这两日来,她也一直后怕。这般赶路,若是有了闪失。她也没脸见婆婆与丈夫交代。毕竟,孕期前三个月,多要静养的。

李氏听了这个好消息,却顾不得责怪媳妇粗心。已经是带了几分激动。道:“有了。真有了祖宗保佑。我这就去告诉老爷,

走到门口,她才止住脚步,看着初瑜道:“你才回来,定也乏了,快回去歇着。”说着,又道:“看我毛毛躁躁的,这样的喜事,当咱们一块儿去告诉老爷才是。”

初瑜道:“媳妇不累,昨儿在城外已经歇了。还是先去芍院给外祖母请了安,再回去。”

李氏见她并无异处,点点头,道:“我同你一块去,也叫你外祖母欢喜欢喜。”

芍院中,高太君正在捡佛豆。

听说外孙媳妇回来,还有了身孕,她倒是没有说什么扫兴的话,只留初瑜说了两句话,就打发她早点回去歇着。

初瑜没看到香玉,有些不放心。随口问了一句。她记得清楚,丈夫对李家这位表侄女防范甚严,生怕她同自家男孩玩儿在一处。

听说在张嬷嬷处学针线。初瑜才安心,别了两位长辈,回梧桐苑了

塞外,西拉诺海。圣驾行在。

今日。几位蒙古王公来朝,驻地一片热闹。

要赐宴,还要安排各种赏赐,十六阿哥带着内务府众人与理藩院的司官,忙成一团。

曹颙眼下,算不得清闲,但是日子也不算好过。

原因无他,只因为四阿哥前些日子无意看见曹颙读农政全书,就跃跃欲试地当起老师来,全然不顾曹颙是否乐意接受。

用他的话来说,曹颙能晓得自己的短处,没有“不懂装懂”是个行事稳当的。

但是书是死的,有些经验,不是从书本上能获知的。

曹颙心里郁闷无比,面上还得欣然接受。满足了四阿哥“好为人师”的欲望。

自此,曹颙除了跟户部司官整理公文,或者在御前轮值回事儿,其他时间就被四阿哥叫到跟前。

曹颙开始还觉得难熬,毕竟自己不是小孩子了,面对的又是不芶言笑的四阿哥,要是待着好受,才是有毛病。

不过。随着四阿哥深入浅出的道理,结合朝廷近十年对农政上的举措。还有各地农桑情形的总结,让曹颙更加全面地了结了大清农业的分布与发展。

曹颙心中,从最初的无奈,剩下的就是钦佩。

其中。四阿哥重点提了国家农业赋税与地方钱积欠的弊端:“丁额无定,丁银难征,“摊丁入亩。已经势在必行”

自打康熙五十年康熙下了“盛世添丁,永不加赋”的恩旨,废除了康熙五十一年以后出生的丁税,这“摊丁入亩”就屡屡被提到台前。

但是土地兼并厉害。多集中在士伸手中。而他们的顶端,就是官员与宗室权贵,对这条政策的反对声,甚为强烈。

闹得最后,最先试行的省份,都不了了之。连康熙也不得不下旨安抚,刮斥地方督抚。安抚士仲阶层”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九百一十四章 会亲上

听着这些国家大事,心潮也是澎湃不已。

看来,在户部当差二十年。使得四阿哥收益良多。对于雍正朝的政事。曹颙只听过“摊丁入亩”与“火耗归公”若没有在户部当差这些年的经历,四阿哥也不会做出这些切合时事的政策。

论年龄,四阿哥比曹颙年长十七岁;论辈分,曹颙是他侄女婿,或许还有其他的,所以四阿哥在曹颙面前,尊长架子端得很足。

曹颙眼中,四阿哥不仅是顶头上司,还是下任帝王,这态度自然越发恭谨。

如此一来,四阿哥越发教导的津津有味,曹颙心里也存了不良念头。

要是能混成未来帝王的弟子。那对曹家可是天大的福气。

虽说在四阿哥的“热心”教导下,想这些不地道,但是身在官场,身不由己,不由得曹颙不多想。

这一个教得入戏,一个学的有模有样,看在别人眼中,却不是好事。

先不满的就是三阿哥,他这两年行事“淡然”的紧,但是“目明耳聪”对于御前与诸位兄弟也都盯得紧紧的。

“做戏”三阿哥守着个空棋盘,对坐在对面的十五阿哥抱怨道。

虽说圣驾离开热河行围。但是也没有依照往年似的每日拔营,而是到草场辽阔的地方,就多驻扎几日。等到蒙古各部王公来朝。

三阿哥管着礼部与理藩院。每日招待这些蒙古王公。

今日却是难得清净半天,他就拉十五阿哥到自己帐子里“下棋”说是下棋,不过是兄弟两个寻个说话的由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