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841

分节阅读 84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过,前提是母亲寡居身份,才能离了内宫,随子就府

想到这里,想到康熙这两年药不离口,十六阿哥雀跃的心情,又平复下来这时,就听见有人笑着说道:“愁眉苦脸,这是琢磨什么呢”

十六阿哥抬起头来,就见九阿哥摇着扇子,踱步而来。

九阿哥体态肥硕,这两年越发显得富态。

他早年最不爱离京的,就算点了随扈的差事,也都推掉。这两年跟着出来,多少与他因体胖不耐京城暑热有干系。

“还能愁什么不过是愁银子,逛了几日寺庙,这香火银子也压人。我那点零用钱,还得养家糊口,哪里够使唤”十六阿哥苦笑道。

九阿哥笑着横了他一眼,道“谁不知道,内务府就是个金山。别的不说,一年四季外头庄子的孝敬,就顶几个亲王的俸禄。哥哥又不找你借银子,别跟哥哥哭穷,怪没意思的。”十六阿哥笑了两句,道“九哥是来寻弟弟的”

九阿哥点点头,已经收了脸上的笑,道:“我刚给母妃请安出来,皇阿玛在,打发我来寻你过去。”

十六阿哥见九阿哥神态不对,带了几分小心,道“九哥,皇阿玛传我何事”

“还能有什么,听母妃提了句内库什么的,应是问你内务府的差事吧”九阿哥随之回头,抬头看了看天,说道

“他大爷的,今年真邪门,连热河都的日头都比往年晒人,这才五月初,天就燥热成这样,六、七月还怎么待人”

京城,户部,本堂衙门。

看着陕西大旱的消息,曹颙似乎有些明白十四阿哥“和谈”的无奈。

西北十几万兵马,全赖北方诸省供养,如今从山东到陕西,这旱情遍及半个中国。

北方十年九旱,所以朝廷祈雨是常例。但是往年旱,也不像今年这么邪乎。往年庄稼,不过减产几成,今年却是数省夏麦绝收。

这“绝收”报到朝廷,不过轻飘飘地两个字,但是背后多少家破人亡,多少人流离失所,曹颙有些不敢想。他不是上帝,也不是佛祖,能普渡众生。

心里虽不忍,但是也只是不忍罢了,过后还是想因这大旱灾情,会引起的朝廷动荡。在朝廷财政匮乏的时候,北方大旱,看来西北“和谈”势在必行。避开大的战事,姐夫也不会立下“显功”,也算是好事。

朝廷出动十几万大军,就是将策旺阿拉布坦从拉萨吓走,压根就没有大军对上。策旺阿拉布坦率兵退出西藏,回到老巢伊犁休养。

如今西北大军中军从西宁移驻甘州陕西张掖附近,做足往伊犁进发的姿态。

要是“和谈”成功,好处是朝廷就不用再添西北的大窟窿;带来的恶果也是显而易见,那就是给策旺阿拉布坦修生养具的间隙。等到他缓过气来,朝廷想要剿灭,难度就更大。

从户部出来,曹颙策马往七阿哥府去。明日就是端午,端午节过后,他就要动身往热河。

虽说康熙是给假一个月,但是他也不好假满再动身,毕竟从京城到热河,路上还要耽搁几日。休养半月,七阿哥伤势早已稳定。只是在人前,他还做疲弱态。

就是怕功亏一篑,传出他好了的消息,使得康熙政变主意,叫弘曙不用在回来。曹颙知道他的心事,在人前也是跟弘倬他们似的,满是担忧。

听说女婿明日就往热河去,七阿哥少不得叮嘱几句,不过是要他谨言慎行,行事要越发小心。因为他身在显位,一言一行,都为人瞩目。曹颙一一应了,翁婿两个说了话家常,他才告辞出来。

回到府中,曹颙回梧桐苑更了衣,就同初瑜两个到兰院。明日就要离京,这一去要五、六个月才能回来,还有许多事儿,母子两个要商量。就听到上房里传来唧唧咋咋的声音。“老爷、太太”廊下小丫鬟请了安,挑了帘子请他们夫妻进去。这一进西屋,曹颙就觉得眼花。

孩子们都在,高太君也在,盘腿坐在炕上,手中拿着五彩丝线,给孩子们系“五彩线”。

女孩子妞妞、天慧、香玉,男孩是天佑、恒生、左住、左成、长生与耀辉,拢共是九个。见曹颙夫妇到了,孩子们都起身叫人。平素还觉得李氏的屋子大,现下这一屋子的孩子,却显得挤了。

李氏却不觉得闹,只觉得这才是家族兴旺之相。唯一遗憾的是,自家骨肉有些单薄,要是儿子、媳妇能再给自己添两个孙子,就万事大吉。

等到孩子们都系了五彩线,高太君见他们母子有话说,就先回芍院,孩子却喜自心头。

依照曹颙的意思,想让李氏带着孩子们都往海淀园子避暑,省得京城暑热难耐。

李氏虽苦夏,但走到底是女人家,丈夫在时,以夫为天;丈夫没了,就诸事靠着儿子。

儿子要出京,这满府只剩妇孺,海淀园子虽凉快,却是城外。李氏胆小,不肯轻动。曹颙见她不想去,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这一去,要半年功夫,身边总要有人侍候。下人如何能尽心我的意思,是让媳妇与你同去才好,正好媳妇也歇歇。要是能就此怀上一个孙儿,也是祖宗保佑。只是你们外祖母到京,媳妇不好现下就去。等过些日子,还是让媳妇去热河。府里的家务,都是有规矩的,我盯着也出不了乱子。”李氏对曹颙说道。

“母亲,除了家务,还有孩子们。母亲还要照看长生,也不好太过操劳。”曹颙心里是乐意妻子去热河的,但是想着刚才那一屋子萝卜头,就觉得头大。

李氏摇摇头,道:“我还没老,替你们费心点怕什么你是家里的顶梁柱,这关外又与你犯冲,前些年哪回去不生出事端来要是叫你孤零零地在关外待半年,我逆不放心。还走过些日子叫媳妇去才好,总不能让你一个人过中秋。”

曹颙回头看了妻子一眼,见她面露希翼,心中一暖,对李氏道“如此,就要累母亲操劳了。”

李氏见他点头,笑着对初瑜道:“媳妇这几年也受累了,今年就当松快松快,出去溜达溜达”

次日一早,曹颙早早地就起,早饭过后,便辞别众人,骑马出城。

因婆婆发话,要她月底也动身往热河,初瑜心中少了几分离愁,倒是生出几分期待来。婆婆多年不管家务,这账册钥匙等物,也繁琐得紧。

初瑜又想着是不是早日将孩子们的秋衣制了,就算孩子的秋衣不着急,但是曹颙入冬才能回京,也需要带些新衣过去。于是,她又使人拿了丈夫去年的旧衣服做样子,导人缝制新衣。

这忙了几日,她才静下心来,拿着黄历算日子,寻思丈夫到没到热河,乐夏她们服侍得妥当不妥当什么的

此时,曹颙经过数日奔波之苦,终于到了热河

到别院沐浴更衣后,他就拿了牌子,到避暑山庄外递牌子请见。

这康熙有空没空见,不用管,不过是告诉外头,自己到热河了

京城,曹家,东府。

兆佳氏房里,红梅已经是哭花了脸,半天不肯挪步,哭着的求道“太太,奴婢不嫁,还是让奴婢侍候太太吧”

她老娘见她不像话,使劲地掐她胳膊,生生地捏住,满脸堆笑地对兆佳氏道“太太,这孩子面皮薄,胲呢”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九百零二章 庇佑

曹頫又有将红梅说给贺老六的心思,要是儿子执意,她这当娘的也不好因个丫头与儿子争执。

让她老娘领回去配人,避开贺老六这门亲事,也算保全主仆情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