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 分节阅读 622

分节阅读 6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内务府的册子上。问道。

“皇上早就私下吩咐我。素芯是个老实稳重的姑娘。为媳为女可自专。”曹寅瞥了一眼曹颙道:“换做平常还好。在咱们府里养两年。还能嫁到别人家去就是你媳妇心里不愿意。毕竟是宫里出来的人。也说不的什么。偏生媳妇为你所累。险些送了性命。再生事端。怕是七阿哥那边也要生怨。既不能为儿媳。做侄媳也好。你膝下虽有两儿。但只有长生这点血脉。等过几年你到而立之年。是媳妇再无所出。你也要想着血脉延续之事。京里人家。兴旺发的。多是子弟众多的人家;血脉稀少的。经不起变故。多少家族就此陨落。”

听曹寅教训起这个曹颙忙岔开道:“对。父亲大人怎么听说赫奕还罢了尚书衔儿”

曹寅白日已经听说赫奕之事。现下提及亦是颇为唏嘘。赫奕不仅革了内务府总管。还有工部尚书。连之前恩诏所的萌生。亦著革退。

丢了自己的顶戴花翎不算。连儿子的前程也一并断送。被皇上厌弃至此。想要复职谈何容易

“赫奕虽有些求名。但是比起其他人来。操守还算好。”曹寅叹了口气。说道。

关于赫奕被罢职。曹颙原没想别的。

既然有胆子模糊康熙。就要有所觉悟。也不算是冤枉。更不要说。两人同衙为官。曹颙这边对赫奕还没什么。赫奕却总是提防的紧。好像曹颙时时刻刻都会想设计他一把。为父报仇似的。

他也不想想。若是真如此。曹颙就不用干别的了。整日里盯着御史衙门那些御史的了。毕竟这些年。因事小情。弹过他们父子的御史也不是一个两个。

御史是什么都察是什么真是监察百官。肃清吏治的这才是空口白牙的大谎话。

都察院就是枪库。那些自诩为“铁骨铮铮”的御史们。就是权贵手中的枪。目标所指。后头都有人提线。要自专。谈何容易。

那些腐儒。鲜少有的百姓疾苦的。就张了一张自以为是的嘴。惯会的就是笔头功夫与斗口。

赫奕是从都察院出来的。酸腐与清高已经入骨。就爱个名儿。曹颙哪里会同他计较。

就父亲如此肯定赫奕。曹颙颇为意外。

当年赫奕弹劾曹寅修江宁园子时贪墨。闹的沸沸扬扬。因这个曹寅还专程上了请罪折子。也因这个缘故。京城官场将曹寅贪墨之事说有鼻子有眼。

曹寅进京后。同赫奕也是疏离的很。并不因儿子在内务府当差。就同赫奕亲近。

曹颙不禁感叹。父亲的毫无私心的“为国分忧”。不知该无语。还是佩服。

他心里有心矛盾。许是受到的教育不同。他真的无法理解三百年前士大夫的忠君爱国之心。

他也是想要为这个国家有所贡献。却不是为了康熙。不是为了大清朝。而且为了中国人避能开鸦片这个恶魔。不必背负“东亚病夫”的耻辱。

只是。这烟片至今尚未流传开来。现在提这个。委实太早了些。

“父亲希望儿子有何作为”曹颙忍不住开口问道。

曹寅见儿子这般发问。不禁一怔。看了他半晌。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父萌家族余荫。前半辈子过的太容易。养成自以为是的毛病。儿你强过为父许多。未来成就必定是为父仰不及。”

“父亲。儿子不敢当夸”曹颙没想到父亲会夸自己。闹的有些不好意思。他并不是想听这些。而是希望父亲能给自指引一个方向。的他老觉的犯迷。

曹寅慈爱的看着长子。有一句却是没有说出来。

龙生龙凤生凤。儿子骨子里。也有些自以为是。倔强的很

京城。安定门内。雍亲王府。

前几日来了旨意。传召四阿哥去热河随扈。因明就要起行。衙门里还有差事需要料理。所以四阿哥天黑才回。

四福晋这边。已经将随行人选行李都预备妥当。

见丈夫面带疲色。福晋服侍他更衣。随即亲手捧盏。道:“爷。妾身叫人熬了燕窝。爷喝一碗吧。这半月。爷有些清减。只是如今天正燥热。也不敢用参。”

四阿哥接过。低头用了两口。想起一事。抬头道:“年氏那边预备如何了”

“妾身晚饭前使人问过。已经收拾妥当了。只”说到这里。四福晋顿了顿。道:“是这几年。但凡爷往热河。多是年氏跟着。李氏那边。心里怕是不舒坦”

四阿哥听了。不由皱眉。

“爷。要不然。让李氏同年氏随爷同去。妾身留在看家吧”四福晋犹豫了一下。问道。

四阿哥摇头。道:“不可。这次奉旨去热河避暑。说不定还要请圣驾游园。少不的福晋。李氏那边。你想个法子安抚吧”

曹家。葵院。上房。

看着坐在炕上的长生。董素芯脸上多了几分柔和。

长生已经八个月。坐会爬了。虽然李氏不在京里。但是也没人敢怠慢这位小祖宗。上下都看护的紧。养的白白胖胖的。

李氏在热河也是思子心切。曾想使人送幼子过去。又担心还是太小。路上出闪失。

紫晶这边。则是隔日就给李氏初瑜写信。禀告府中诸事。也算稍解李氏的惦记。

长生也看着董素芯。大眼睛黑白分明。小嘴咧着。楼出下边的两个门牙。

董素芯伸出手去。了下长生的脸蛋。道:“姐姐。真奇怪啊。我原是最厌烦孩子的。总觉的哭哭闹闹的。惹的人不安生;如今瞅着。却是打心里稀罕。”

女子到了年龄。都会如此。是身已经熟透了。想为人母了。

紫晶心里想着。嘴上却不好说这个。笑着说道:“谁不是如此呢。年纪小时。耐心有限。受不的小孩子哭闹;大了。性子稳重下来了。心也跟着静了。就不觉的烦了”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六百七十三章 人事下

京城,内务府慎刑司衙门。

朝廷邸报下来,董殿邦就被各种“道贺”的声音给围住。他心里虽是欢喜,但是面上并不敢太得意。

内务府的水深着,又是天子家臣,锦上添花的不少,等着落井下石的也大有人在。

董殿邦是慎刑司郎中外,手头上繁杂的差事也不少。

这其中涉及的书目账目多,董殿邦整理了半晌,也才弄完一小半,就见有笔帖式进来回话,道是赫奕赫大人来了。

董殿邦听了,连忙整了整领子袖子,亲自出迎。

赫奕并不是有城府之人,脸上阴沉着,没有半点笑模样。身后跟着两个笔帖式,手中各捧了一个漆木匣子。

董殿邦心里叹了口气,面上仍是恭敬着,执了个下属之礼。

赫奕的神色有些复杂,点了点头,算是回礼,道:“想必董大人也晓得旨意了,本官是给董大人送引信钥匙的。”说着,他转过身,指了指,那两个笔帖式手中木匣,道:“这个是内务府总管印信钥匙,那个是奉宸苑总理大臣印信钥匙,还请董大人收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