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声 > 分节阅读 56

分节阅读 5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越来越觉得自己无法自拔。所以,她决定要出国远走异国他乡。但是,这样的决定,在见了安在涛之后,就隐隐开始动摇。

她舍不得他,舍不得走了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一向自矜自持的她,竟然忍不住要向他投怀送抱了一念及此,孟菊心里就百味杂陈,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儿。

上午九时许,刘彦换上了一件紫色的防寒服,将乌黑的长发用一个棕红色的发夹束了起来,又围上了一条雪白色的围巾,出门打车直奔国家新闻通讯社的办公大楼,她要去领取一个奖项,跟安在涛一样,她也获得了98年度的公共新闻传播奖二等奖。

一向骄傲的刘彦,对于获奖并没有太大的意外,她认为自己获奖是实至名归,只是她同时又有些气不过。对于同样获奖的安在涛她心里很不以为然,他算什么进入媒体不过半年,不过是地方小报的一个小记者,机缘巧合之下写了一篇马屁报道,竟然还荣获了国家新闻最高奖项的一等奖,而她也才拿了个二等奖。

在办公大楼外面遇到了安在涛,她虽然心里不以为然,但安在涛毕竟对她有过一次救命之恩。她出身豪门,家教良好,人虽然骄傲但却很有教养,她定了定神,主动向安在涛打了个招呼,“小安记者,你好。”

安在涛回头见是她,也有些意外,便笑了笑,“刘记者,你好。”

刘彦点了点头,“上回蒙你相救,还没有正式地感谢你呢这样吧,今晚我请你吃饭,算是谢过你的救命之恩哩。”

安在涛哑然一笑,“这就不必了,一点小事而已嘛。”

刘彦心里暗笑,你推辞是更好,她不愿意再跟安在涛“纠缠”下去,也不再坚持,匆匆而去。

而经过了一番程序领完证书和奖金,她又匆匆赶去了央视。下午一点多,她要接受央视某新闻栏目的现场采访做嘉宾,话题正是她采写的报道关于张建筑的故事。

她万万没有想到,当她赶到央视进了三楼的演播大厅之后,竟然又看到安在涛也赫然作为嘉宾坐在台上。上身穿着一件黑色的休闲西服,下身一条藏蓝色的裤子,西服里面配着一件紫色的羊毛衫,整个人看上去英挺飘逸。

怎么又遇到了他刘彦简直就有一种无力感和窒息感。

好半天,刘彦站在演播大厅门口跺了跺脚,恨恨地咬了咬牙。真是冤家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大抵就是这种情形了。而刘彦更没有想到的是,在几天之后中央党校开班的青干班培训上,他竟然还是她的同学。

“刘记者,来了,就等你了”一个年轻的女导播赶紧过来招呼刘彦入座。

刘彦定了定神,昂首走了过去。坐在了聚光灯下放着的沙发上,与安在涛一左一右,而中间则是央视的著名美女主持人阿忆。

阿一是中央戏剧学院的高材生,一毕业就进入央视当了一档新闻栏目的主持人,短短几年间声名鹊起,已经成为央视的台柱子之一。

阿一微微一笑,先面对镜头说了一番简短的开场白之后,才将妩媚的脸庞转向两位嘉宾,朗声道,“观众朋友们,走入我们现场演播室的是两位知名记者,一个是经济日报的记者刘彦小姐,一个是滨海晨报的首席记者安在涛先生”

刘彦面对镜头优雅地道,“观众朋友好,主持人好。”

而安在涛则只是微微一笑,面对镜头点了点头。

“观众朋友,今天我们讨论的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大家都知道,前不久,滨海如何让英雄流血不流泪现在让我们来听听两位嘉宾的见解刘彦小姐,你是第一个采访张建筑的新闻记者,请问你在采访的过程有什么感受”

阿一向刘彦点头示意。

刘彦稍稍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子,娇俏的脸上变得有些凝重,“这又是一个让人不忍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情,被媒体报道后,张建筑的遭遇在社会各界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都在反思一个问题:英雄救人,谁救英雄张建筑在病重之时,曾经求助过有关部门,但不知何原因,求助信均石沉大海;而被张建筑救出的人中,没有一个人去关心张建筑的困难,已让人心寒,可更有人反不承认是被张建筑所救,并胡说救人者是为了得奖金,简直是天良丧尽我以我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就这样张建筑在冷漠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跟她的报道一样,刘彦的话锋直指滨海市的有关部门,谴责有关部门的麻木不仁。这虽然不能说是错的,但却实在是有些激进了。

阿一笑着向安在涛道,“请问安记者,你是滨海晨报记者,想来对当地情况比较了解,请问你对这一事件有何看法”

安在涛点了点头,嘴角浮起一丝淡定的笑容,他瞥了一眼旁边嘴角上翘骄傲如公主一般的刘彦,“近日,农民张建筑之死经广泛报道成为舆论关注焦点。这位滨海南部山区的农民勇救21条生命,因此染病之后却无人救助。他不得不离开医院,病死家中。我注意到许多媒体对该事件的评论,要么是对善者获恶报以及人情冷漠的道德批判,要么痛心于英雄流血又流泪救助机制缺失像刘彦刘记者所言的,大家多在悲愤于一个英雄的死,悲愤于我救19命,而无人救我命的残酷遭遇张建筑是一个救人英雄,英雄不该在无人救助中死去云云,其实我并不这么看。”

刘彦皱了皱眉,插话道,“安记者的意思是说,张建筑不是一个救人英雄了如果救了21条生命的人还不能称之为英雄,谁才能配上英雄的称号”

安在涛淡淡一笑,“我认为,张建筑之死不是一个英雄之死,而首先是一个人之死。请问刘记者,假如张建筑没有救人,没有救人的壮举,那么,他就该因为患病无钱医治而悲惨死去吗”

“所以,我认为张建筑的悲剧体现了:一个贫困农民因为无力负担沉重的医疗费用而死。他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个英雄。他所奢望的,不过是免于死亡的恐惧,而不是我们在事后喋喋不休地给予其高规格的英雄荣誉”

安在涛款款而谈,他虽然没有直接针对刘彦的观点,但话里话外却对刘彦的观点展开了反驳。更对她后来连续发表后续报道,追问什么英雄之死的尖酸刻薄进行了某种嘲讽。

刘彦哪里还能听不出来。她的脸色顿时有些阴沉下来,但阿一显然对安在涛的观点更加认同,这又让她感觉非常不忿,放在膝盖上的双手紧紧的交叉握紧了起来。

阿一笑了笑,“安记者说得太好了观众朋友们,是的,张建筑首先是一个贫困的农民,其次才是一个救人的见义勇为者”

刘彦紧咬牙关,插话道,“主持人,我保留意见张建筑首先是一个英雄,其次才是一个农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