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声 > 分节阅读 55

分节阅读 5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看见,绝对会惊掉诸多眼球。

李大年叹息一声,递过一张面巾纸去,“首长,你的意思是”

老者点了点头,“你心里明白就好,凡事你看着办,如果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亲自打电话。”

老者抹干眼泪,奋力地挥了挥手,瞬间又恢复了那驾驭一切的威势神情。

宋亮和安在涛几人回到滨海,受到了滨海市委市政府的高规格欢迎。党群书记刘克奉命代表市委在假日山庄为几人举行了接风庆功宴,对他们这一次的进京舆论宣传行动大加褒奖。而酒宴到了后半段,杜庚甚至亲自赶来,对宋亮和安在涛大加赞许,还送了一支产自美国的钢笔送给了安在涛。

虽然只是一支钢笔,但这却是市委书记亲自送的,这就成了某种象征,某种带有隐喻色彩的身份标签。就连安在涛都没有想到,在这命运已经完全逆转改变的今生,这支钢笔的到来竟然成为他正式踏足官场的一张通行证。

此刻,他还不知道,就在看完安在涛此番发表在中央报纸上的“引导正名性报道”之后,杜庚就再次生出了让安在涛进入市委办给自己担任秘书的心思,而且,马上就跟夏天农通了气,已经进入了幕后操作阶段。

夏天农当然很是兴奋。他的女婿担任市委书记的秘书,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了。起码向外界表明,夏家已经跟杜庚牢牢地栓在了一根绳索上。当然,夏天农也清楚,杜庚之所以这样看重安在涛,不仅仅是欣赏他的才华,此外还有省委组织部的陈近南的影响力辐射使然。

前不久,省里已经传出消息了,过了年,在99年初的爽死过后,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先章退居二线,由陈近南接替已成定局。

第二卷名记 第103章不是冤家不聚头八

酒宴完毕,华灯初上。

已经是11月初,初冬的寒冷海风吹打在人的脸上犹如刀割。夏天农的车竟然等候在了假日山庄之外,等领导们都散去,才慢慢开了过来,将安在涛接了上来直接去了夏家。

夏晓雪笑嘻嘻地打开门,把安在涛迎了进去。夏天农两口子坐在沙发上正襟危坐,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安在涛讶然扫了夏晓雪一眼,笑道,“爸爸,妈妈,你们找我有什么急事吗”

“你先坐下,老石你去泡杯茶来,我跟小涛说几句话。”夏天农笑了笑道。石青温和地看着安在涛,投过赞许的一瞥来,这才起身去泡茶。从对自己冷嘲热讽的副市长夫人,到现在殷勤接待主动为自己泡茶的丈母娘,安在涛暗暗为自己在夏家待遇的变化而感慨。

原本,在安在涛的计划中,他准备用2年的时间跟夏家两口子打一场持久战,但结果却不到半年,不仅让他们同意还成功与晓雪订婚。他明白,除了他跟晓雪的坚持之外,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之外,这里面定然也有很多偶然与必然的因素在内。

“小涛,我来问你,如果让你去市委办给杜书记干秘书,你愿不愿意”夏天农低低问道。

安在涛讶然一声,“秘书杜书记的秘书”

他虽然早就有着跨入真正官场的打算,但是给滨海市的一把手干秘书,他还真没有想过。他只是打算着,在滨海锻炼上两年,积累一些资历和业绩,然后通过夏天农的关系进入滨海市委宣传部当上几年的机关干部,然后下放到下属区县干个宣传部长、组织部长什么的。而给杜庚干秘书安在涛不禁有些犹疑。

“你的表现让杜书记很是赞赏,他非常欣赏你的文笔和稳重的作风,前两天跟我通过气,说是想要让你去给他当秘书当然了,我们还是要征求你的意见的。”夏天农眉眼间的喜色根本就遮掩不住,“这样,无论是对你还是对你,都有着莫大的好处只要你在杜书记身边磨练上几年,将来前程似锦哟。”

安在涛沉吟了一下,抬头来望着夏天农,也没有客套直接就问了一句,“爸爸,其实我做什么并不重要,我去市委办对爸爸很重要吗”

夏天农老脸微微一红,他当然是有私心。石青泡了茶过来,坐在了安在涛身边,柔声道,“小涛呀,你是我们的女婿,有你在杜书记身边工作,你爸爸的工作也好开展嘛,再说了”

安在涛笑了笑,他焉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只不过,他需要弄清楚的是,是杜庚主动提出要他还是夏天农暗中活动的结果,如今已经有了答案,他当然也随之立即做出了决定。

他笑了笑,“我没意见只是,爸爸,我去杜书记身边,会不会让人说闲话呢”

夏天农一怔,继而摆了摆手,“如果你没有如今的知名度,你去杜书记身边,还真会有人说三道四,但是你现在是鼎鼎大名的滨海名记,声名远播的笔杆子,让市领导看中要是很正常的事情。”

回到滨海晨报上班,没几天,安在涛即将被市委提名去中央党校参加青年干部培训班的消息就在报社传了开去。

中央党校的每年一期的青干班,几乎是基层干部的摇篮,凡是能参加这个培训班的学员,无一不是各地政府培养的后备干部。只不过,青干班的学员往年一般都是从基层政府里选拔,市委提名一个报社的首席记者去参训,这还是破天荒地第一遭。

安在涛要进机关当官了这样的消息哪里还能遮掩住,一时间成为滨海晨报的热门话题。其实,晨报人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心里早就心知肚明,这样一个后台极硬的市领导女婿,又才华横溢,还是在大学里就入党的优秀名牌大学毕业生,这样一个条件综合起来,安在涛的“出走”其实并不那么令人惊讶。

滨海晨报领导班子里,唯一感到可惜的是黄泽名。黄泽名非常看重安在涛的才气和沉稳有度的工作作风,有才气、有冲劲、有韧性和责任感,这是作为媒体人最完美的品质。他在潜意识里将安在涛当成自己的接替人一样来进行培养,本来想过上两年就让安在涛主持新闻部,再熬上几年的资历,就让他进班子,好为将来接自己的班做准备。

可惜了。黄泽名叹了口气,望着安在涛,“小安,说心里话,我还真是不想放你走。你能不能再考虑一下,做媒体也一样能出人头地”

安在涛微微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他的沉默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黄泽名摇了摇头,又摆了摆手,“既然你心不在媒体,我也留不住你,去吧,希望你将来前途无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