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孤臣孽子 > 分节阅读 75

分节阅读 7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

五月二日,明军第二梯队6000人在黄安等将领的率领下,乘船20艘抵达台湾。明军的兵力得到加强,供给得到补充后,从五月五日开始,在所有通向城堡的街道上都筑起防栅,并挖了一条很宽的壕沟,围困荷军。朱成功又三次写信劝揆一投降。揆一仍幻想巴达维亚会派兵增援,拒绝投降。

五月二十八日,荷兰殖民当局得到荷军在赤嵌城战败和台湾城被围的消息后,匆忙拼凑了700名士兵、10艘军舰,由雅科布考乌率领,经过38天航行,于七月十八日到达台湾海面。他们见明军战船阵容雄壮,踌躇不前,加之风浪很大,在海上停留了将近一个月之后,才有5艘战船在台湾城附近海面碇泊。其中“厄克”号触礁沉没,船上士兵被明军俘虏。朱成功从俘虏口中得知荷兰援军兵力情况后,加紧进行围城和打援部署。

七月二十一日,驻台湾荷军当局决定:用增援的舰船和士兵,把明军逐出台湾城市区,并击毁停泊在赤嵌城附近航道上的明军船只,以摆脱被围困境。荷军分水、陆两路向明军发起进攻。海上,荷舰企图迂回明军侧后,焚烧船只,反被明军包围。

武大水的水军隐蔽岸边,当敌舰闯入埋伏圈后,立即万炮齐发。经过一小时激战,击毁荷舰两艘,俘获小艇三艘,使荷兰援军损失了一个艇长,一个尉官,一个护旗军曹和128名士兵,另有一些人负伤。荷军其余舰船逃往巴达维亚。陆上,荷军的进攻同样遭到失败。此后,荷军再也不敢轻易与明军交战收复赤嵌城后,朱成功的大军开进大员市区。揆一在决定撤出大员市区的同时,下令上尉哈豪维尔拆除装在市区的4座大炮,把市区的所有荷兰人迁往热兰遮城中,同时烧毁工厂、作坊、货栈、粮仓,给中国军队留下一座废墟。殖民者还在进行着最后的狗延残喘。

面对殖民者的暴行,朱成功率军突袭哈豪维尔的营地,断荷兰人的退路。荷兰方面在中国军队的进攻之下,数百名荷军和奴仆被杀被伤,哈豪维尔带着残余军队,杀开一条血路逃入热兰遮城,放火焚城计划失败,明军在民众的欢迎之中,进入大员城。

台湾作战胜利之时,也迎来了从厦门赶来的后续部队,两军会师,明军信心大增,民众欢欣鼓舞。

胜利在望的朱成功开始实施长期固守计划,在占领区设立行政管理系统。最高行政机构为承天府,后改为台湾府,府治设在赤嵌楼;分为东安、西安、宋南、镇北四坊;由杨朝栋为承天府府尹。北路天兴县,南至新港溪,北至鸡笼,县治设在大目降和新港之间今新市乡,由庄文烈为知县。南路为万年县,县治设于二赞行今台南县仁德乡二行村,由祝敬任知县。这是中国人在岛上设立的第一套行政管理机构。

同时,朱成功出于长远考虑,同时出于解决粮草供应和长期包围热兰遮城、把台湾建成军事基地的需要,决定实施“寓兵于农计划”。除了包围热兰遮城的部队外,其余军队奔赴大员南北进行屯垦;同时,也从闽粤沿海地区招募移民,开发土地。朱成功的军事屯垦和移民政策,形成新一波的开发热潮。

荷兰殖民当局在重兵包围下极不稳定,内部并没有忘记争权夺利。此时巴达维亚总裁莫斯契尔听信前台湾舰队指挥官韦德拉恩、前台湾总督费尔堡和卡萨的情报,认为揆一谎报军情,管理不善,任命检察官赫尔曼克林科接替揆一出任台湾总督。克林科踌躇满志带着两条战舰上任时,见到的是台江四周和大员附近都是中国军队的旗帜,热兰遮城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如此接任岂不是接替揆一充当替死鬼吗吓得他根本没有上岸,就绕道日本回巴达维亚去了。投降在即,克林科当然不会充当替死鬼。

揆一终于等到增援部队。8月中旬,东印度公司总裁莫斯契尔根据台江5月海战中逃走、在海上飘泊50余天才回巴达维亚的“玛利亚”号提供的消息,确知台湾已有中国军队登陆,所以立即派出援兵。派出的增援舰队到达台江外海。舰队由“库克肯号”、“克登霍夫号”等12艘战舰、725名士兵组成,雅科布考乌任指挥官,副指挥官是当年镇压郭怀起义、屠杀中国人的刽子手君士坦丁诺贝尔。这批侵略者赶来台湾,根本没有把只有木帆船的中国军队放在眼里。

但荷军出师不利,刚到台江外海不久,遇到风暴,“约克号”当场沉没,其余舰只开往澎湖避风。过了约50余天,这支舰队在抢光了澎湖岛上民众仅有的粮食、家禽、家畜后回到大员,登岸进入热兰遮城。两军会师,准备与明军决一死战。休整多日后,9月16日,揆一和考乌决定兵分三路向中国军队进攻,希望一举打退明军防线。

北路军由军舰“库克肯号”率领两艘战舰,直扑鹿耳屿、北线尾,朱成功部将左虎卫镇陈冲迎战。结果“库克肯号”被烧毁,另外两艘战舰被击伤向澎湖方向逃窜。后被澎湖守将陈璋、洪暄擒获,成为明军的战利品。

台江江面上的战斗也是如此。攻打台江江面上明军水师的是“克登霍夫号”战舰领头的7艘战舰。迎战的朱成功部将陈泽把自己的指挥船作为诱饵,驶向浅水区。吨位远大于明军水师船只的“克登霍夫号”求胜心切,不知是计,紧追不放,结果搁浅,被陈泽的副手宣毅前镇副将林进坤身带炸药包攀登上舰将其炸毁。另外3艘当场投降,又成为明军的战利品。

第三路是大员城。荷兰1艘战舰冲进一鲲鯓附近的海面,与热兰遮城中的荷兰守军合击进攻大员市区,也被包围热兰遮城的明军所打垮。

等待多日,一直在寻找歼敌战机的明军收获甚丰,击沉荷兰两艘大型指挥舰及另外几艘战舰,缴获3艘战舰和俘虏舰长1人、士兵100多人;击毙荷兰舰长1人、尉官两人和士兵128人。收获之大,超过登岛初期的作战。

三路出击失利,荷兰殖民当局的败局已定,再无进攻的实力,内部也开始分裂。12月间,考乌借与福建清军联合攻取厦门为名,率领舰队离去,不久带着两艘逃回巴达维亚,增援行动全部失败。

张之瑜和朱成功耐心地收获胜利的同时,也加紧购买犀利的火药枪和火炮,并寻求会制造火药和火枪火炮的技师,可惜先进技术是买不来的,人家根本不会卖。说破大天,澳门的狡猾的商人们都会拒绝这个要求,所以说要强国只有靠自力更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