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孤臣孽子 > 分节阅读 74

分节阅读 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礼部员外郎、阮鉴为兵部员外郎,给银符,往使流求,这是元朝当局经营流求的开始。

第二年,他们从汀路尾澳起航,船行不久,望见一个低而长的,杨祥以为已到流求,率众船停靠岛边,命令刘闰带领200余人分乘11艘小船上岸。岛上的人听不懂他们的话,引起争执,元军被杀3人,不得不撤到船上,继续航行,抵达澎湖。

第二天,因吴志斗失踪,只好返航,招渝流求的任务没有完成。

过了5年,成宗元贞三年1297年,元朝政府改福建省为福建平海等处行中书省,并由福州“徒治泉州,以图流求”。同年九月,福建平章政事高兴派省都镇抚张浩、福州新军万户张进二人率军再次赴流求招谕。

这七八年是元朝积极经营台湾的时期。大约就在这个时期,为了便于对流求的管理,在1292―1294年元政府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隶属于晋江县、巡检职位很低,只有九品,主要负责巡逻和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澎湖巡检司的出现,说明元朝政府已经在这个地区设置了行政管理机构。

宋元两朝在澎湖、台湾的设官建治,说明早在12―13世纪,台湾就已经归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了。

到了明代,由于倭寇出没,台澎地处海隅,明政府遂采取坚壁清野政策,1384年因为实施封海政策,予以废除。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明朝复设澎湖寨巡检司。此官署直至1622年,荷兰占领澎湖为止。

明代澎湖巡检司的辖区,扩大到台湾本岛。

嘉靖四十二年,海上武装集团头目林道乾盘踞台湾时,明将俞大猷即派兵到鹿耳门巡哨;万历三十年1602年,明将沈有容率部入台清剿倭寇巢穴;明末天启年间1622-1625年,朝廷派兵驱逐入侵澎湖的荷兰殖民者。

所以说澎湖自古以来就是台湾锁钥。

张之瑜来到澎湖附近海面,就被一些打着明朝旗号的船只发现,因为商船比兵船慢,所以就没有逃跑。

张之瑜已经判断这是国姓爷朱成功的队伍,所以亮出联络旗号,要求见朱成功。朱成功的军纪其实并不好,历史上多有恶名,但张之瑜孤身上前,在船上抓起帆绳一荡,在主桅上一蹬,凌空跃出七丈远,飘落在朱成功船队的船上,朱成功的队伍哗然,不敢小觑,引领着张之瑜来见朱成功。

朱成功正在郁闷,自从南京失败之后,他就十分自责,内心一直在煎熬,觉得愧对牺牲的将士。

屡败屡战郁闷,请假

对不起大家

屡败屡战九十六章联手雪耻

反攻南京开始原本是非常好的局面,南京附近的大小城市望风归降,朱成功眼见就要进南京城立下万世功业,一念之差,在城下耽搁了几十天,就落到兵败如山倒的地步。

这是朱成功一生的遗憾,因为这次失败,不仅朱成功的主力部队铁人军几乎全军覆没,而且船只丢掉一半,张煌言的部队更是损失惨重,无力再战,东南沿海一下由南明的天下变成满清的控制之中,富庶的江南地带变成满清的战略资源,而朱成功也就断了一条海商财路,部队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金门厦门两个小岛,远远不能供给几万兵的吃喝给养,而背水一战,成为朱成功唯一的选择。这次出海,带的粮草本来就不多可是前几天出发去台湾,被逆风吹了回来,全军。士气大降。

朱成功正在发愁,下面来报:一艘商船据称榆园军的部下,来人功夫了得,要求面见郡王。

下面的人可能不清楚,朱成功最清楚榆园军的实力,现在他带领的船队中,就有百多艘船是榆园军支援过来的,朱成功这人有点小心眼,他想不通这榆园军为什么这么大方,这百十艘船,足以横行黄渤海,这实在是难以猜度的事情。

对待带队的武大水,孟家成,朱成功倒是十分慷慨,正是用人之际,而且自己新败,士气不振,而看武大水和孟家成的船队,虽然水性不咋地,可是一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武大水和孟家成也非常认真地服从朱成功指挥,执行命令绝不打折扣,这使朱成功更感慨是谁组建锻造了这支船队。最令人惊奇的是这支船队虽然没出过远海,可是居然会克制晕船的心法,这令朱成功不得不佩服从未见过面的张七。

武大水和孟家成也在大帐之中,看到走进来的是张七,这两个人不假思索地向前几步抱拳敬礼,虽然在朱成功队伍中平常都是跪礼,可是朱成功酸溜溜地发现,武大水和孟家成的抱拳礼行得如此庄重,如此诚恳,看着两个人热切地望着张之瑜的目光,朱成功就猜到来的一定是张七大头领了。

朱成功赶紧起身,紧走几步,超越了武大水和孟家成,拉住了张之瑜的手:“你一定是张大当家吧,久闻大名,未能谋面,别来无恙”

张之瑜也仔细端详久闻大名的海上青龙郑森,朱成功,朱成功,心中感慨,这南京一败,现在朱成功仍面带忧郁,这是个血性男儿,值得自己倾力帮助。

张之瑜也不隐藏身份,坦然承认自己就是张七,两人进大帐说话。

朱成功坦率地告诉张之瑜,现在他带领的三万人已经进退维谷,前面是红毛盘踞的坚城,后面是大海茫茫,自己粮草将要断绝,自己一生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险恶的危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