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孤臣孽子 > 分节阅读 11

分节阅读 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只,身上有十多处伤痕,壮烈殉城,全家族一百八十九口丁壮全部战死,高梦尾和高梦箕的母亲在家中听到城破的消息,就知道族内男丁伤亡殆尽,自己吞金后悬梁自尽,一门壮烈,令满清胆寒,从那以后的第二第三次满清破关掳掠,皆绕献县而走。

满清破北京后,高家怕被满清报复,所以奶妈带着十岁的高万山和八岁的弟弟高万岭离开老家到天津投奔一个舅父,可是其舅父因为被盗,贼盗把别人托其买货的货款盗走,他舅父无力还债,只得把房子家产变卖,一家人迁到乌鲁木齐去帮别人看店,无力抚养他们;乳母也无计可施,在天津找了一个穷苦人嫁了,可是不久此人又染上瘟疫,死了,那家的人告乳母谋产夺命,结果乳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被卖身为奴;苦命的哥俩在走投无路之下,只能在街头乞讨为生。

在街头乞讨可是很危险的,到处有狗,千万不能被狗咬了,病人家的饭不能去讨,万一染上病没钱治,没地方睡,连老鼠野猫都欺负你,蚊子,跳蚤,虱子,臭虫满身都是,衣服没法洗没办法,一身的臭味,水是脏的,饭是馊的,还要小心淋雨,下雪,小心冻伤,不能晒得中暑,两年的乞讨,兄弟两个见惯了生离死别,受尽了苦辣辛酸,在伤病中孤独绝望过,在饥饿中动弹不得无语问苍天过,在佳节别人放鞭炮兄弟俩抱着对方痛哭流涕过。

高万山是哥哥,经常是他照顾弟弟,所以看起来比较憨厚,说话少,但是勤快,眼睛里有活,有时碰到办喜事的,就去帮忙扫地烧火劈柴什么的干点粗活,也能混些饭吃,弟弟万岭,岁数小,但是心眼灵活,善于装可怜,经常跪在街上一哭,过路的大婶大姐就忍不住同情的泪水,慷慨施舍些东西,就这样两个人相依为命,过了两年。

见到王余佑,哥俩也是他乡遇故知,欣喜非常,终于摆脱乞讨的日子了,王余佑找了个地方给哥两个买了身新衣服,洗了澡,饱饱地吃了一顿饭,哥两个精神焕发,王余佑问他们,你们还有什么要求哥哥万山说想念书,王余佑问他为什么,他说念了书就不会挨欺负,受穷受气,王余佑问他知道不知道他爸爸是怎么死的,他们说不清楚,王余佑告诉他们,他们的父亲是大英雄,他爸爸的壮烈才保全了乡亲们不受劫掠屠戮,你们只有念了书,才把高梦尾的精神传扬开来,继承下去,又问弟弟万岭有什么要求,十岁的万岭眼里含泪地说:我想回家,王余佑默然无语,不能让英雄后代受到委屈,他此生不能复国,只要文化还在,精神还在,复国还有后来人,但是英雄的苗裔断了,就再也不能找回了。他告诉两个孩子,我们现在就回家

然后带他们两个回新城县老家,在路上,王余佑也不甘旅途寂寞,继续打听南明的消息,这才知道南明的隆武帝又被清军俘虏杀死了。

隆武帝叫朱聿键,万历三十年1602,朱聿键在唐王府中呱呱坠地,本该是含高着银汤匙捧着金饭碗出生的他却一开始就受尽冷遇。他的爷爷,老唐王并不喜欢自己的长子即朱聿键之父,而是准备让小儿子继承王位,在一些人的挑唆下,把长子囚禁于王府内院中,朱聿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生的。所幸的是曾祖母魏氏却对这个玄孙儿格外喜欢,呵护有加。可惜好景不长,朱聿键12岁时曾祖母去世,老唐王不知何故,恨屋及乌连带这个孙儿也看不顺眼,干脆把朱聿键父子都关到一起。直接给判了无期徒刑。这一关就是十六年。囚禁生活中无事可做,只有在青灯古佛下日夜苦读。朱聿键也从懵懂少年变成了一个中年人,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在这样的困境中磨炼了心志,丢掉了高高在上的孤傲。唐王日后的为人行事,却无不带上监狱锻炼影响:简约勤政,不好女色,看来把当大官的都先放到监狱里锻炼一下还是有好处的。

祸不单行昨夜行,老唐王的爱子,朱聿键的叔父继位心切,竟然暗下杀手毒死了朱聿键的老爹。朱聿键的身世之悲,境遇之惨,在众藩王中恐怕无逾于此。所幸苍天好像终于开眼:“赖有司之持公,天启心于祖考念,请于烈庙,奉敕准封。”也许事情闹得太不像话,就连王府监护官员也看不下去,纷纷施加影响,老唐王据说良心发现,更有可能是迫于压力,终于向中央政府正式提请立聿键为王储并获得批准。没过多久,老唐王就满心郁闷的病死了。朱聿键三年守孝期满,正式袭封,又经过四年的筹划待机,一举击杀作为自己杀父大仇人的叔父。唐王如何报仇的细节已经不得而知,当听到这里,王余佑眼前就浮现起东晋大英雄桓温为报父仇,趁仇家举丧之时身怀利刃混入其中,砍瓜切菜般手刃仇敌的惨烈场面。唐王之仇本可以通过正式的司法途径提起诉讼,但恐怕就连这位龙子龙孙也对当时混乱局势下的司法公正不抱信心,故而甘冒废藩之险,亲手偿还血仇。他刚毅勇烈,敢做敢为的性格可见一斑。

大仇得报后,唐王心中二十几年的郁气才得以发抒,此时,明王朝的形势已岌岌可危。东线与满州的对峙已是苦苦支撑,西线与起义军的较量又是连战连败。唐王慨然以国事为己任,顾不上祖训亲郡王不得擅离封地的禁令,招兵买马准备北上勤王。可惜猜疑成性的崇祯对这位一腔热血的愤青并不领情,半路上就派人把他赶了回去。接着新帐老账一起算,责备唐王擅杀叔父,擅离封地,无法无天,下令废为唐庶人,囚禁于凤阳高墙之中。所谓凤阳高墙,就是明朝囚禁宗室罪人的所在,唐王自十二岁被囚于家中,好不易时来运转,三十一岁上做了四年王爷,就又进了大牢。这一关,又是七年。

忠臣们选择的窝囊废弘光帝败亡后,隆武帝才被临危受命,挽狂澜于即倒,担起肩负明朝的责任,可是他已经把宝贵的人生大部分都交给了牢狱之中,性格难免有些某些偏激最突出的就是他在为人行事方面,一生软弱,优柔寡断,书呆子气十足。据说,朱聿键读书相当多,有些决断也是正确的。遗憾的是,他“食书不化”,严重脱离实际,加之未经历练,匆忙登上帝位,不但不能力挽狂澜,挽救明朝灭亡的命运,反而连自己的性命也丢了。史书上曾记载着这样几件小事:当时,南明还有一个小朝廷,是鲁王朱以海在绍兴建立的。一次,朱以海的军队遭到清军的猛烈攻击,只好派使者前来福州向隆武帝求援。因为鲁王在信上称朱聿键为“皇伯叔”,而未称“陛下”,朱聿键龙颜大怒,喝令身边的人把鲁王的信使杀了,还振振有词地认为“时事之可忧,不在清而在鲁”。朱聿键的这种做法,导致两个南明小朝廷水火不容,终于被清军各个击破。隆武的想法无非就是,你叫皇伯叔就是有别的想法,就是不忠于我,不忠于我的人我就不能容忍,就要消灭你,这和崇祯当年以“祖训”囚禁他如出一辙,奈何你读了那么多年书,就不知道那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兴兵救难被以祖训关了这么多年,壮志蹉跎,为何又恼怒别人的一句称呼,令亲着痛仇者快而且兵家最重要是知己知彼,不要看他吹牛冒泡,磕头作揖,忠臣是最靠不住的,当皇帝自己不强,你靠谁你是天下的顶梁柱,你靠哪个没那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靠别人纵当傀儡皇帝可是非常危险滴。

忠臣捧出来的皇帝不都是昏君吗秦二世,隋炀帝,等等等等。

大明孽子第十五章 热血儿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