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贼 > 分节阅读 24

分节阅读 2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和卢植一比却显得不够看。

卢植扶起他,上下打量一番,朗声笑道,声若洪钟:“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到听到子之大名,仆早想见见“射虎灭蝗盖子英”了,今日一见果然不负高名。”

“过奖。”盖俊对于差一点成为他老师的卢植格外尊重,只是心中有一事不吐不快,终是忍不住失礼地问:“君之弟子,可有出类拔萃者”

果然,此话既出马日磾、卢植听了皆是一怔,后者半晌才道:“仆不知子英学问如何,不过从灭蝗策看来,智计绝人,少年才俊无出其右者。仆有一徒名公孙瓒,勇力或与你一比,然其恃勇,不爱读书,未来终究不过一勇夫。”

“莫要轻看了勇夫,勇夫也能纵横燕、赵、齐。”盖俊心道,并静静等着下文,只是半天也不见后续,不由蒙了。

刘备呢

白手起家,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大耳呢

盖俊终究没有听到刘备的名字,也许在卢植眼中未来的蜀国皇帝还只是一个不堪造就之辈吧。

以卢植性格不可能对皇帝近来的举动不闻不问,这不才一回来就上了一封奏章,猛烈抨击鸿都门学,刘宏看得心烦,一脚把他踢到东观去和马日磾,蔡邕等人做伴。这位大汉皇帝是铁了心要捧鸿都门学上位,从里面出来的人或出为刺史、太守,或入为尚书、侍中,更有封侯、赐爵者。何谓一步登天这就是一步登天。需知最优秀的太学生毕业后也不过授予秩几百石的郎官而已。

太学生怒火中烧,近乎绝望,为此引发了一次退学浪潮,逢纪、张紘皆在此列,区别仅仅是前者入袁府而后者归乡。

太学外,洛水畔。

春草碧色,青水绿波,送友洛水,倍感伤怀。

“如大兄这般人才纷纷离开太学,只余下我等鲁钝之辈苟延残喘,岂不悲哉、岂不悲哉”臧洪甩臂怒吼着,仿佛要把一腔悲愤尽数吼出。

“子源切切不可这么说。”张纮笑得极为洒脱,或是解脱

盖俊心情沉重,以一翠绿柳枝付与张紘,言道:“今日一别,自此天各一方,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之意。

张纮避而不答,反赞道:“子英有文武才,日后前途不可限量,愚兄在家乡拭目以待。”说罢与来送有朋一一作别,转身上了马车。

骄阳下,渐行渐远的马车被拉出一道长长影子,众人心中更添了几许离别之愁。

陈嶷紧紧抿着唇,半晌才苦笑道:“我虽有心告归,却终究无大兄这般魄力。”

盖俊轻声安慰道:“公尚,个人有个人的路,强求反而不美。”

一徐州学子茫然问左右:“张君以后会出仕否”

死一般的静,无人为其解答。

“会天下大乱的那天。”盖俊心下默默道。

迎来了卢植,送走了张紘,蔡邕、马日磾整日长吁短叹恨恨不平,就这样盖俊又开始过起了无聊的太学生活。

只是太学变了。

之前太学屡遭宦官打击,学风日衰,但还不乏热血之辈,振臂一呼时有人应,如今之太学宛若一潭死水,即使偶尔掀起一丝涟漪也会很快尽归于无。并不是说太学再无忠直之辈,他们只是选择了沉默,这便是所谓的哀莫大于心死吧。

第四十七章 家人

蔡琬越来越红润的脸冲淡了盖俊对张纮离去的伤感,他能够看出她那颗越来越不安分的心,随着身体逐渐好转,她迫切想要走出深闺、走出蔡府、走出雒阳,但他和蔡邕夫妇未敢轻下决定,张仲景来京时正值双方僵持不下。不得不承认蔡邕行动之迅速,才数月走动,就已为他博得一个孝廉名额。

详查一番,张仲景认为她外出无碍,并说连续服药二载,定可痊愈。

蔡琬喜上加喜,寻一个天高清爽之日,同盖俊乘车出游。

盖胤夫妇尚是首次见到蔡琬,瞧着她玉貌花容,明眸皓齿,肌肤如雪,心里称赞不已。

阿白轻声谓丈夫道:“蔡家女郎真漂亮,身量也高,和小族叔实乃良配,就是清瘦了些。”

盖胤看向蔡琬瘦弱杨柳的细腰,狠狠点头,这么瘦,怕是不好生养孩儿。

蔡琬以前很少外出,即便出来,也是匆匆,自无暇浏览风光,是以自出了蔡府大门,车窗便再也没有放下过。

马车缓缓驶到洛水河边。

日至正中,肆意挥洒暖光,蔡琬举目望去,洛水波光粼粼,流水无声,两岸绿树成荫,芦苇成林,这般秀丽风景,使她陷入如痴如醉之境。

“很美吧我时常和好友来此。”

蔡琬嗅着飘入鼻中的花香,感慨道:“盖郎,我今日方知活着的乐趣。”

“嗯。”

盖胤夫妇及蔡琬带来的奴婢尽皆躲得远远,生怕打扰了他二人。

“听蔡议郎说近来时常有人登门求亲”

蔡琬飞快斜了他一眼,满目风情,盖俊看得一愣,半响才道:“看来我要尽快和蔡议郎提亲才是,免得到手的妻子被别人抢走。”

蔡琬不仅脸,脖颈、耳根都红了,嗔道:“哪有自己去求婚的道理再者盖郎年十七,我十六,此时言婚似早,还是等等”

盖俊笑道:“不早了。”

蔡琬抬出周礼,因为里面有:“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之言。

盖俊反驳道:“孝惠皇帝时,女子年十五以上不嫁可是要交五倍算赋的。”心里嘟囔道:“是当今和谐社会救了你。”

蔡琬辩道:“秦末天下大乱,哀鸿遍野,人死无算,那时国朝方兴,自然提倡早嫁娶。如今时代变迁,人口为国初五倍,人多而地少,实不宜早婚。”

盖俊道:“远者不提,蔡议郎老师,已故胡公夫人就是十五出嫁。”胡公说的是胡广,其为官三十余载,历事安、顺、冲、质、桓,及当今,总计六帝,凡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三公尽矣,又为上公太傅,可谓名副其实的官场不倒翁,老狐狸。其实盖俊倒没有马上娶蔡琬的想法,只是抬杠取乐,作为一个现代人,他远比古人更了解早婚的危害。

蔡琬见他抬出了父亲的师母做例子,恼道:“任你说得天花乱坠,我自不嫁。”

盖俊笑笑默不作声,望向西方,目光深邃得仿佛能穿透两千里距离,那里是汉阳。

蔡琬问道:“盖郎生气了吗”

“没,在想些东西。”

“想什么”

“父母大人和阿妹”

凉州,汉阳郡。

一郡之中除了犹如国王一般的太守外,手里掌权的多不是二号人物丞、长史,而是郡吏之首功曹、五官掾,由于据其位者多是本地望族出身,而主官又为外地人,离开他们等于失去眼睛,政令不通,后果不想自明,是以他们行为虽然恭谨,内心却傲慢已极。盖勋任长史一年,兼立盖世奇功,如今成为守汉阳太守,不同别的初来乍到者,略施手段,几番敲打,尽数服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