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贼 > 分节阅读 23

分节阅读 2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盖俊不否认自己频繁往来蔡府,加之孤身南下去为蔡琬求医,在有些人眼中自是隐瞒不住,但也没有到达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地步啊。

“蔡家女郎才情相貌冠京都,然则身体欠佳”

“公路这就无知了吧,蔡家女郎身体无忧矣。”许攸总算找到插话的机会,隐隐讽刺。

“哦那便要恭喜子英了。”袁术眸中划过一抹奇色,“谁人妙手,能解绝症”

许攸神情得意地道:“南阳张仲景,我大兄何伯求此中出力甚多。”

盖俊点头附和。

袁术目光横转,扫视许攸,淡淡的别语他话。

酒会气氛极为怪异,对许攸而言绝谈不上愉快,他每次开口,袁术总要岔开,所幸后者还有朋友在隔壁等待,坐了不到半个时辰就离开了,不然非得把许攸气出病来不可。就算如此,酒也喝得没了滋味,以致草草收场。

当二人回到袁府时袁绍正在书房静坐,看到许攸脸色不佳,问道:“子远何事不乐”

“我领子英去喝酒,碰上了袁术,白白扫了酒兴。”在汉代,叫人名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可知许攸委实憋了一肚子火无处发泄。

袁绍哑然失笑道:“一早就和你说过公路年纪虽轻,却宦海多年,你哪里是他的对手,偏你不听,何苦由来”转谓盖俊道:“让子英见笑了。”

这话答与不答都显尴尬,盖俊说道:“我今日特来向大兄负荆请罪。”

袁绍不由疑惑:“子英何罪之有”

盖俊道:“蔡女郎康复有望,这事多亏大兄,而我回京一月有余,未曾前来拜谢,心中实在惭愧,所以特来向大兄负荆请罪。”

袁绍适度表现了一下惊讶,听过前因后果,笑着说道:“蔡家女郎实为良配,子英勿要放过。”又道:“得大兄来信,知子英用十五金购得一把宝刀,切玉如割泥,怎未见佩戴”

“我族侄盖伯嗣,年二十,习武成痴,勇力胜我十倍,便赏给了他。”

袁绍讶道:“子英有屠虎之能,你那族侄胜你十倍,岂不是当世武侯”武侯是指大汉开国猛将樊哙,其死后谥为武侯。

盖俊记得曹操曾称许褚有樊哙之勇,盖胤及得上虎痴许褚吗

看到盖俊陷入沉默,袁绍以为他吹捧族侄太过,心生惭意,说道:“子英少年英雄,岂能身无名刃,我家中恰好有一刀,乃是偶然得之,愚兄素来不通武艺,放在我这,只能是暴殄天物,今日送予子英,勿要推辞。”言讫,拍手招来家仆,令他取来一柄环首刀置于盖俊案上。

盖俊缓缓抽刀出鞘,此刀近五尺,长度超过一米,在汉代环首刀中属于长刀之列,刀身窄而直,散发着幽幽青光,刀尖下斜,刀柄和刀身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也无护格,通体竹叶纹,又是一柄出自名家之手的百炼宝刀,丝毫不逊上血。

“袁本初好大的手笔。”盖俊暗吸一口冷气,口中说道:“此礼甚重,弟不敢收。”

袁绍假作不悦道:“子英既然称弟,还推却什么”

许攸道:“本初常以不闻“神曲”为憾,不如子英以之为回礼,令本初得偿所愿。”

袁绍点头。

再纠缠下去恐怕会让袁绍不满,事已至此,虽知自己还是占了便宜,盖俊唯有同意。

趁着婢女取琴时,许攸道:“子英该给这把名刃取个名字。”

盖俊沉吟道:“此刀身青而幽,楚辞曰:“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儵忽而扪天。”名唤青冥如何”

二人都说甚好。

素琴搬来,盖俊跪坐面前,淙淙琴声喷薄而出,如高山中穿流而过的小溪,清澈见底,水波清亮,洗涤听者的心灵。

第四十五章 动摇社稷之本

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二月,初一,有日食。

初九,地震。

同日盖俊收到一封家书,信的内容很短,却给他带来惊喜,无他,父亲盖勋升官了,守汉阳太守。所谓守,为试署性质,一般是试守一岁,即试用期一年,称职者满岁为真。前汉阳太守张昭转任南郡太守,作为大汉南都,南郡之富裕汉阳拍马难及,这也是他去年在蝗灾中立功的奖励。

盖俊平日回信都是写些问候的话和自己周遭发生的小事,如今又加了一则,便是请父亲派人回乡取一匹好马来,他前些日收了袁绍赠刀,所谓礼尚往来,他打算以骏马回敬之。现下京师马价比他初来时高多了,一匹西域好马堪称无价,足以抵宝刀的价值。

紧接着太学再起喧嚣,起因是皇帝在中常侍的协助下设立了太学外另一所学校专门研究诗词歌赋的鸿都门学。

去年皇帝招善于尺牍及工书鸟篆、诗词歌赋者待制鸿都门便引起士人极大不满,这次皇帝变本加厉更是直接设立学校

这还了得

太学生当即火了。

诗词歌赋是什么术之小者也,对匡国理政何益

“不修五经,何以为官”

看着周遭一些太学生怒气冲冲地大吼,盖俊心道:“不就是古代专科大学吗。”他当然不会以为事情会是这么简单,但此事对他影响有限,他也懒得操心。话说回来,便是操心他又岂能影响到皇帝。袁绍则不然,不过十余日,便遣人找他去袁府商议。

袁府门前。

盖俊如约到来,跳下马背,把缰绳付与苍头,向门里行去。

许攸迎出,笑道:“子英来得正好,今日群贤毕集,定要让你开开眼界。”

盖俊和许攸并肩同行,好奇地问道:“许兄称贤者,必是名声斐然之辈,都有谁人”

许攸一脸神秘,不肯透露,只说见过就知道了。

二人数绕回廊,来到一座隐蔽小院,院中立有二十余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轻谈。

这些人中盖俊认识者有五,其中袁绍、何颙、伍琼时常见面,自是不提。

王匡年过三旬,方面大耳,形相威武,他是兖州泰山人,轻财好施,以任侠闻名,由于他少与蔡邕相友善,常访蔡府,盖俊对他也不陌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