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末皇帝分身 > 分节阅读 132

分节阅读 13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袁崇焕被杀后,毛文龙案虽然由于东林党压制下,没有翻案。但是,有识之士,无不唾骂袁崇焕误国。

当然,从当然毛文龙政治斗争失败,请求到皇城岛居住。可见,皇城岛对于东江镇而言,是一座仅次于皮岛的重要岛屿。

肖图白笑道:“据说尚可喜给鞑子皇帝上书,消灭东江镇,先是逐个岛屿的清剿,之后,再集中力量登陆皮岛作战。这番见解还是很有水品的,我们也可以拿来用,先是逐个岛屿的清剿,扫清鞑子再辽东半岛周边海岛上的据点。之后,再以这些海岛作为跳板,运输大军登陆辽东半岛,至少恢复毛文龙时期的战略态势嘛”

郑芝豹点头道:“大人所言甚是,可是我战船不过二十艘,水师官兵不过2500人。逐个岛屿清剿,需要更强的势力,才有把握。”

肖图白笑道:“你个莽二,真是狡猾。绕了半天弯子,原来是给水师扩军做说客啊”

郑芝豹理直气壮道:“皇家新军已扩军1万2千余人。而我水师,规模总不能输给他们太多吧”

肖图白说道:“水师扩军和造舰都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拿出战绩出来。皇家新军成立以来,除了在军营中练兵之外,更多是在战场上实战练兵。清剿天津周边山头土匪,仅是常规训练。而与鞑子作战,几次作战,锻炼出了大量的合格军官。水师想要扩军,也必须走实战练兵之路等到时机成熟,我不但允许扩军,而且还上书请求水师改编为皇家海军,届时,皇家海军将会大明的正规海军。其余的水师,皆是杂牌军”

郑芝豹抱拳道:“国师等我好消息吧”

“嗯,对了以实战练兵,应该珍惜士兵的生命。能以炮火远程消灭目标,便用炮火。不要为了省钱,而以将士生命为赌注发动近战浪费人命,这是最不可取的”肖图白说道。

历朝历代,成功夺取天下的队伍,均是既敢于作战,又珍惜将士生命。过于保存实力者,不敢轻易上战场,则是练不出一只强劲的军队。而不珍惜将士xg命,每次作战付出大量代价,经验丰富的老兵消耗过多,也不利于军队的成长。

一只成功的军队,尽可能发动有限的战争。将战争控制在一定程度,战争中培养、发掘人才的数量,要高于战争中牺牲合格军事人才数量,才算是一次成功的战役。

而肖图白的皇家新军成立一次,顺序渐进的参与规模升级的战斗。而每次虽然牺牲不少的将士,但是却从未伤筋动骨。

所以,每次战争之后,便会产生更多合格的军官,再次招募士兵填充军队后,军队的实力会比战前有所增强。

后世的“共和队”,最初也是非常弱小,但是这支队伍却是非常有理想,也非常勇敢。在被国内政敌党派军队绞杀的元气大伤后,却是毅然北上抗ri。北上抗ri的结果是,发动了成千上万次小型战斗,积小胜为大胜的基础上,培养出了大量的合格军官。拥有了这些合格军官后,稍微招募一些新兵,缴获一些武器补给,军事力量就会滚雪球一般坚挺的增长。最终,共和队,统一了全国。

肖图白不怕打仗,只怕一场仗打下来,死伤的军官数量高于挖掘出来的军官数量。

郑芝豹闻言,肃容道;“国师爷仁慈,属下替将士们先谢过了”

肖图白淡然一笑,并不解释。

慈不掌兵,除非是肖图白亲临战场,目睹官兵的死伤。否则,士兵伤亡,仅仅是数据,肖图白考虑的仅是一场战争的“盈亏”问题。军队合格的骨干老兵,其价值并不仅仅节省几十发、甚至百发炮弹来衡量的。事实上,每一场战斗中,发挥出价值的军队骨干,皆是无价之宝。一个人的价值,不但超过一门炮,甚至超过一艘船的价值。

天津海防水师短期内的练兵战略已经定下了基调实战练兵,将利用舰炮炮轰清军渤海岛屿上的据点,作为常规的训练手段。

这种训练,既训练了航海技术,又训练了炮兵的技术,更是co练了舰队联合作战的能力。当然了,唯一的问题是军费消耗会非常恐怖

须知道,皇家新军的1。2万多陆军,一年预计的军费开支是300万两,新军的武器不过是火铳和小型火炮为主。

而水师的舰炮,小型火炮一炮下去,两三两银子。12磅的主舰炮,一炮的成本是20两银子。这12磅炮,一炮的成本,就足以让哪些军阀部队支付三四名士兵的一年的军饷了。

明朝普通的军队,哪怕有火炮,一年也才用实弹训练几次。训练多了,军费消耗不起。而皇家新军和天津海防水师,作战和训练时,均是不计成本的

第二一九章整风

老实说,肖图白对于儒家社会,是非常不欣赏的。比如,经典的儒家社会,存在着数百万名不事生产,专门苦读圣贤人。

这批人中,一生的奋斗目标,仅在于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而每一轮科举考试,仅仅有数百人能够通过考取功名,其余人一生也就废了。整体而言,儒家社会的职业读书人,一生下来就是社会的负担,被父母、家庭、妻儿供养读书,严重损害了社会的生产力、拖累大明帝国的整体生产效率。

事实上,几百万读圣贤书的儒家子弟,与十多万阉割做太监的人,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为了做官才会做出如此选择,也都是社会的沉重包袱。

其中,几百万读书人中,能够做官的不足万分之一。十多万名阉割的太监中,能够手掌大权的太监,其实也就几百人。

读书是为了当官,做太监也是为了当官。而读书能够当官的概率,比之阉割做太监掌握权力的概率还要低。

这就是儒家社会,读书人的可怜可悲之处。

更可悲的是,整个社会陷入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氛围。当然,所谓的读书,仅是儒家的书籍,能够让人考取功名的儒家圣贤书籍。其余的科技书籍、经商管理籍、医,皆被认为歪门邪道。

儒家社会,不会像欧洲宗教裁判所那样烧死科学家,烧死异端。但是。名士大儒仅轻蔑说一句“奇巧y技”,便足以令这些研究科技的学者们,自卑的低下头颅,感觉自身的轻贱。

gt

其中,甲午战争爆发后,科举考试被取消,是四书五经在政治领域全面失败的标志。

而儒家理论失去政坛统治地位后。官本位思想,并未退出中国文化的舞台。哪怕旧科举考试取消的百年后,官本位思想依然深入整个国家的骨髓。

儒家社会是官本位思想的最巅峰时期,对于儒家子弟而言只有能当官,才是出路当然,少数贫寒的读书人,或许会为生活所迫,重新投入生产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