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做千户 > 分节阅读 223

分节阅读 22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转头看了看营外正忙碌着的山西镇大军,啧啧称羡道:“人说黄将军是个大财主,果然不错,你看你手下的那些军士,个个都是身形魁伟,每个人都有铁甲,某手下的家丁也不如啊”

他一边说,一边直是摇头,他身旁的一些亲随们,也是以嫉妒的眼神看着这一切。

黄来福道:“李将军客气了,一别数年,你也是一样的虎威不减。对了,你哥如松与如柏他们好吗”

现在黄来福最关心的,还是李如松的消息。

李如梅裂了裂嘴道:“惭愧。我算什么地虎威不减。败军之将。眼下是来代罪立功地。”

他是个实诚地人。并不避讳以前自己地失利。只有几个随从露出尴尬地神情。接着他又道:“多蒙黄将军关心。我大哥他还行。就是那些土蛮缠得人慌至于二哥。他眼下身体不太好。正在家休养呢”

第一次朝鲜战争后。李如柏晋都督同知。继任贵州总兵。万历二十三年转守宁夏。升晋右都督。后因病辞官。现一直家居休养。历史上直到二十年后。明末辽东危局。当地无将可守。再被重新起用。不久后又因为萨尔之战未遇敌即溃。死者千余。被弹劾还京。于天启元年在宅中自杀。也宣告李氏家族地辉煌落下帷幕。

二人寒暄了几句。黄来福让李如梅坐下。李如梅不客气地道:“我知道黄将军来朝鲜。肯定是带着什么好东西地。快搬出来一起享用啊”

山西镇军用物之精。黄来福之好美食。这可是出名地。

正在这时。管理辎重粮草地何如镇前来禀报。说是有几个在王京地晋商前来求见。随行地。还有一些地朝鲜商人。这些大明与朝鲜商人都是被审核过地。肯定不会是日本人地细作。

当下黄来福吩咐让他们进来。

很快,便有一些商人进来,一进堂内,各人便向黄来福叩头:“小的见过总兵黄大人”

那些朝鲜商人也都会说汉语,也是连连叩道:“小的见过上国黄将军”

黄来福让他们起来。何如镇向其中几位介绍道:“军门,这几位是京师晋商会馆的几位掌柜,受王崇义老先生所托,负责运送我山西镇大军的粮米肉蔬今在王京之地,己设几个专门的榻房,足以供应我山西大军数月之需。”

一个明商恭敬地拱手道:“从九月初时,小地们受王老掌柜之托,联系明朝两地海商,着手我为晋镇大军运送粮米,一连月余,总算不负所托,筹备了数千大军数月所需物质。”

说到这里,他脸有得色。

接着何如镇又取出一份文册,这是当地几个仓库的物质清单,内有大批的米,马料,午餐肉罐头,酒、火腿、奶、鱼、米豆、:豆、油、醋、皮囊,几千双皮靴,几千件呢绒面料的冬衣等。何如镇言道这几日就会清点,将他们一一收归入军中库房。

至于相关的银子,可以等回到京师后再付。黄来福在京中也开设了票庄,各样花费的银子,己经不需要从五寨堡千里迢迢的押运了。

听着何如镇一一道来,黄来福缓缓点头,眼下他的商人后勤供应体系己经颇见得效,不说粮米可以由商人就近筹备。就是许多特别的物质,眼下在京师,在大明很多城市中,黄来福都有自己专门的仓库,很多东西,并不需要千里迢迢从五寨堡等地运来。

眼下这种体系己经显示出他地方便与快捷了。

当然了,相关的枪炮,火药等战略物质还不能让这些商人们运送,所以此次山西军跟来了大批地医士、辅兵辎兵们。

看着黄来福与这些人的对话,刘如梅与几个亲随是听得目瞪口呆,早听说过黄来福财大气粗,没想到粗到这个程度,各样的物质,是如此的丰富,可以准备

分,这对各人是难以想象的。对于黄来福地商人倒是一时间没领会进去。

大明的军粮体系沿用宋朝地军粮配给制度,一般明军口粮有分几种:驻防时一般性的配给军粮、平日额外口粮配付、断粮或是应变时地口粮、行军或是军阵战斗时的战斗干粮、行军或是军阵战斗地其它配给等等数种。

一般的明军军粮是一种饭,这是一种古代干粮,用一石米煮熟后放到水中曝晒,干后再来一次,共做十次,最后得到二斗后再做成干米饭。食用时,取一大合用热水泡,浸软后再煮熟就可以吃了。

一般驻军发一次这样的干粮,可供一人吃五十天,行军战斗时每人携带三日份。此外还有硬盐块,粗布醋干,干,蒸饼等,发一次,就可以让一个军士吃五十天。

这是一般性的配给,如果是在行军或是打仗时,便吃一种用鹿肉与面粉合做成的麋饼,还有皱饭、杂饼等,如在营寨内,便可以用汤配着吃,行军打仗时就可以直接吃。

最后行军时还有油麻丸,乌梅等止渴,马匹则有干以紧急解渴之用。最后每个士兵还有葫芦或绣筒水壶等。

其实算起来,明军的军粮制度算是此时世界先进与合理地,如果与日本人与朝鲜人,还有此时的西方人比起来,这些军粮供给算是丰富的了。不过有道是人比人,气死人,与山西镇大军比起来,李如梅等人便发觉差多了,每次山西镇大军随行都有砖茶,午餐肉罐头,火腿,干肉,咸蛋等,这些物质,就是平时自己这些将军们也享用不到啊。

现在还增加了奶酪

怀着嫉妒的心情,李如梅等人在旁瞪眼听着,其实此次李如梅来,除了想为自己的军队蹭一些物质外,还想询问黄来福关于火铳的事。

第一次朝鲜战争后,黄来福曾给了辽东军几根五寨堡火铙的样品,不过遗憾的是辽东的匠户们劳动积极性差了一点,搞到现在,并没有造出几根质量好的鸟铳。如果上书让工部造地话,可能效果更差。因此辽东军最后又退回了使用射程远远不如弓箭的三眼铳。

不过此次黄来福进朝鲜,李如梅看到山西军的火铙似乎又与以前不一样,因此他想问问是怎么回事。

好容易等何如镇说完,不过没等他开口,又有一个朝鲜商人赶忙上前,跪在地上,用纯正的汉话向黄来福道:“小的是王京商人金勇汉,现上国黄将军入京,倭人定会闻风丧胆。听闻黄将军在上国颇为精通商货之事,不知我等这没有这个福份为黄将军效力”

听他这些说,那些朝鲜商人纷纷跪在地上,七嘴八舌地应和。

这几个商人都是朝鲜国有名的大商人,关于黄来福之事,他们也有所耳闻,当时东征债券在大明轰动时,曾有一部分流入朝鲜中,这些商人们,很大部分都有购买,听说在大明与黄来福合作的商人都是大发其财,这几个商人们,不由也动了念头,也想试试自己有没有这个机会。

黄来福心念电转,将来如果要与朝鲜国贸易,自然需要当地的商贾们开道,朝鲜这个地方,黄来福原来以为穷山恶水,除了人参外,余者不值一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