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做千户 > 分节阅读 222

分节阅读 2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脸色。自然是要以最好地状态面对朝鲜国民了。

而且黄来福地军队向有天下精兵之称。为了展现大明军威。震慑入寇地倭人等。黄来福地休整。实有必要。况且。眼下军情己经不是很紧急了。黄来福入王京。并不需要那么急迫。

众人行礼毕。礼曹官员送来酒食等物犒劳黄来福地军马。然后黄来福被迎入当地馆堂。设宴款待。一干朝鲜官员们在旁侍宴。

宴中。黄来福向麻承诏问起了近期朝鲜地局势。麻承诏立时是眉飞色舞。

在南原、全州之战后。日军十余万人直逼王京。京中一片大乱。满城官吏百姓都准备逃难。这时王京中地麻贵只有数千人马。在这危急关头。麻贵令副将解生。参将杨登山。游击牛伯英。颇贵等人率明军五千人前往忠清道稷山布防埋伏。

这稷山位于全罗道与汉城之间地必经之路。山高势险。山谷间仅有一条羊肠小道穿过。明军将兵力分成三部。一部驻扎在谷底小道。另两部则分头埋伏在两侧高山。准备杀日人一个措手不及。

果然,日军黑田长政部被杀得大败,而此时攻打青山的日军也被参将彭友德包围,死伤惨重。这时海上传来捷报,重新复职的李舜臣,于九月十六日率领朝鲜水军残余战船十二艘,在鸣梁海大败日军水师。

三战地胜利,彻底动摇了日军继续北进的信心,又误认为王京内明军实力雄厚,加上此时丰臣秀吉己是卧床不起,已无力坐镇后方运筹帷幄,最后他下令全军撤退,岂图凭借沿海倭城,固守冬天后再说。

眼下日军己全部南撤至沿海一带,小西行长退守顺天倭城,加藤清正退往蔚山倭城,黑田长政退往梁山倭城,岛津义弘退守洇川倭城。从几年前开始,日军己在朝鲜沿海修建了一座座相似的堡垒,坚固无比,屹立风雨数百年,称为倭城。

明军大胜后,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邢也借机大调军马入朝,眼下在朝明军的数量,已经达到五万之多,或许可以反攻了。这些时间内,总督邢与经略杨镐,还有总兵麻贵在内,日夜在王京商议反攻之事。

对于此事,黄来福是知道的,这就是接下来的蔚山之战。历史上的蔚山之战,明军谋划多时,且倾海内之力,合朝鲜全国之众,最后先胜后败,至是溃散,死伤近两万人,朝野无不嗟恨,希望自己到来后,能改变这个结局。

最后麻承诏还谈起了杨元之事,杨元苦守南原不利,与弃守全州地陈愚衷一起,现己被押往辽阳问罪斩首。众将私下都认为杨元是非战之罪,当时他面对十数倍的敌军,就是神仙也没办法啊。黄来福在宁夏时也与杨元有数面之缘,眼下听说杨元被斩,也是不胜唏嘘。

最后宴罢,宿。

朝鲜礼曹官员欲招妓生服侍黄来福,他道:“天将远来,小邦无可为奉,止有女乐数辈奉欢。望天将容其奉侍,庶少尽微意”

黄来福以高丽女子矮胖无姿色,婉言谢绝之

休整五日后,大军己经恢复过来,黄来福才领军进汉城。一路而行,山西军精神抖擞,兵甲极盛,路旁朝鲜人无不惊畏,低声议论这是上国哪一只军队。

不过一路而来,黄来福却是发现汉城周边非常破败,田地凋零,许多几年前被日军烧毁的房屋还没来得及复建,特别是路旁拖儿带女的难民们触目皆是。今年朝战又起后,一股股的朝鲜难民从平安道等地涌入京畿道,日军在南边的屠杀,己将他们吓被了胆。

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后,日军一路烧杀抢掠,远胜当年之役。据日军随军僧侣庆念和尚在其所著朝鲜日记记载,日军但凡见到身着白衣之人朝鲜人平日衣着,不论男女老幼,尽皆砍死。村庄尽被焚为平地。手段残忍,行径野蛮,令人发指。

九月时,日本人虽然败退,但其酷爱烧杀抢虏掠的热情却不见稍减。九月十九日,刚吃败仗的黑田长政军便杀害数千朝鲜平民,并割下他们鼻子请功。二十六日,吉川广家更残忍地割取了一万余朝鲜人鼻子。作为虔诚佛教徒地加藤清正在退往蔚山途中,更一把火烧毁了附近一座古老地名刹佛国寺。

日军在国内军纪较好,但在朝鲜国时,却是露出了野兽的本性。

大把的难民涌入京畿道,朝鲜政府根本来不及救济,不断有人死于饥饿与瘟疫。史料记载,曾有一明军士兵大醉,于汉城街头呕吐,饿急的朝鲜民众竟争抢呕吐物中地残渣吃,场面令人难忘。

眼见那些围上来的朝鲜难民个个面黄肌瘦,形容枯槁,状如恶鬼,不时向大军伸出了枯干地手,在前开道地朝鲜军兵不时驱赶,黄来福叹了口气,令何如镇向他们散发一些行军干粮。

看着那些抢争成一团地朝鲜难民,那些

朝鲜礼曹官员羞愧之余,连连感慨:“上马真乃师”

黄来福淡淡道:“朝鲜乃我大明藩属,今倭人惩凶,属国百姓逃难,吾救济灾民,也是我皇皇恩浩荡之意”

那礼曹官员连连点头。

大军行进四十里,至安成馆,己近王京。朝鲜国王李又遣派礼曹官员前来问安,京畿道首领官崔敬身在馆内相迎,设宴摆酒,不过这些酒食比起在大明来,自然是粗陋了许多。

黄来福下令大军暂事休息。

宴后起程,很快,大军便到了汉城西大门外地迎恩门处,总督邢,经略杨镐,还有总兵官麻贵等诸多大明军将,己在此相候。还有朝鲜国礼曹从事官,兵曹的判书等人,都一同陪同相迎。

在迎恩门的后面,有一座慕华馆,往常这里是朝鲜国专门迎接中国使臣之所,大明使臣来时,不仅须奏乐,朝鲜王世子还必须亲来慕华馆恭迎。当大明使臣返国时,亦由朝鲜国百官立于慕华馆门外,行庄重之再拜礼。

邢与杨镐二人,先是在慕华馆居住,谋划军务,后改移王京城内的太平馆。听闻黄来福到后,便一同出城相迎。对于黄来福,二人早己是闻名己久,心下好奇,况且万历皇帝有严令,一定要重待黄来福。

二人知道眼下在朝大军粮饷多是黄来福筹备,也为了在朝鲜人面前显示大明军队上下一心,鼓舞人心的缘故,二人便摆下姿态,一同出城相迎。

至于麻贵,黄来福是以前他见过的,对这个年轻人,他一向很有好感。

旗手不断将黄来福大军己至何处的消息传来,很快,便见旌旗云盖,铁蹄震地,一只铁甲骑兵整齐而来,其兵甲车马之盛,让邢与杨镐都是吸了口气,久闻山西军之精,果然不是吹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