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做千户 > 分节阅读 157

分节阅读 15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退后渡江时,以炮火击之”

众将叹服,而这个决定,也是李如松吸取了宁夏之战地教训,事后证明了他这个做法地明智。

李如松指挥若定。气定神闲,一道道军令如流水般分派下去,各将都是大声领命。此时朝鲜国大臣柳成龙也是侍立在旁,听李如松这样布置,他又喜又忧。喜的是李如松指挥周全,光复城池有望,忧地是

他对李如松道:“李提督,小臣有一言,不知敢讲不敢讲”

李如松淡淡道:“你说。”

柳成龙施礼道:“天兵霹雳雷霆,倭人定是望风丧胆,只可怜我平壤城内尚多朝鲜臣民,只恐兵火到处,玉石俱焚,小国百姓死伤者众。还望李提督怜惜。”

李如松不耐烦地道:“你事好解决。柳成龙,你可自制一面大旗。用谚文上书:朝鲜军民自投旗下者免死。即可。”

当时朝鲜国士大夫、贵族等人皆以说汉语,写汉字为荣。不过普通的朝鲜国百姓,还是说朝语,并书写世宗创立的谚文,为当时普通朝鲜百姓的文字。

柳成龙大喜,道:“多谢提督大人,小臣代平壤城民众谢过大人了。”

最后李如松厉声道:“攻城之时,各将务必全力以赴,有畏缩不前者,定斩不饶”

各将都是抱拳轰然响应,帐内一片衣甲之声。众人明白李如松的手段,并不是随便说说而以,如不认真攻城,李如松真会将他们当场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在李如松布置的时候,在平壤城内,却是一片的死气沉沉,恐慌的气氛蔓延。

平壤城行辕内,小西行长身上穿着包铁铠甲,上头戴着前立桃形盔,铠甲外面套着红色地阵羽织,只是默默地看着眼前的地图。

在他的下首,远藤又次郎和大村纯忠二将同样一左一右跪坐一旁。二人头顶牛角盔甲,一副标准的日本战国时代武将打扮。此外还有一些部将武士们环立在旁。

身为第一军团地副将,远藤又次郎年近五十,头发花白,神情阴鸷。他是日军中有名的使用铁炮高手,在日本内战时期,远藤又次郎奉命去袭杀家亲,只用了一颗铅丸便瓦解了一万五千人的攻势。

而大村纯忠,这人也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另类。与小西行长一样,他也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喜好西洋兰学,成为了日本有史以来第一个天主教大名,还力促长崎开港,派遣天正少年遣欧使团等,也是一时之奇。

不过他的相貌让人大跌眼镜,又矮又小,怕身高只有一米五。厚重的甲胄穿在他地身上,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行辕内一片压抑,小西行长默默想着,由于朝鲜国水军的阻截,国内的给养迟迟不到,城内的粮食不多了,很多士卒生病,士兵们地厌战情绪大,加上唐人大军压境,士卒们就更是恐慌。不过自己身为关白大人的亲信,自己第一军团也是入朝大军中精锐的精锐,虽是种种情况不利,但自己不能放弃。想到这里,小西行长眼中透出了精光。

正文 第155章 三百门大炮、平壤血战1

更新时间:2009720 0:00:07 本章字数:3599

在整个平壤城中,日军总兵力约有一万八千余人,加上五千人的朝鲜新军,合计两万多人。最后,按小西行长的部署,平壤城的守卫中,日军以重兵扼守城的西北方位。七星门、小西门,普通门等地,均有三千人以上的日军把守,配备大量的火枪弓箭等。

在城的东面,小西行长判断明军不会进攻,所以没布置多少人马。最后是在城南的南芦门、含毯门中,则是有五千人的朝鲜新军把守。余下由小西行长亲自带领,作为各门的预备队。

布置完后,小西行长的自信心又回了来,根据他获得的情报,明军火枪的威力远远小于日军的火枪威力,以一些火铳及弓箭,想要攻打平壤这样的坚城,他们最终只能望城兴叹。当然,这是日军整体忽视了明军的火炮情况下。小西行长相信自己,只要稳守稳打,固守待援,最后胜利必将是属于他的。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八日。

清晨,天气还是一样的寒冷,不过平壤城内城外,早己被大战前来临的紧张气氛所笼罩。此时,明军己是整队出营,个个披挂整齐,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城西外之地。

此次援朝的四万余人中,大部都是辽东镇,宣府镇,大同镇的骑兵,依明时军队情况,骑兵都是披甲。各镇骑兵中,不论是士兵还是军官,个个身着八瓣帽儿铁尖盔,身披连环铁甲,每人都是外形威猛。而且他们长年与蒙古人作战,都是各镇精选而出,可说都是骁勇之士。

特别是辽东镇的辽东铁骑,更是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就是骑兵全持火器三眼铳。三眼铳,以精铁打制,有三个铳管,捆焊在一起。射击时可连继发射,二十步内,火力强悍。由于三眼铳铳管短,铳膛大,所以很少有炸膛的危险。在马上连继三轮射击后,对面的敌人。很少有不垮的。

就算敌人还不垮,虽说辽东骑兵人人配有腰刀,但似乎他们很少用。因为他们的三眼铳中都安装有长长木柄,使整铳达两米长。在射击完毕后,他们抡起三眼铳,就可当狼牙棒使用,谁被他们砸一下,不死也要去半条命。唯一缺点就是三眼铳射程不及步弓远,而且遇到下雨天气。真的只能作纯狼牙棒使用了。不过辽东骑兵中,也相当一部分人配有弓箭。

黄来福看了后,很有感想。心想自己回去后,也可尝试一下这样做。

此外,惟忠部领的浙兵,一身赤红的鸳鸯战袄,手持狼筅,长枪,鸟铳,藤牌,长牌等各种兵器。站在队列中,也是非常引人注目。还有来自福建地三千藤牌兵,每人左手中套着近两米高的藤牌,这种藤牌是特制材料做成,完全可以挡住任何火铳的射击,只是怕火炮的轰击。他们的右手中拿着长刀,腰间还别着十把阔口投刀,远看过去,他们在密密层层藤牌的遮掩下。就如一座藤牌地城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