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做千户 > 分节阅读 156

分节阅读 15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鸡同鸭讲”协议。他一个人,同时欺骗了大明和日本两方,也算是一个奇迹。

黄来福仔细打量他。见他年不到四十。个子不高,偏向瘦小。身着丝绸衣裳。一张嘴有若悬河,象商人,象混混,就是没一点游击将军的气度。因为沈惟敬是兵部尚书石星的特使,所以李如松才勉强忍住气,一直听他说得口干舌燥,他哼了一声,道:“你说倭人有意休战议和倭将小西行长又如何说”

沈惟敬道:“倭将小西行长言道,日朝两国,可以大同江为界,如此,两国休兵交好,天朝也不用再劳师费饷,可说是两全其美。”

李如松大怒,道:“你可知大同江在何处你是在擅通倭人么”

旁顾左右,就要将沈惟敬推出斩首,沈惟敬吓得魂飞魄散,连连跪地求饶。

黄来福心中一动,按在这个时候,宋应昌麾下地行军参谋李应试,就应该出来阻挡献计,然而此时却见不到一个人影。

黄来福出声道:“提督大人且慢。”

众人都是疑惑地看向黄来福。黄来福走到李如松身旁,低语道:“暂不杀沈惟敬,可将计就计,阳遣维敬通款,阴出奇兵袭敌。此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

李如松缓缓点头,又与宋应昌耳语。宋应昌也是非常赞成,当下他吩咐手下侍从将沈惟敬打入大牢,慢慢处置。沈惟敬逃回一条命,早己全身虚软,只是感激地看了黄来福一眼,就被众侍卫拖拽去了。

虽是有了沈惟敬这个插曲,然而大军出兵计划不变,当天下午,四万精锐明军,在李如松及宋应昌率领下,浩浩荡荡往东边的朝鲜国而去。

数万明军,经过通远堡,经过定辽右卫等地,蜿蜒如一条长蛇般。最后大军跨过了鸭绿江,来到了朝鲜国境内。

朝鲜国王李亲自在江边迎接大军的到来,在这一刻,他落泪了,天朝真地派大军来救援他了。只有朝鲜大臣柳成龙却是皱起眉头,他认为明军太少,此时在朝日军有近二十万人。就算这四万明军再勇,怕也是无济于事。不过他不敢说什么,只是一声叹息。

明军到了义州时,正好这天是除夕夜,朝鲜国受大明影响极深,众多的民俗,和大明如一。这天里,宋应昌与朝鲜国王李一起,犒劳入朝大军。吃饺子,点灯以辞旧岁,迎新年等。

黄来福地数千山西兵,还找到了一个唱蒲州梆子的戏班,找回了一些家乡的感觉。

由于己经到了异国,所以黄来福动了逛街的心思,不过触目所见,就是朝鲜国的贫穷。眼下地义州,己经算是朝鲜国王李的盘踞之地,不过城墙高不过八尺,都是用乱石简单地堆砌。城内街道民居错杂,举目所见,都是些低小的草房,各门前都是污秽无比,显然朝鲜人的卫生习惯很不堪。

处处是穷山恶水,荒陋的城镇小村,穷苦之极的国民。无论是当时的生活水准,还是房屋建筑,还是城镇规划,朝鲜国与大明相比,都是一个天一个地啊。

怪不得朝鲜国上下都对对面的大明城镇羡慕无比,能偷渡的,就尽量偷渡。随便一个朝鲜文人到大明边地小镇旅游。回来都是称赞:“繁华富丽,虽到皇京想不更加,不意中国之若是其盛也。左右市廛连互辉耀,比雕窗绮户。画栋朱栏,碧榜金匾,所居物皆内地奇货也”

黄来福却是突然心情很坏。如此穷苦地国家,自己当时还想让朝鲜国代偿平乱军费。现在这个情形,如果让他们来让代偿军费,就是还个两百年,也还不起啊,看来只能指望日本人了。

唯一让黄来福有点异国游乐趣的就是朝鲜人地服饰了。虽说他们受中原文化影响深刻,但还是有点不同地。朝鲜成年男子每人头顶上都带一顶大檐帽。因身份不同,帽子地质料,形状不太一样。还有女人穿地大裙子,也有点特色。只不过朝鲜女人漂亮的还是少了点,多为又矮又肥,让人提不起兴趣。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大明地元旦日,这天,大明各地都要放爆竹,舞狮子。耍龙灯。逛花市等,以庆贺元旦。不过这天。大军却要出发了。宋应昌留了下来,在义州城内调度粮草缁重等,李如松领着大军,继续前进。

一路而去,由于明军中有着大量的火炮战车,加上朝鲜国内路况不佳,又加之天寒地冻地,所以大军行进速度不快。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四,公元1593年2月4日。

这天是立春日,李如松带着数万大军抵达了肃宁馆,此处离平壤城约有八十里的路程。

由于黄来福的计策成功,在李如松的授意下,沈惟敬派人向小西行长通告,言其大明同意和谈,让小西行长派人前来相迎。小西行长却以为大明是要封使,就派遣牙将二十三人前来领赏。

当时李如松正在肃宁馆内对黄来福等众将道:“今日是正月初四,下午我军将会向顺安城开拔,到了顺安城休整一天,初六到平壤城下。”

他又道:“昨日经略托人言,毒火箭,神火箭等火器不日就可送到军中,到时我军威势更甚。”

众将听得正高兴,忽听外面大营喊杀冲天,李如松派人一问,不由大怒。原来是日使来后,部将李宁见后,不发一言,带着部下举刀就砍,日人被杀十五人,七人逃走,生擒一人。

自己计划被李宁破坏,李如松大怒,当下要将李宁推出斩首。众将都是跪下求情,李如松才放过他,不过还是重责他五十军棍,以儆效尤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李如松却是长叹了口气,日使被杀,看来原先的计划,是行不通了。

与此同时,在几十里外地平壤城墙上,一个锦衣中年武士,迎对寒风,正静静地看着远方的什么,神情间,很有些忧虑。他地身后,站着百余的亲信武士,正以崇敬的眼神看着他。

这个中年武士,就是侵朝第一军军团长小西行长。小西行长是丰臣秀吉的亲信,信奉西洋兰学,在当时的日军将领中,是比较出奇的一位。

此时的他,正在担忧着那二十位日使,能不能顺利迎回唐使,并得到赏赐。

“唉,唐人”

想起大明己经出兵,小西行长内心中就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中原国家,千百年来,对他们这些岛民的心理压迫力太大了,就算日本取得了一时的胜利,以后呢,能打赢吗没人敢保证。

真是一场豪赌啊,这场战争。

现在小西行长最担忧地是,由于援军被朝鲜水军阻隔,现在平壤城内可说是兵疲粮少,如果大明来攻,后果不堪设想。小西行长迫切地希望与大明议和,这样,有了喘息地机会,又可得到大同江以南的庆尚,全罗,忠清,京畿等道,然后伺机而动,随时可攻入朝鲜北方及大唐之地。

正在他想得出神地时候,忽然,城墙上传来惊叫声:“使者回来了”

正文 第154章 平壤攻防布置

更新时间:2009720 0:00:06 本章字数:3832

由于这次的意外之事,明军用计己经失败,剩下的,唯有强攻了。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六,李如松、黄来福等人离开肃宁馆,率着数万大军抵达平壤城外。

从平壤城头看下去,大军黑压压的一片,刀枪如林,杀气如虹。看得城头的小西行长等日军兵将吃惊不己,暗慑于明军的军容之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