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奸臣之女 > 分节阅读 194

分节阅读 19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人来劝,生怕自己当了炮灰。

所以典签被打得很苦逼,很郁闷地道:“那您选一下帮呗。”

何县令连生气都省了,尼玛这要是知道选哪一个,老子还用这么发愁么挥挥手:“罢了罢了,你收拾一下,咱们去拜见府君。”

两人各乘一马,身后跟着几个随行,一路往郡衙而来。到了门口,才发现自己不是到的最早的。池脩之把七县县令都给召了来,他有工作要布置。几个县令一碰头,谁也不比谁多知道什么,个个狐疑,端坐好了等池府君讲话。这人不按牌理出牌,还是等他出招比较保险。这其中也不乏有打定主意等一下会议一结束就往祁家跑的人,上一次就是这样,也没见府君说什么别再这一回是来算这个账的吧这府君的反射弧未免也太长了一点

池脩之依旧没有让他们久等,行礼寒暄毕,池脩之先问县令们:“春耕之事忙完了吗本府所拨种子、农具、耕牛,可有发下去”

骨头县令最先回答:“回府君,下官已将种子等分发下去,各有欠条。”

新提拔的小吏们是本地人,早把这些县令的情况八给了池脩之听,池脩之对自己的下属们也算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拟定了区别对待的策略,并且知会了老婆和亲信们,对谁要更客气一点,对谁不妨冷淡一些,对谁又可以拉拢一类。

骨头县令姓阮,为人贞介耿直,参加过“大考”是先帝比较看好的人。为人也有缺点,就是太“独”了,是以一直做着个县令,死活升不上去。他所在的县算是七县里情况比较差一点的,主要就是土地不够肥沃,所以世家的土地算少的。阮县令又是个好官,括隐比较给力,类似和情况比较少。其他丰饶的县呢,隐田较多,一上一下,他的考绩居然能与他县持平。祁高也是拿他没办法了,俗语说得好“无欲则刚”,阮县令一不为升官二不为求财,就是勤勤恳恳地做事,先帝那里还挂过号的,地方油水还不多,遇上这么个人,真是鬼也发愁。

这是一个池脩之希望能够收为己用的人,至少阮县令一直在努力的事情对池脩之有利,必要的时候池脩绝不吝啬去回护他。阮县令本人不太适合在这个大环境下做更高的地方官,还要打听一下他的子侄,如果有合适的人,池脩之也打算推荐他出仕。

见说话的是骨头县令,池脩之的语气也和缓了不少:“可是先尽着急需的贫户虽说是要一视同仁,也要留心不使贫者衣食无所倚,化作流民。”

阮县令严肃地答道:“府君放心,下官一向留意贫弱。且今年府君下令蠲一切苛捐杂税,百姓生活比往年会好很多,只要用力劳作,日子总是能过得下去的。”

池脩之满意地点点头,复问其他六令:“诸位呢也是如此么诸位是亲民官,可要着意抚民才好。”

几人回答得点乱糟糟的:“自当如此。”

池脩之好像满意了,“不能断了他们的生计,见死不救,使良民沦为流民,良田被抛荒啊”啧,当我不知道啊如果真遇到凶残括隐的官儿,世家也不好硬扛,这样的官儿人家占着正理儿,有的名声还特别好,很容易被关注,到时候传得天下都知道,很影响世家名声的。这个时候,世家就要退让,吐出一部分的田地来。

这个吐也是有讲究的,肯定不会是自首,说我白占了国家的便宜,把本该给国家交税的人啊田啊都拢到我名下了,让他们给我干活、交给我保护费。而是用“垦荒”的名义。即,本来这是块田没错,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被“抛荒”了,现在又有人来开垦。这样既逃了惩罚,还能逃税。

国家有规定,奖励垦荒,凡开垦荒地的,开始三年不收税或者少收税。遇上冤大头皇帝,可能五年不收税。三五年一过,你还是不是县令都是两说呢,到时候再伪称“抛荒”,这块地再从国家的田册上被删除,实际上则是已经又回到世家的口袋里了。

神马池脩之为什么知道这些事情官方回答:投诚小吏汇报的。私人回答:大舅子们告诉人。诚实地回答:同学们难道忘记了吗池家祖上就是最大的世家之一,一度还是领头羊,专干这个的。即使到了本朝势力不行了,依旧还是出了几代小官的。还有,池脩之他老婆,名下可也有不少隐户来的。

当然,池氏夫妇自以很厚道,自家能赚了钱之后,就很少做这样挖国家墙角的勾当了。池脩之也知道凡事不可能做绝,只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当然,祁氏除外,祁高的谱摆得太高了,池脩之对这样的装x货就一个办法:打到死为止。

众县令又七嘴八舌地应了一声:“是。”心中不免吐槽几句,你丫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就把大家叫过来说这些有的没有的啊把咱们的油水给砍去大半,还要让咱们干活你也太嚣张了吧可正如何县令所想,他们还真是拿池脩之没办法。池脩之要拿祁高作伐子,土鳖们没有响应的。想跟池脩之对着干,同样没有人敢当出头鸟。

先挨着吧

池脩之又来刺激人了:“先前说过水源的事情,我想过了,断没有我在堂上高坐,让你们跑断腿的道理。本府既为尔等上官,也当担起责任才好。水源的事情,我已知之,从今日起,本府与尔等跑遍全郡七县,把水源给分好了,到了用水之时,按分好的来谁乱吾法,吾以刑待之”

哈吓死人了几个县令都觉得池府君真是太天真了,你现在分好了,到了用水量大的时候,逼急了谁跟你讲道理啊不能明着弄,还不能暗夜里偷水吗到时候你能弄得了吗往年都要靠诸如祁氏这样有威望的人调解才能少打几架,你这样能解决问题吗如果预先分水能解决问题,咱们早做了好吗这么多年,这么些人做过县令,总有几个会想到这个办法,真以为谁是傻子吗最后还不是年年打,年年要调解

心里想着,嘴上还要说府君高义、府君爱民,然后何县令就小心地道:“只怕小民顽愚,现在分好了,以后他们还是要打闹的,岂不是白费力气”

池脩之道:“我自有办法。”

以为他不知道什么是“调解”吗带路党是个历史名词好吗小吏们早解释过了。可池脩之不在乎

祁氏的威望如何来的在世卿世禄,在一直有权说白了,这威望就是权除非你是聪明的阿凡提,没权没钱但是有口碑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不然谁听你的啊

池脩之就是要拿祁氏来立威,小狗小猫的他还不希罕去收拾呢。

至于百姓殴斗,只要你能压得住他们心里的恶,这些人本性还是向善的。

池脩之起身道:“走吧,就从平固县开始,今天办得利索点儿,还能赶上回来吃午饭。正好你们都在,一起作个见证”说完,护卫、衙役已经整队待发了。李敬农、郑德俭一人捧着本账,跟着一起走。

县令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决定围观一下,既是有个准备了,如果想打小报告,也有第一手材料。

一行人都有马骑,很快就到了最近的村子,七县令一看,心道,这小子真坏可不是,田界上已经搭起了个简易的凉棚,相邻的两村乡老还有土地主已经被叫了来周围还聚了很多围观群众。两个村子都不算小,但是满打满算也就那么几千号人,何况来的还不是全部。衙役和护卫维持起秩序来虽然累些,倒也不太难。

等池脩之带着县令们到了,一次性看到这么多的官员,小民心中略怯,虽然还叽叽喳喳议论着,却比刚才还好管理些。池脩之就收获了许多偷跑过来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们爱慕的目光,不过他全当没看见。

八人坐定,衙役拿着棍子敲地,让众人肃静,池脩之扬扬下巴。衙役上前宣读府君又一条仁政:“每年争水必有殴斗,死伤惨重,不忍卒睹。上天有好生之德,为免惨祸再生,特为各户预分用水之例。开渠之后,各依例而行,有违者法必不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