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龙起明末 > 分节阅读 49

分节阅读 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船来说,速度慢那也是非常致命的一个缺陷。

“好了,这些计划中的事情,我们就说到这了。我们都出去和战士们一起训练吧。各位都是联合护卫军中挑出的佼佼者,除了战术学习外,训练也不能落下,不然可能很快就会被普通的战士给超越的。”

其后的半天时间,萧明乾便一直待在联合护卫军的营地中,和普通的战士一起训练。

其后的三四天时间,除了每天例行的训练以外,萧明乾一直在研究造纸的工艺。虽然没有懂得造纸的工匠的帮忙,但是在这个时代,造纸也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所以很轻松的就能够找相关的书籍。天工开物还没有出现,但是那个时候零星的记录各种技术的小册子什么应该会有的吧。

所以,萧明乾的进度还不错,虽然还没有完成,但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了。相信只需再有个十来天的时间,便能够拿出合乎要求的造纸工艺了。

“督军大人”

这一天正当萧明乾在活动中心让人帮忙在从宋天虎那取回来的卡片上写字的时候,唐洪生的声音突然传了进来。

“唐先生,卢先生,你们终于回来了”

只见唐洪生,卢运东并肩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石元。在见礼之后,唐洪生首先向萧明乾汇报道:

“督军大人,洪生辛不辱命,已经将督军大人带回之人尽数安排妥当了。”

“先生办事,明乾很放心。想必先生也很累了,还是尽快回去休息才是。”

此时的唐洪生整个人都瘦了不少,也黑了不少。不过整个人的精神却还更显旺盛。

“谢督军大人关心,洪生不累。此次的人员物质都比较多,而且督军大人前几天突然改变了主意,要将其中的一半安置到台北城,所以才会花费这么多的时间。

发展 第一百零五章土地

“谢督军大人关心,洪生不累。此次的人员物质都比较多,而且督军大人前几天突然改变了主意,要将其中的一半安置到台北城,所以才会花费这么多的时间。

现基隆港拥有人口一万三千人,而台北城加上之前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两万两千人。不过由于台北城之前没有准备如此多的住处,所以现在有一半的人还住在简易房屋之中,要想全部安置完成,可能还需二十天左右的时间。”

萧明乾零时改变主意,完全打乱了唐洪生的计划,这让唐洪生实在是有些措手不及。

“先生,我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啊先生应该已经发现了,长岩村的人现在已经没有了奋斗的热情,如果我们给那些刚刚进入台湾岛的人一开始便拥有了足以让他们生活无忧的条件,那么他们哪里还会有继续艰苦工作的热情。

这次我们已经给了他们承诺,所以那些房屋,粮食,耕牛什么的给了也就给了。但是以后在来台湾岛的人,就是一粒米,他们也要用他们的劳动来换。这样我们才能够避免花费了大量的物质,反而养出了一堆的懒汉。”

“督军大人说得对,在我们海商看来,想要得到,就必须有付出。不然别人凭什么要把东西白白的送给你啊升米恩,斗米仇。如果让他们习惯了你的慷慨,有一天你不再慷慨了,那么他们就会说你的不是,甚至还有可能因此而同你做对。好在现在一切还都只是刚刚开始,还来得急。”吴运东赞同道。

“这一点我也发现了。在安置这些人的时候,不时的有人以自己比别人少分了几两的粮食而来闹事,似乎那些粮食就是他应得的是的。”唐洪生也感叹道。

“所以我才会改变原先的初衷。嗯从今以后,凡是我们发出去的东西,除了土地外,都不是无偿的,都是要他们通过劳动来偿还的。另外,以后所有的公办的工厂的股份,除伤亡战士们的抚恤外,都要用真金实银来买,不在有赠送之举。当私人的股份可以转让赠送,我们没有权利去管。”

“明白,后续我们会以此办理的。现在台北城已经有了两万多人,城市的建造进度也加快了不少。不过督军大人,那工厂区要如何建立”唐洪生赞成道。

“长岩村所在的位置很不适合建立太多的工厂,所以我想把这里的钢铁厂完全搬迁到煤铁资源要丰富得多的台北去,另外我以后会建立造纸厂,陶瓷厂,并集合部分工匠建立机器制造厂,以及其他生产新产品得工厂,大部分都会设立在台北和基隆两地。”

在萧明乾的心中,会有很多的工厂会建立,如水泥厂,玻璃厂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新产品,而且不是现在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萧明乾打算等林辛老的事情解决了以后,台湾海峡这一片没有什么可以对自己产生威胁的海盗势力存在后,才会抽出时间去开发这些东西。

“那两座糖厂呢”

“那两座糖厂的位置还不错,地处淡水河边,方便原料的运输,就不搬了。另外,由于甘蔗的产量太低,严重制约了糖厂的产量。所以我们要强制让那些新来的人种植一定比例的甘蔗,以满足糖厂原料的需求。嗯就划出两层的土地来种植甘蔗好了。虽然可能会对粮食的总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台湾岛,特别是我们所控制区域的人口非常的少,即使我们需要大量引进人口,剩下的四成的土地的粮食产出足以满足我们的粮食需求。”

说到这里,萧明乾有想到了土地分配问题。中国历朝历代最后基本上都是亡在土地上。建国初期,经过战乱,土地得到了从新的分配,普通的百姓得到了一定的赖以生存的土地,所以国家社会安定了。然后过了几百年,土地越来越集中,而人口却越来越多,导致出现了大批失去土地的百姓。

没有了土地的百姓是什么那是封建社会的动乱之源。所以萧明乾也要面对这个问题。他可不想让中国继续这样的惨烈的轮回,所以一开始,萧明乾便想好了,要实行土地国有制。虽然这样的制度也是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至少在整体上,能够避免土地的大规模的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