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春秋小领主 > 分节阅读 7

分节阅读 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用四季表示,而春秋两季是人们活动最频繁的时间,于是史册上常见“某年春”、“某年秋”的记录方式,现代人因而把这个时代叫做“春秋”。因为这个原故,赵武不知道现在具体的月份,他是看到院中栽培的那些植物结了果实,故此推测现在大约在八月底、九月初左右。

据程婴表述,赵武初来的时候是春季,刚好是播种季节。其后,赵武从背包里翻出一些种子,让人种下去,当然,为了小心谨慎起见,赵武把各个品种只种下了一半的份量,没想到,如今这些种子都结了果也不知这属于人品问题,还是春秋的气候特别好。

程婴对赵武播下的那些奇怪种子并没有疑问,或许他认为,这只是“逃亡公子”带来的家乡物种,出于思乡情绪才想在异地栽种繁育。为了安慰这位异国“公子”,程婴还从领地内抽调一批种田好手,精心照管地里的种子。

总之,这庄园附近气候湿润,昼夜温差不大,土地肥沃,再加上精心的照顾,种下的种子都开花结果了。品种有花生、棉桃、西红柿、红辣椒、芸豆、孜然、大茴香八角,胡椒、大豆、黄豆;水果有葡萄与苹果,也发芽长出枝条。

这些种子都是个位数的存在,但经过农夫精心料理,每样都能幸运的种活。赵武自己都没舍得吃,已经下令,让农夫小心收获照管,等完全成熟后小心采摘,种子细心保管,以便明年继续扩大种植。

在此期间,赵武“发明”的砖也烧制也许多。而圆锯的出现,使得各种陶器的模具也得以批量生产。煤炭的使用使得炉火的温度超越以往,因此那座山中小砖窑烧制的陶器质量非常好,成品陶壁表面敲击起来,能发出金石之音。

在此期间,程婴又进山一次,看到这种现象,立刻召集大量陶工进山学习这种制作技术,学成手艺后的陶工眨眼之间又消失不见了,估计是被程婴安置在其他地方。随着这批陶工的出师,似乎赵氏的财政状况明显改善了不少,等程婴再进山,穿戴已齐整起来,带来的食物布匹与奴仆数量,也多了起来。

小砖窑连续开工,烧出的砖以堆满了院子,赵武便琢磨着盖一座红砖大院,他四处转悠,寻找施工需要的矿石。但没几日,师偃来抱怨:“主上何必凡是自己动手,放着那些仆隶闲着没事我听说你最近四处挖炭石,这种活你吩咐一声,自有下人们去干,主上还是抓紧学习为好。”

赵武微笑着看着师偃,反问:“最近伙食怎么样”

师偃不自觉的说溜了嘴:“嗯,主上指导制作的那些瓦罐瓦锅极其好卖,如今我赵氏的陶器也算是国中一绝,都已经贩卖到了齐国。用这些陶器煮出来的汤也确实鲜美,非比寻常。”

赵武仰天哈哈大笑起来,他得意的回答:“我的本事,又岂止是在制陶方面。”

师偃这次倒很赞同,他频频点头:“这几日,我把主上制作的那些器物整理了一下,准备替主上编录一部百器谱,不知主上是否许可”

赵武脱口而出:“怎么印刷我是说怎么在竹简上把它绘出来等等,我有办法了。”纸,这一切都要归结到纸上。想到印刷,赵武脑海中一闪念,想起一个旅游节目介绍的韩纸高丽纸的制作工艺,据说这种高丽纸的制作工艺是宋人传过去的,号称能用一千年,起初,韩国人将这种纸称之为“宋纸”。到了21世纪,它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韩国国宝”,还被誉为“亚洲的骄傲”。

这种纸的制作工艺来自宋代,没掺杂任何现代技术,在这春秋时代复制出来容易,但悍然复制嗯,最近赵武发明的东西太多了,再这样下去,他要被古人当作柴火,焚烧了事。所以,还是先等等。

“用羊皮卷”,在赵武神思飞扬的时候,师偃给出答案:“昔日秦国曾用五张羊皮换回百里奚,那时的秦国就喜欢用羊皮制作地图及书籍,我们百器谱不妨也用羊皮制备”

赵武想了下,吩咐:“我看见工匠制作青铜的时候,有人用蜡制作模型你找一个青铜铸造工,直接在蜡上刻画出图样,然后制作成铜板图画,再用铜板画在羊皮上敲一下,刻画出凹痕,随后,我们只需手工描绘一下,这不就成了”

赵武说的漫不经心,但他不知道这个时代青铜是一种贵重金属,基本上等同于货币。而印刷百器谱至少需要制作一百张铜版,需耗费大量的青铜。

第六章 为了生活,努力发明下

师偃听了他的话,很好奇的看了一下赵武,见到赵武目光仍在专注着群山,他勉为其难的回答:“也好,我这就去找人”

赵武马上又补充:“顺便再找一些铁匠来,我有用。”

师偃立刻用劝告的身份说:“看来主上喜欢摆弄恶金我赵氏虽然会制作恶金,但世人常以为恶金不祥,会给使用者带来灾祸,令诸卿大夫避之唯恐不及,所以,主上最好不要在公卿面前展示恶金,以免带来不测的灾祸。”

春秋时代,人们把“铁”叫做“恶金”。在这个时代,每个家族都有一项特长,赵氏宗族以养马和铸铁手艺著称,“中华第一铁鼎”就由赵武的孙子赵鞅制备,可以想象,在这个时间段里,赵氏宗族已经积累了足够的铸铁经验,以至于数十年后他们能够铸造大型铁件。不过由于春秋时代人们不喜欢铁,把铁称之为“恶金”,所以赵氏宗族虽然拥有这时代较为先进的铸铁工艺,却并没有因此获利。

赵武不以为然,他漫不经心的回答:“终究要走到那一步的你还没有尝过铁锅炒出来的饭,那才是正宗”

师偃有点不满,但赵武已经翻身跳上马,他骑在马上,居高临下的说:“也有变通的方法,比如说我们可以在铁器上鎏上金铜,一方面防锈,另一方面”

猛然间,赵武想起师修给他解说各国形势的时候,曾谈到吴王,谈到楚国正忙于跟吴国争斗,他搔搔脑袋,回忆着说:“我听说楚王有一个著名的铸剑师,似乎叫做干将,他的妻子叫莫邪吧,听说他的铸剑手艺非常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