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春秋小领主 > 分节阅读 6

分节阅读 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于是,晋文公便致力于便利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又过了一年,他再次打算对外用兵,狐偃又说:“请先等一等,百姓还不知道什么是信用,还不能十分明白信用的作用。”于是,晋文公便要求做买卖不求暴利,明码实价,杜绝假冒伪劣以及“山寨”产品,让百姓看到“有信用”的好处。两年后,晋文公再问:“行了吗”狐偃说:“百姓还不知道秩序,还没有对秩序产生应有的恭敬。”于是,文公便任命官员来制定法规。等到百姓知法守法之后,然后,狐偃才同意国君征召百姓,组成军队征伐四境。

这段文章读完,师修解释:“文公的变革措施,都是我赵氏先祖赵衰制定”

据说,当年文公归国后,赵衰便抱着一大堆竹简去见文公,他这样告诉文公:“我们已经商量好了,晋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就是四个字:全盘齐化我们在齐国流亡那段日子还真没有白过,我把齐国的典章制度全部搜集到了,我们只要参考管子的治国思想就行了。”

而管仲治国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让老百姓先富起来;“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政策的制定首先要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要让老百姓安乐、安全、富足;政策实施之前,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有利于百姓的坚决去做,不利于百姓的法律就坚决废除。绝不能靠恐赫百姓,靠欺骗老百姓,靠蒙蔽封杀,或者自认为“代表了”老百姓的意志,就随意驱使百姓。

说完这段话,师修指一指屋外熊熊燃烧的黑心小砖窑,夸奖说:“我赵氏才逢大变,如何重兴家业,这是个难题,但祖宗已经给了我们启示我的意见是:先祖有现成的成功例子在那里,我们何必麻烦去找寻,就按先祖三个步骤走:富民诚信法治。”

赵武纳闷了:难道,咱在春秋就“改革开放了”,不是说“改革开放”是“伟大党”的创举吗怎么这可是在2600年前啊2600年前的“改革开放”什么世道

师修继续夸:“主上组织制陶、发明各类工具,研究新工艺这些,看似玩耍,但对庶民有用,庶民学会了,等于有了致富手段,这就是富民的步骤,深合先祖治国之策,甚慰我心嗯,你先把这些竹简看完,竹简上还有历代赵氏先祖确定的律法我认为,赵氏振兴,有这些律法,足够了。”

赵武随手捡起一卷竹简,看过之后他认为:不光春秋时代有这些法律足够了,二十一世纪,有这些律法也足够了。

赵衰是赵武的祖爷爷,赵盾是赵武的爷爷,这两人似乎是法家思想的开创者,他们在春秋时代便确定:法律条文必须明确公布出来让人人都知道,这才能被称之为“法”,否则,悄悄隐藏起具体条款,等人违反了才处置,那不叫“法”,叫“迫害”,叫“折腾”,叫“逗你玩儿”明示,才可称为”法“;明行,那才叫”执法“。这是中华文明中,“法”这个字的“最本初”之意。

其中,赵盾还明确表示:法律还没有公布之前有人触犯了,不能去惩罚他法无明令则为行。否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就会没有安全感,进而引起社会的动乱。这样的政府不叫有信用的政府。

赵盾还表示:法律一定要公正,要制度明确同罪同罚;法律的执行,必须“杀有罪,不宽赦”;法律条款一定要硬邦邦没有弹性,这才让贪官恶霸钻不到漏洞,而有弹性的条文不能称之为法同罪异罚,非刑也,这种任由自己随心解释的东西只能称之为霸王条款一夫独夫之令;而执行刑罚一定公开执法,民众就会知道遵守“权威明示于众,法律就不必一再重申”。

换成今天的说法,意思是:执法要公开、公平、公正,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听说这句话是现代某个“伟大”发明的。这说明什么说明春秋时代的赵盾就知道“隐蔽执法”,“钓鱼式执法”是不对滴,而且他们的国君还把这一点向全国百姓明确颁布,让当时的庶民人人都知道自觉抵制“钓鱼式执法”

赵武听着童仆诵读的内容,感慨万千他不知道,赵武名义上的孙子赵鞅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铸造刑鼎的人,而且他制作的是一尊铁鼎,这是中华第一铁鼎。这个赵鞅也是中国第一个明确将法律刻在鼎上的政治家。此后的法家便纷纷照猫画虎,将法律铸造在各种各样的鼎器上公示百姓,而只要如此公示律法了,现代人便将他们称之为“法家”。

翻检着这些春秋时代的思想,赵武一边看一边感慨,因为思想触动过大,他竟忘了招呼那些伴随竹简而来的女姬。这让女姬们很怏怏不快,也让师修频频赞赏。他立刻用老师的身份,吩咐女姬们居住在下屋,嘴里唠叨:“主上最近有大事,等过了这阵子,主上若不亲近你们,我来训斥他。”

什么,竟有这样的好事性福啊贵族的生活真腐化我喜欢

赵武急忙伸手,想抓住点什么。没想到那些女姬听话的很,师修一吩咐,她们马上起身,潮水般向外退去,连赵武伸手都无法阻止

第五章 一个春秋人给现代人的教育下

第二天,程婴自己没来,他派人用马匹驼过来十余匹布,搬动这些东西不用赵武动身,可明显的,那些女姬得到了特别叮咛,她们低眉顺眼地工作着,期间,竟无一人抬眼看看赵武,而赵武看着战马旁边搬布的少女浮想联翩,啊,个个都摆出一副任君品尝的模样,他竟然能看不能上手,实在是郁闷

一旁的师偃见到赵武望着战马发呆,他走过来骄傲地炫耀:“我赵氏先祖在商代的时候就给商王驾车,在周穆王的时候,先祖造父曾给周穆王御戎驾车,与穆王一同西游,后来穆王把先祖留在身边,把先祖的兄弟分在西方那位就是秦国君主。再后来,周天王身边发生宫廷争斗,我赵氏先祖离开天王身边,来到了晋地,成为上国公卿从上古时期到现在,我赵氏从不缺战马,也不缺养马牧马技术,今后你要执掌赵家,首先要学会熟悉马性将来或许你会为国君御戎,这驾车技术也是非学不可。”

难怪后来的赵武灵王首先把骑兵技术引入中国,原来赵氏一族有数千年牧马的经验积累,不过。

赵武指着战马,问:“这上面怎么没有马鞍,难道没有人单独骑马吗”

师偃撇撇嘴,倨傲的回答:“以前也曾有人这么单独骑马的,这叫单骑。军中称为先马、有走马和马射的说法,但如今,大多数马都是用来驾车的。至于你说的马鞍,我恍惚听过这东西,大约是齐地公子哥为了单骑舒服制作的小玩意不过真要贪图舒服,坐车岂不比单骑舒服多。”

赵武没有觉察到师偃口气中那浓重的嘲讽意味,他指了指马,又问:“婴程婴走后,这庄园应该是以你为首吧婴大概吩咐你了吧,我打算出去转转”

师偃点头:“婴确实这么说过,但你不要走太远,出了庄园,一定带足随从现在的晋国,对于赵氏来说,可不安全。”

赵武点点头:“山区无法行车战车,我准备单骑走走,还要带着清跟连去,可是那群武士恐怕不会听清的,请你交代一下,我打算出游几日,从山中带回昔日的物品。目前唯有清与连识路,所以,武士们必须听从清与连的指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