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乱世英雄 > 分节阅读 334

分节阅读 33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战场之后,美国当局答应为台军提供更多的主战装备,但是美国的战争机器在二零一三年初就开始全速运转,每月下线的主战坦克将近五百辆,步兵战车也在七百辆以上,不但能够满足作战消耗,还有大量富余。为了确保北方战场上的作战行动不受影响,在天津会战打响之前,美军在前线囤积了相当于四个机步师的主战装备,后面还陆续运来了上千辆主战坦克与步兵战车。当时,仅仅存放在沈阳的主战装备就足以满足a集团军的改编需求。

关键还是人员,没有足够的人员,就无法扩编。

事实上,作战人员一直就是美军的最大难题。

为了尽快使a集团军恢复战斗力,帕特里奇只能从北方战场上的美军国民警卫队中抽调官兵。万幸的是,当时在北方战场上,有将近三十个国民警卫队师,因此只需要从每个师抽调不到一个营的兵力,就能满足a集团军的扩编需求。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a集团军在坦克大战中的伤亡不是很严重。

虽然坦克大战打得很猛,美军的装备损失非常惊人,但是在野战中,美军的人员伤亡反而不是很大。这也可以理解,在野外战场上,完全以装甲部队为主,很少出现以步兵为主的战斗。更重要的是,美军在坦克大战中拥有制空权,还有着较为明显的火力有时,一直压制着东北军的支援力量,有效的降低了作战伤亡。

一定要说什么的话,当时a集团军最缺的就是基层军官,特别是装甲部队的基层军官。

在坦克大战中,a集团军中伤亡比例最大的就是装甲部队,特别是连排一级的基层指挥官。拿第一装甲师来说,在战斗结束的时候,仅剩下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排长与连长。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实战中,连排一级的指挥官都跟随部队冲在最前面,在战线上指挥部队作战。在装甲部队中,排长与连长的座车很容易辨认,比如美军中,连长的1a3主战坦克就多出了两根通信天线。

比起步兵,坦克兵的技术性更加突出。

虽然美军中不缺乏坦克手,而且1a3针对操作使用做了优化设计,比如采用了方向盘式的转向机构,火控操作界面智能化与傻瓜化,使得坦克兵的作战强度大大降低,培训难度也减低了不少,但是一个真正的坦克战斗小组,必须经过战火磨练。实战中,一组熟练的坦克兵的战斗效率是新手的好几倍。

毫无疑问,美军中没有这么多熟练的坦克兵。

只不过,这个问题不算严重。

在美日联军打到天津之后,除非在攻占天津之后进军河北,并且放过北京,向华中战区挺进,不然美日联军很难有机会与中国军队打大规模野战,主要战场在城市里面,特别是在建筑物密集的主城区。

在这样的战场上,装甲部队几乎不可能单独投入战斗。

要知道,在城市战中,没有步兵掩护的装甲部队,很容易成为敌人反坦克小组的猎杀对象。在第三次南京会战中,台军的一个装甲营就因为孤军深入,被东南军全歼。实际上台军的装甲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装甲营,在编制上与美军的机步营比较接近,由一个坦克连与三个步兵连组成。即便如此,最终也因为没有得到足够多的步兵掩护与支持,在遭到东南军伏击之后全军覆没。

更重要的是,在城市战中,装甲部队的主要意义有一个:充当流动火力点,用直射炮火摧毁守军的坚固防御工事。要知道,即便是最坚固的堡垒也顶不住坦克炮的直接轰击。很多时候,步兵战车上的机关炮对守军能够构成更大的威胁。比如在攻打天津的时候,d集团军的一辆2a3步兵战车就用二十五毫米机关炮,在十五分钟的战斗中,击溃了发起反击的一个步兵连。

正是如此,就算a集团军装甲部队的素质稍微差一点,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当然,要想打下北京,a集团军显然还不够格,就算加上b集团军,也差得远。

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的第一天,帕特里奇派出了e集团军,首先替换下了在北面苦战的d集团军。次日,帕特里奇由用e集团军的两个主力师换下了c集团军。

这两个集团军撤下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官兵过一个平静的圣诞节。

只不过,休整工作并没因此耽搁。

按照帕特里奇的规划,c集团军与d集团军在完成休整之后,都将跟随a集团军,参加更加重要的作战行动。

到此,帕特里奇的意图也就十分明显了。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用e集团军替换下c集团军与d集团军,不但不可能改变天津战场上的局面,还会使攻打天津的作战行动受到影响,毕竟e集团军的规模只有c集团军与d集团军总合的三分之二左右,而攻打天津的主要问题就是兵力不足,帕特里奇不但没有增兵,反而减少了兵力,自然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只不过,这些人都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到这个时候,重点已经不在天津了。

不管帕特里奇对e集团军有多么强大的信心,在抽调出了c集团军与d集团军,a集团军也即将恢复战斗力的情况下,他至少拥有了进军北京的资本。在投入四个集团军的情况下,美日联军足以攻入北京。

至于能不能拿下北京,还得看美日联军的作战表现,以及东北军的作战表现。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五十四章 重装上阵

第五十四章 重装上阵

美日联军的大规模调整作战部署,别说罗耀武提起了十二分警惕,就连北方战区司令部的参谋都认识到,美日联军很有可能在打下天津之前进军北京。

美日联军有能力同时在两个大城市与东北军决战吗

最初几天,罗耀武也有点疑惑。要知道,打天津就够吃力的了,而且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就算帕特里奇在连续打了几个大胜仗之后信心大增,也得考虑实际情况,不会做出超出美日联军实际能力的蠢事。

只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送来,罗耀武不得不相信,帕特里奇确实准备左右开弓。

e集团军的到来,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罗耀武对这支部队并不熟悉,可是陈必时却忘不了这支部队。

要知道,东南军没能守住南京,与e集团军的那几个美军主力师有很大关系。当初突击句容市的就是这支部队,而句容市失守正是第三次南京会战的转折点。在此之后,东南军就失去了主动权,直到退出南京。

与第三次南京会战时相比,e集团军的战斗力有了明显提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