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乱世英雄 > 分节阅读 333

分节阅读 33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天津只是双方的主战场,而不是唯一的战场。

在天津会战期间,美日联军还遭到了敌后游击队的全面袭击。虽然在敌后战场上,战斗规模都不是很大,交战双方也不是主力部队,但是汇少成多,波澜壮阔的敌后游击战,成为了压垮美日联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总体规模上讲,敌后游击战的规模并不比天津会战小。

如果按照双方投入的兵力计算,敌后游击战甚至超过了天津会战。

根据北方战区司令部的作战记录,到十二月十日,敌占区内一百四十七支游击队全部参与了敌后游击战,总共有七十八万余名游击队官兵参与了作战行动,另外还动员了相当于游击队规模三倍的敌占区民众。

为了对付这支规模庞大的武装力量,美日联军部署在后方的兵力高达一百二十万,其中用于作战行动的就高达八十万。

也就是说,在敌后战场上,双方投入了四百余万军民。

这个数字,是天津会战的五倍

敌后游击战的最大特点就是战场大、兵力分散、战斗规模小、以打了就跑的突袭与遭遇战为主,很少有大规模战斗发生。

只不过,这些并没有影响敌后游击战的重要性。

让敌后游击战成为主要战斗方式的,还是对美日联军造成的重大伤亡。

根据美日联军的作战记录,到十二月十日,在对付游击队的战斗中,联军总共伤亡官兵近十万人,其中七成是日军。虽然美军的伤亡比日军少得多,但是接近三万的伤亡数字,特别是一万二千余人的阵亡数字,仍然大大超过了美军的预先估计,甚至赶上了美军在天津战场上的阵亡数量。

别说帕特里奇,就连美国的政客都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伤亡率。

要知道,算上在天津战场上阵亡的官兵,打到十二月十日的时候,美军已经阵亡了二万五千名官兵,而天津会战连一点胜利的苗头都没有。

当时,美国众多的新闻媒体对天津会战的最终伤亡数字做了猜测。虽然具体数据有很大差别,但是几乎所有媒体都认为,美军将为这座城市牺牲十万名官兵,而且还得准备好二十万张病床。

真要如此的话,在打下天津之前,美国总统就得考虑撤军了。

受此影响,在十二月十五日,美国数十座大中城市爆发了大规模反战游行,以“母亲反战团”为首的和平人士高举反战示威标语,喊着反战示威口号,要求美国当局立即从中国撤军,让无辜的美国大兵返回家园。

在民意的影响下,之前一直支持美国当局战争行动的很多主流媒体也改变了态度。

在报道战争消息的时候,美国的主流新闻媒体不再只关注取得的胜利,更加重视美军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以及美国人所承受的巨大损失。

毫无疑问,这不仅仅是生命上的损失。

在北方战场上,美日联军在装备物资上的损失更加突出。

可以说,与敌后游击队造成的破坏比起来,大张庄的那场大爆炸根本算不了什么。虽然与游击战一样,游击队的破坏都是分散的,没有形成规模,但是聚少成多,持续不断的袭击战打下来,美日联军在交通线上损失的装备物资就不可低估了。

事实上,在敌后战场上,游击队更加注重消耗美日联军的作战物资。

这也很好理解,如果以打击美日联军的有生力量为主,那么主要消耗的是美日联军的二线部队、特别是日军的二线师团,对正在前线作战的美日联军的主力部队几乎没有影响,而要牵制美日联军在正面战场上的作战行动,就得消耗美日联军的作战物资,让美日联军的主力部队无法正常作战。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游击队不但伏击美日联军的运输车队,还联合当地群众,偷袭美日联军的物资仓库。

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场战斗发生在十二月八日,辽西地区的五支游击队协同行动,出动将近两万名游击队官兵,在当地民众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下,偷袭了位于锦州与义县之间的日军物资仓库。在半天的战斗中,游击队不但消灭了保卫这座仓库的近千名日军,还炸毁了大约二十万吨物资,抢走了大约五万吨粮食等生活物资。为了抢走物资,游击队还在南面设置了一道防线,与前来增援的美日联军战斗了数个小时。虽然在这场战斗中,游击队牺牲了将近一千名官兵,但是抢到的物资,足够五支游击队的四万多名官兵、以及逃入医巫闾山的十五万民众熬过严冬。更重要的是,这场战斗,使得即将到达锦州的e集团军没能及时获得所许的军辅物资,不得不在锦州多耽搁了两天。

事实上,这也是敌后游击队在这场会战中,第一次有组织的袭击由重兵把守的美日联军营地。

袭击得手之后,其他地区的游击队深受鼓舞,也纷纷效仿。

不管怎么说,对敌后游击队而言,确保获得足够的过冬物资是生存的基础,而仅仅劫掠美日联军的运输车队,显然不够有力,收获不会大到哪里去。更重要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众涌入游击区,加上美日联军的扫荡行动越来越频密,游击队必须拓展道路,也就得发起更加大胆的袭击行动。

游击队频繁出击,使得帕特里奇在兵力应用上,不得不更加注重后方安全。

正是如此,在d集团军的进攻行动陷入困境,继续增兵的情况下,帕特里奇没有向前线增派部队,哪怕是日军的二线师团。

当时,帕特里奇也确实没有多少兵力可派。

占领区内如火如荼的游击战,让帕特里奇考虑到了另外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即战事拖下去的话,最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显然,美日联军肯定拣不到便宜。

打到这个时候,巨大的战争伤亡不但使美国国内怨声载道,就连一向不太在乎伤亡的日本也心存不满。

事实上,日本当局仍然不是很在乎伤亡,就连日本国民也不是很在乎伤亡。

最让日本当局与日本国民受不了的是,在敌后战场上,导致日军伤亡惨重的主要原因不是游击队太能打,而是美军不作为。

当时,帕特里奇为了减少美军伤亡,给后方的美军下了一道命令:尽量不要介入与自身无关的战斗。

虽然这只是一道普通命令,到底该怎么执行这道命令,还得看美军前线指挥官的理解程度,而在很多时候,美军前线指挥官并没在乎这道命令。不管怎么说,日军遭到袭击,肯定会牵连到美军,如果不去支援日军,游击队迟早会给美军制造麻烦,到时候美军还得付出更大的伤亡。但是在几次战斗中,美军前线指挥官确实没有支援遭到游击队袭击的日军,使得日军不得不从更远的地方调遣救援部队。

即便只是偶尔发生,这样的事情也足以动摇日本国民对美国的信任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