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帝国的荣耀 > 分节阅读 308

分节阅读 30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指使之人找不出来,陛下也会给天下一个。交代

孙炎默然许久,略有所悟。闲谈了几句便告辞了。

看到孙炎的背影,刘基不由放下书来,低声暗自言语道:“这些人真是利欲熏心,居然做出这等事情。想让我出头,真是痴心妄想。陛下面南二十几年,还看不出你们这些小伎俩,淮西派有李善长和冯国用这两只老狐狸,岂是你等所能撼动的潜溪啊,希望这次你被人当枪使不要涉及太深。”

明历十三年二月二十一日。宋镰联合二十六位资政大夫提出的内阁弹劾案正式递交到资政院,紫金光禄大夫李善长召集在南京的资政大夫二百九十五人,召开资政院会议。移文内阁,要求内阁大学士、直学士当场接受语问和弹劾。

二月二十三日,孙炎率大学士、直学士到资政院,而大学士刘基依然是告病不赴。

在会堂上,孙炎等人一言不发。任由宋镰等老夫子痛斥,由于只是一方开口,虽然宋谍老夫子讲得慷慨激昂,胡从宪等人讲得是声泪俱下,但是场面依然平静,好像少了点什么。

诺问过后,资政院开始投票通过对内阁弹劾案,一读、二读、三读都非常顺利,尽管淮西派的资政大夫们投了弃权票,但是江西派、北方派、太平派等众多资政大夫这次站在了江南派这边,连同江南派的资政大夫一起,赞同票自然超过了半数。弹劾案通过。不过江西派、太平派在一读时提出将弹劾案由针对全体阁员改为针对责任阁员,而江南派为了让弹劾案通过,倒是答应了。

弹劾案很快被递交给内阁。要求相应负责的内阁阁员按照弹劾案要求提出辞职。

三月初六,在弹劾案被通过的第二天,负责外务部的大学士胡惟庸、负责内政法务的大学士杨宪按照弹劾案要求提出辞职,刘浩然当即接受了两人辞职。

但是在召开内阁全体会议推举新大学士时却起了波澜,由于刘基一直告病不起,江南派没有这位重量级人物帮忙说话,他们推举的人选被江西派、北方派和太平派联压下去,最后形成了的方案是罗复仁接替胡惟庸,陈修接替杨宪。皆为大学士,罗复仁空出的学部尚书由通政使刘承志接任,陈修空出来的吏部尚书由营造部尚书章溢接任,而营造部尚书则有营造部侍郎张源接任。

提案在资政院通过时,不仅江西派、北方派资政大夫举手同意,淮西派、太平派也举手同意,在他们看来,只要不是死敌江南派拿下这几个职位就是胜利。于是江南派成了少数派。提案迅速被通过。

“惜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江西派、北方派怎么会如此”胡从宪一边满腹心思地投下一枚黑子,一边向陶希言问道。

“化文先生,这就是争权。江西派、北方派虽然在于先生事件中不遗余力地声援我江南,但走到了争权之时却不会那么客气了。”

“这些人真是有辱斯文”胡从宪只能忿忿地说道。

陶希言却不开口了,心里却暗自腹诽道,你以为这是吟诗作词,大家讲斯文和风度,这是争权占位。哪有那么多客气可讲江西派底蕴不输江南派,只是他们此前一直比较低调,现在有了机会,怎么会不一涌而上,而且都是讲理学,江西学派要聪明的多,他们多行改进,摒弃程朱理学的糟粕,又结合了陆氏心学等其他学派的思想,大有复古古儒的趋势,已经获得皇帝陛下的认可,而北方学派走得更远,他们一早就开始打着复兴古儒的旗号。又吸收了春秋百家的思想,更得皇帝陛下的欢心,这一次顺势而上,就是他们迈向庙堂的一大步。

胡从宪想来也明白了这些。手里拧着一枚棋子默思了半晌,最后忿忿道:“都是伯温先生,这个关键时刻却告病,真是”刘基的声望官职比他高多了,胡从宪也不敢过于指责刘基。

陶希言的脸上却挂上了一丝忧色,看来这位伯温先生已经看明白整件事的原委,既然他看明白了,皇帝陛下和淮西派文武两位大佬李善长、冯国用难道看不明白吗

“啪”陶希言下了一子,心里却暗暗叹息道,谁是棋子,谁是棋手,看来已经不言而喻了。

“惜辞,再行他法,朱元璋、罗贯中奉旨彻查就是一个大好机会看来胡从宪还不死心,这次江南派费尽力气,还搭上一个“珍惜”的阁部侍郎,却为江西派、太平派做了嫁衣,胡从宪心里怎么能咽下这口气呢

“化文先生,容我再想想陶希言只能如此答道,他心里犹豫不已,朱元璋、罗贯中那是这么容易被控制的。再说了,这一次江南派不仅将胡惟庸得罪得彻彻底底,连与江南派关系不错的杨宪也成了死敌,以后这两位能量不小的人物还不死盯着江南派而经过这一次,陶希言发现江南派经过皇帝陛下十几年的打压,拥有的力量实在是太了。手里的力量又想成大事,只有冒更大的风险了。但是这个风险值不值得冒呢

唉,陶希言不由在心里长叹了一口气。

书友弟兄们,不要吝啬你们的票票,使劲地向老曾砸来吧,

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