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赝品 > 分节阅读 114

分节阅读 11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南部,如今也该回国了,可是偏偏几个月没有下落,小侄怀疑,他可能因为什么原因被羁留在北方了,因此小侄兄弟两人才冒险北上寻兄,希望能在这里打探到四哥的下落。”

吕端点了点头赞许道:“你们家兄弟之间感情甚笃,难怪如此如今事情可是有了眉目吕某虽然也是才到此处,若是有用得着的地方,不必见外

“多谢吕相伸出援手,以后需要仰仗的地方还很多。”我感激道。

过了一阵子,那个楚令同又回来了,急匆匆地拿着一封请帖拜道,“吕相,萧太后有请,明日午时在金林圆宴请大人,届时皇家显贵朝中重臣都会参加,还望大人准时赴会。”

“知道了,本相一定准时前往,楚大人请便。”吕端接过请帖,放在了一旁,心道你们总算想起我来了。

楚令同有些讪讪地看了看周围几个人,灰溜溜地告辞离去。

“贤侄,你们就这么在南京城中来回走动,中就不是个办法,若是被人认了出来,难免会惹上麻烦,不如暂且主作我的侍卫,毕竟使节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辽国朝廷的维护的。”吕端想了想后建议道。

“多谢吕相厚爱,延昭敢不从命”我欣然领命道。

其实我心中还是非常高兴地。有了大宋使节这个身份作掩护,查探起来就更方便了,尤其是吕端受邀赴大辽的皇家花园之会,所要见的都是皇家贵戚,四郎作为准驸马,显然也是要出席的,到时候借此机会或许就能见到他,这真是瞌睡给了个枕头

吕端见我一口答应下来,心中也是欢喜,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之他见到我便觉得非常顺眼,因此才会如此照应,或许在他的内心深处已经将我真的当作一个子侄辈了。

一夜无话,到了次日辰时末,便有宫中使者来迎。

我们乘着几辆双头骆驼拉着地高轮大车,在辽宫使者的弓导下。一路上招摇过市,径直入宫。

燕京地宫殿乃是大辽皇帝的行宫。但在规摸上却是比较大的,宫墙绵延数里,完全是仿造汉式宫殿建造,勾心斗角。檐牙高啄,恍若到了汴京之中一般。

一路上都有披着厚甲的金狼卫士守卫,但是进了宫后便豁然开朗,到处都是来往穿梭的宫女与参加宴会的官吏。我注意到在官员之中也有很多身着汉服的人,看来韩德让住持的燕京对于汉族贵族是采取了宽大地融合政策,否则也不可能在短短数十年间打造出一个雄踞北方的名城来,没有大批汉人手工匠的参与,光凭那些惯于牧马放羊的契丹人是很难做到的。

到了宫门外的时候,车驾便被挡住,引导地官吏立削大声呼道,“大宋国使者参知政事权知开封府事吕端大人晋见太后“

门内侍卫三重呼声之后。重重的宫门发出了沉闷地吱呀声,缓缓地向两侧推开,露出了里面的大路,双驼车沿着中央大道慢慢地开了进去。

我轻轻地拨动车窗一侧的帘子,悄悄向外看去。

只见浑厚的宫墙约摸有十丈高下,里面一侧有斜着地阶梯可以攀登道墙头,在城墙之上每隔百步左右便有一箭楼用于屯兵,中间的箭垛高大而结实,砖缝间灰白色的涂料显然是石灰,说不定还掺进了糯米汁,真正是坚固异常。

“请诸位夫人下车步行。”引导的官员将我们从车箱里面迎了出来。

我搀扶着吕端从车箱里面跳了出来,抬眼望去,只见重重地回廊曲曲折折横亘在眼前,不知道从哪里引来的河水环绕在各个宫殿之间,水声潺潺,其间又有不少的亭台楼阁假山小桥点缀在四处,虽然天气依然寒冷,了无春意,但是覆盖在亭台和假山顶上的皑皑白雪经过阳光的折射,却也别有一番韵味。

出来的时候,我特意将自己修饰了一番,因为韩德让同我打过照面,虽然当时我是全身甲胄,盖得严严实实,但是身材体形和声音都是无法改变的,尤其是在那么严峻的形势下相逢,相信他对我的印象一定非常深刻,可是这种宴会,他出席的可能性几乎是十成,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最好还是避免被人认出来为好。

“启奏圣母皇太后,宋国的使臣已经到了。”内侍匍匐在萧绰的脚下禀报道。

“哀家知道了,吩咐礼部的人,将他们迎入席中,哀家随后便到。”萧绰点了点头道。

“小臣告退。”那内侍恭声退下。

萧绰转头对一侧内室中柔声说道:“德让,我们一起出去吧。”

一个高大消瘦的男子从内室里面踱了出来,正是大辽国开府仪同三司,兼政事令,加司空衔,封楚王,为北府宰相,领枢密使,另外,还是太后萧绰姘头的韩德让

韩德让眉头紧锁,形容也消瘦了不少,这半年多来的日子,没有一天消停过,除了要处理边境纠纷,安抚军队,征集粮草,还要整束被剿灭的各王部属,稳定朝廷,几个月来从未解衣而眠过,到如今总算是将一切导入了正轨,自己的身体却有些吃不消了。

“咳“韩德让咳嗽了一声。只觉胸口间有些烦闷。

“德让你不舒服么”萧绰扶着韩德让的手臂,关切地问道。

韩德让摆了摆手道:“无妨,可能是昨夜睡得太晚了一些,心里面有些烦闷,我们出去吧,大臣们都在外面等着呢。”

“要不你先入内室歇一会儿,让他们多等一会儿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萧绰吩咐侍从取了一碗参茶送了过来,一面有些不以为然地回答道。

“不必了,还是出去吧。喝了杯参茶,感觉已经好多了。”韩德让喝了两口参茶,又活动了活动身子,自觉精神尚可,便朝着萧绰笑了笑道。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大殿。

行过礼之后。我偷偷地打量这位年轻的萧大后,容貌果然生得很是动人。在契丹人里而算是难得一见的美女,即便是放到中原也不遑多让,顾盼之间颇为灵动,很是有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感觉。怪不得能把大辽的前任皇帝搞得五迷三倒,现在虽然已经年过三旬,照样儿还能把权倾朝野的韩德让哄得俯首帖耳,天赋很重要啊

太后萧绰和韩德让对大宋地使臣吕端慰问了几句后。宴席就正是开始了。

此时的契丹,占据了燕云诸洲已有百余年,可以说汉化已久,因此在生活习惯土与汉人的区别并不是很大,而且在某种程度土来讲,他们更加仰慕汉人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虽然还在外型上面保留着原始的形象,却已经精细了很多。贵族们的享乐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原的豪门贵族。

因此当我一看到摆上餐桌的食物,还以为自己是在汴梁的皇宫中被招待一般,若不是契丹人特意保留了一些他们传统的饮食,这完完全全就是汉人的标准宴席。

因为是扮演随员的身份,我的座位是在吕端的身后比较偏僻的角落上,并没有什么人注意到。我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将目光在四周搜索着,周围尽是陌生的面孔,两遍下来,并没有发现四郎或者是那位银平公主的身影,不觉有些失望,看来今次的打算又落空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