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忠王远征史 > 分节阅读 234

分节阅读 23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修缮一新,并请人年年代他祭奠”

“哦原来如此。”左宗棠装作恍然大悟道说,“这贺公公被孙儿无意中葬在大鹏鸟的尾巴上,保佑了后人发财致富得功名,这便是这块宝地的明证。我现在看中的是大鹏鸟的嘴口,那才是胜过尾部千百倍的好地。曾爷请随山人下去,我陪你亲自去近处探查。”

三人一起来到被陈敷称之为大鹏嘴口的小山边,只见此地山峰一面壁立,中间一块平地。山不高,却林木葱茏,尤其是那块吉地,芳草丰盛,虽是冬天,亦青青翠翠。环绕四周的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中时见游鱼出没。曾国藩心中赞道:“果然一块好地。”

“大爷看此地山环水抱,气势团聚,草木葱郁,活力旺盛。这种山、水、势,气四样俱全的宝地,世上难得。”

曾国藩的大弟弟曾国葆这里瞧瞧,那里看看,连连点头:“先生说得不错,这方圆百来里地面,确实再也找不出一块这样的好地来。”

左宗棠故作玄虚道:“自古以来,风水之事不能不讲。当年朱满武贫不能葬父母,祷告上天,代为看管,用芦席将父母尸体包好,浅浅下葬。后来,扫平群雄,据有天下,打发刘伯温到凤阳老家营造皇陵。刘伯温看了看朱洪武父母的葬地,对人说:原来皇上的双亲葬在龙口里,怪不得今日得坐江山。”

说得曾国藩、曾国葆昆仲都笑起来。左宗棠继续说:“葬在龙口出天子,葬在凤口出皇后,葬在大鹏口里出将相。大爷请不要迟疑,就将老太太的灵柩下葬此绝佳宝地吧”

曾国藩高兴地说:“先生说得好,过些日子,就把灵柩移来,葬在此处。”

左宗棠又拿出预先备好的罗盘,细细地测了一番,削一根树枝插在地上,说:“这里便是金眼的正中处,让老太太头枕山峰,脚踏流水。”

说罢,三人一起离开大鹏金翅鸟的嘴口回白杨坪。

听说来了位奇人,给老太太寻了一个绝好佳城,可以保佑曾府大吉大利,阖府上下,无不欢喜。曾国藩的老父亲曾麟书也过来会了假风水先生,说了一番感谢话。晚饭时,曾氏五兄弟都陪着左宗棠吃饭,以示谢意。

晚饭后,曾国藩把左宗棠请进书房,秉烛夜谈。左宗棠便知道他刺探曾涤生虚实底细的机会到了

第四部第七章湘乡风骨23

左宗棠曾在亲家公陶澍任职的两江总督府谋过差,对官场并非一无所知,更怀揣了一肚子江南江北奇闻异事,今日又因有所为而来,又暗地里生了同名满湘乡的曾国藩一较高下的意思,落座便滔滔不绝一通神聊。曾国藩也将朝中一些有味的故事,拣了一些说说。二人谈得甚是投机。

“三个月前,我住在长沙,听闻长毛已在邻省坐大,江忠源奉钦差大人赛尚阿的诏令,已带一支咱湖南义勇出师广西剿匪去了”左宗棠有意将话题扯到战事,并激起曾国藩的好胜之心,“亏得赛中堂居间调度,更兼一班文臣武将出谋画策,江大人率楚勇拼死抵抗,终可止祸患于境外,当保我湖南几百万生灵免遭蹂躏。山人常想,江大人不过是文弱书生,一个后补来的知县,何来如此胆识魅力从江忠源身上,我看到湖南士子的气概,真心佩服不已山人以为倘使曾大爷能弃文从武,拉起民间武装保境安民,将来定当在官场和皇帝眼里占尽风光荣宠”

这几句话,说得曾国藩心里酸溜溜的,他强作笑容说:“湖南士人为学,向来重经世致用,大都懂些军事、舆地、医农之学,不比那些光会寻章摘句的腐儒。”

“大爷是湖南士人的榜样,想大爷在这些方面更为出类拔萃。”

曾国藩颇难为情地一笑,说:“鄙人虽亦涉猎过兵医之类,但究竟不甚深透。江忠源乃人中之杰,鄙人不能与其相比。”

左宗棠笑道:“大爷过谦了。想大爷署兵部左堂时,慨然上书皇上,谈天下兵饷之道,是何等地鞭辟入里、激昂慷慨;举江忠源等人为当今将才,又是何等地慧眼独具,识人于微。依山人之见,江忠源虽属人杰,但只供人驱使而已,唯曾爷才真是领袖群伦的真正舵手。”

“先生言重了。不过,国藩倒也不愿碌碌此生,倘若长毛继续作恶下去,只要朝廷一声令下,国藩亦可带兵遣将,卫护湘乡安泰”

说到这里,曾国藩的三角眼中两颗榛色眸子分外光亮。

左宗棠有意将曾国藩谛视良久问:“湖南平安,那天下呢不知曾爷将天下置于何地”

曾国藩感到奇怪,问:“先生为何有此一问”

左宗棠道:“今日视见大爷时,见大爷眉目平和,有一股雍容大方、文人雅士的风度。适才与大你偶谈兵事,便见大爷眉目之间,出现一股威严峻厉、肃杀凛冽之气。当听到大爷讲带兵遣将、乘时自效时,此气骤然凝聚,有直冲斗牛之状。”

曾国藩听左宗棠说得如此玄奥,大为惊讶,暗想:这位陈於莫不就是古时吕公、管辂一类人物

曾国藩往日读书就留意那些隐于占卜星相中的奇人。他细看眼前这位学问博洽、谈吐不俗、不畏旅途艰难,无偿地送来一处绝好吉壤的江右山人,心中顿起敬意。他自己喜欢看相,便趁机问道:“史书上载有星相家吕公、管辂的事,断人未来吉凶,毫发不差,真是神奇。请问先生,这人之贫富寿夭,真能够从骨相上判断出来吗”

“自然可以”左宗棠断然答道,“孔子三朝记上说:尧取人以状,舜取人以色,文五取人以度。古代圣贤选择辅佐,总先从骨相着眼,而所选不差,足可资证。只是人心深微,机奥甚多,相之不难,相准不易。”

“听先生高论,”曾国潘心中欢喜道:“照这样说来,这相人之事可以相信了。”

“信则可信,不信亦有不可信。”左宗棠侃侃而谈,“若是那种挂牌设摊,以此谋生之辈,其相人,或迎合世人趋吉好利之俗念,或为自己某种意愿目的,往往信口雌黄,骗人钱财罢啦。若夫博览历史代典籍,推究古今成败,参透天地玄黄,洞悉人情世态者,其平日不轻易相人,要么为命世之主指引方向,要第为辅世之才指明前途,要么为孝子节妇摆脱困境,胸中并无一丝私欲。其所图者,为国家万民造福,为天地间存一点忠孝仁义之气。这种人不相则已,相则惊天动地。如此星相家,岂可不信”

曾国曾国藩频频颔首,说:“先生所论,洞察世情,显术士之学万千气象,不容曾某不佩服。不知曾某之相,先生可否为一释”

“曾爷命里劳碌,然日后选择投笔从戎,前程贵不可言”左宗棠煞有介事道。

“我才疏学浅,写个奏折文章勉力可谓,一旦受君命领兵征战,不会死于刀兵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